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

2019-12-21郑立英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会计人员信息系统

郑立英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 100068)

前言

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单位,其属于社会服务性机构,目的是提高社会效益。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强化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采用信息化措施进行管理,成为了相关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意义

(一)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

事业单位复杂的资金流和业务流可以转化为信息流,通过信息系统识别与处理,按照一定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提升了管理效率。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扩大了内部控制数据的深度与范围,通过信息化系统跟踪事业单位业务流和资金流,从而使整个单位的活动都在监控之下进行,提升了内部控制的效率。

(二)有助于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长效机制

内部控制从建设到执行到评价是人参与的过程,参与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同,容易导致对违规行为的容忍,因此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缺失。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能够形成“硬约束”,利用信息系统执行的强制力排除人为的干扰,一旦有违规规则信息系统自动进行识别与判断,使得内部控制能够发挥稳定的效力。

(三)优化内部管理模式

信息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则将事件信息录入,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涉及事件的相关人员,并进一步传达至各管理环节,打破原有单向管理的审批模式,促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信息。通过信息化建设,某个环节触发了预警机制可立即作出反映,从而实现对事件的实时控制,优化了内部管理模式。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突出性问题

(一)业务审批流程不清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无纸化审批流程已较为成熟。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没有全面实行无纸化办公。部分单位甚至没有建立健全的审批制度,某些事项审批过程中没有明确规定相对应的审批人员。部分单位虽然有审批制度,但是审批流程不清晰,没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审批,导致了单位办公效率的下降。

(二)制定的业务流程执行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对业务流程执行没有实行信息化监督,导致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人散漫,领导对于相关人员的执行情况也不了解,导致业务流程执行不到位。

(三)会计处理缺乏时效性

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缺乏时效性,尽管新政府会计制度已在今年开始实施,但会计人员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专业素养较差,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权责划分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会计事项难以得到及时处理。除此之外,缺乏对财务人员的监督机制,导致财务人员工作散漫,部分账务处理工作严重滞后,影响了会计的监督功能,导致内部控制效力的下降,甚至对于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察觉。

(四)缺乏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事业单位没有较大的竞争压力,