APP下载

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研究

2019-12-21帅江云晏小琴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二语例句理解能力

帅江云, 晏小琴

(1. 东华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2.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隐喻不再被看成是单纯的修辞格,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将隐喻视为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是语言和思维的建构方式。随着隐喻认知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对二语习得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将隐喻理论运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教学研究,其中学习者隐喻理解能力的研究作为隐喻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一、 文献综述

1. 隐喻与隐喻理解能力的界定

对于隐喻的界定,学界尚存争议。Lakoff 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mappings across conceptual domains),一般都包含两个域: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 source domain)和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 target domain),通常表现为“A is B”的结构[1]。隐喻的实质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让人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也就是说,要理解隐喻表达,首先就必须激活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语义关联,通过两者的语义关联推断出隐喻表达的意义。束定芳认为隐喻的理解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是隐喻的辨认,然后是隐喻意义的推断[2]。因此,本文将隐喻理解能力定义为能够正确辨认隐喻和解释隐喻的能力,研究隐喻的辨认与隐喻解释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隐喻辨认是不是会影响隐喻解释。

2. 国内外隐喻理解的相关研究

不少国内外学者对二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Danesi发现典型的外语课堂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十分有限[3]。还有一些研究(Hulstijn 2003,Verspoor & Low 2003)对不同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俚语理解能力进行了考察,发现学习者在自我学习环境下的隐喻理解能力有限,但在教师指导下隐喻理解能力显著提高[4]。Johnson和Rosano发现交际能力和隐喻能力统计相关,文化与语言因素对隐喻解释起一定作用,但语言水平与复杂程度的隐喻解释不相关[5]。Ozcaliskan对母语为土耳其语的60名儿童和20名成人进行了研究,发现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都对隐喻理解产生影响[6]。国内学者魏耀章认为语言水平在隐喻理解中表现出明显的预测作用,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越高,隐喻理解能力越强[7]。

姜孟通过对低、高两水平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隐喻能力考察,发现两组被试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都比较有限,高水平组的隐喻能力比低水平组的高[8]。袁凤识等对比了中国和美国大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发现被试在隐喻理解方面的差异与语言水平无相关关系。隐喻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之间并不是一直呈线性增长的逻辑关系[9]。帅江云认为母语概念迁移能力是影响外语隐喻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10]。

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能够识别并解释隐喻,但解释的充分性有限。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研究者对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能力与语言水平的关系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总体水平,探究语言水平、母语概念等因素对隐喻理解能力的影响。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江西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一和大三学生,前者为32名低水平被试,在大学接受英语专业学习一个学期,后者为29名高水平被试,均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两组被试均为女生。

2. 研究工具

基于本研究对隐喻理解的定义,隐喻理解能力测试包括隐喻辨认和隐喻解释两部分。所有的测试例句都为“A is B”格式,共有30个,包括20个隐喻句和10个非隐喻句,其中20个隐喻句均给出参考意义[11]。预测结果显示,测试卷总体信度为0.827,保证了质量和可靠性。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2017年底,作者随堂测试了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测试时要求被试判断所给例句是否为隐喻句,如果为隐喻句,要求写出隐喻意义即解释隐喻,解释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时间为30分钟。

在评判试卷时,被试对隐喻句的解释意义接近就被接受,如将“Julie’s sister is a skeleton”解释为“Julie’s sister is_slim/thin_”即被认为理解正确。为了方便数据统计,评判标准分为三个部分:隐喻判断正确且解释正确的记2分,隐喻判断正确但解释错误的记1分,隐喻判断错误但解释正确的记1分。隐喻判断和隐喻解释总分各30分,即隐喻理解能力总分为60分。为了进一步区分隐喻判断水平与隐喻解释水平,研究者深入分析了被试所有得1分的句子,判断正确但解释错误的标为3,判断错误但解释正确的标为4,最后计算各类的百分比。评判严格执行评分标准,其中语法、拼写、大小写等错误忽略不计。给每个被试分数赋值后,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并通过SPSS 19.0对高低水平组的隐喻理解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

三、 研究结果与讨论

1. 隐喻理解能力与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

(1) 隐喻理解能力总体水平。

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总体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被试的隐喻理解能力总体水平为41.377分,最高54分,最低25分,标准差为7.746,表明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总分为60分),但被试间的离散程度较高,表明不同英语水平的被试的隐喻理解能力差距较大。从对比的角度看,高水平组远远高于低水平组(M高=46.241,M低=36.969),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隐喻理解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差异(T=5.802,P<0.01)。因此,可以断定,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总体隐喻理解能力较好,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高于英语水平低的学习者。这一结果与以前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并充分说明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具有一定的影响,否定了语言水平与隐喻理解无关的观点[9]。

表1 高低水平被试隐喻理解能力对比

此外,本研究对所有隐喻句和非隐喻句的总体理解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高低水平组被试对非隐喻句理解的平均值均高于相应组别的隐喻句理解的平均值。高低水平组对隐喻句和非隐喻句的理解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对隐喻句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T=2.978,P<0.05),对非隐喻句的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T=-0.346,P>0.05)。

深入分析单个例句的得分发现,得分最高的前五个句子为例8,11,17,19,27,均为非隐喻句;而得分最低的例句为9,15,23,24,25,均为隐喻句。可见被试对非隐喻句的理解远远高于隐喻句,说明了我国英语学习者对隐喻句的理解存在困难;两组被试对两种类型句子理解情况的比较说明了语言水平对非隐喻句的理解不产生影响,只对隐喻句的理解产生影响。针对语言水平在隐喻句理解中产生的作用,本研究对每一个隐喻例句的理解情况作进一步分析。

表2 隐喻句与非隐喻句的理解情况

(2) 具体隐喻例句的理解。

高低水平组对20个隐喻例句的理解产生了不同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在所列例句的理解上,高水平组远远高于低水平组,P值均小于0.05,说明高低水平组在这些句子的理解上具有显著差异。

表3 高低水平组隐喻句理解对照

仔细分析发现,所选隐喻例句的目标域与中国文化中所表现的目标域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容易在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建立语义关联。但高低水平组在理解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比如例句28(That event was the spark that started the war)。低水平组的理解水平(M=0.813)远远低于高水平组(M=1.655)(T=-4.367,P=0),说明语言水平是影响被试对该隐喻句理解的主要因素。

但是在理解例句4,6,9,13,16,18,23,2,25,26时,两组的隐喻理解均值基本相等,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05,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语言水平不一定能完全解释隐喻理解能力。低水平组被试对例句4和24的理解略高于高水平组被试,说明语言水平高不一定理解水平就高。此外,两组被试在理解例6,9,23,24,25时,得分均较低。研究发现,这些例句的隐喻意义与中文的隐喻意义有所不同。例如,例3的参考答案是“the family is close”,而在解释例3时,有55%的被试填了“stubborn”或“倔强”,10%的学生没填。在中国文化里,rock(硬)表示“坚不可摧”“顽固不化”等意义,不能用来比喻“亲密”。由岩石的坚硬联想到岩石内部结构的紧密,以此构建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无间,这种概念域之间映射的复杂程度较高,造成很多被试理解困难。而得分最高的例16(This morning the lake was a mirror)的隐喻义和汉语的隐喻义是对等的,在中国文化中,人们经常将“平静的湖面”比喻成“一面镜子”,因此,这类例句对被试并不造成理解障碍。这一分析结果表明,语言水平对复杂程度高的隐喻句理解不产生影响,文化差异会造成学习者隐喻理解困难。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从本质上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人们在与周围世界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普通概念化能力,这种能力的实质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具有一定共性,不同语言水平的人们由于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共同性决定了他们在概念范畴方面的认识共性[9]。因此,即使语言水平不同,人们对某些隐喻的理解也会相同,语言水平只是影响隐喻理解的一个因素。隐喻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隐喻的跨文化差异是影响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特定文化独有的隐喻必然会导致二语学习者理解上的障碍。对于学习者来说,二语文化的理解程度会对隐喻语言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影响,二语和一语文化等同的隐喻语言,就易于理解,反之,则难以理解。

2. 隐喻判断、解释与隐喻理解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隐喻理解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两组学习者隐喻判断和解释能力是否协调发展的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高低水平组的隐喻判断和解释差异对比

表4结果显示:①高水平组被试的判断水平和解释水平均高于低水平组,说明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可能随着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②被试的隐喻判断总体水平(M=23.885)明显高于隐喻解释水平(M=17.492),可见两组被试的隐喻解释能力较低。然而,在测试结果中发现,有60%的例句能被正确解释但被错误判断,其中有44.4%的句子为非隐喻句。例如:16.4%的被试能正确解释例3(After the fire, all that remained was ash)和例11(The new dress I brought is silk)但判断错误;13.2%的被试对例12,8.2%的被试对例16、17的解释正确但判断错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认为主要有两点:首先,这可能与母语概念的干扰有很大关系。学习者在二语学习中常常会依赖母语,用母语系统中熟悉的语言和语言习得经验范畴来投射比较陌生的二语和二语学习的相应范畴,以简化对二语信息的处理。汉语中“灰烬”“丝绸”常用来构建“化为灰烬”“如丝般柔软”这样的比喻,被试在理解例3和例11时,句中单词ash(灰烬)和silk(丝绸)的语义激活了母语体系中的隐喻概念,因此,这样的句子容易被错误判断为隐喻句,而其意义被迁移到这两句话的理解上,产生正迁移。其次,被试能解释句子却无法判断其是否为隐喻句,主要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习者隐喻意识的培养,导致学习者不具备隐喻的基本知识而无法给出判断,最终影响了对隐喻句的整体理解。

此外,笔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判断和隐喻解释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喻判断水平与隐喻解释水平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8,显著性水平为0(P<0.001),说明这两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隐喻判断正确率越高,隐喻解释可能越准确。因此,可以说隐喻判断是影响隐喻解释正确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提高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必须提高其隐喻判断能力。

隐喻判断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需要知道“隐喻是什么”“隐喻的构成及特点”等。学习者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习得对规则的描述,依据自身的体验对隐喻句子进行解释说明,即隐喻解释属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前提和条件,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换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体现了现代知识学习论的系统观点。因此,要提高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作为二语学习者,首先应该获得关于隐喻的陈述性知识。

四、 结 论

本研究发现: 首先,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隐喻理解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 但隐喻解释水平较低; 高水平组被试的隐喻理解高于低水平组, 说明总体上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具有显著影响, 但对每个隐喻例句的分析发现,语言水平对复杂程度高的隐喻理解不产生影响; 文化因素对隐喻理解可能具有一定关系。 其次,隐喻判断与隐喻解释显著正相关, 说明隐喻判断正确率越高,隐喻解释正确率就越高, 同时母语概念的干扰会影响隐喻的判断和理解。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语言水平、文化因素、母语概念都是影响隐喻能力的因素。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隐喻的高度意识和敏感性有助于二语习得者深入理解和产出地道的目标语,并提高其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2]。因此,外语教师应注重将隐喻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陈述性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努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同时,要注重外语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化材料。

猜你喜欢

二语例句理解能力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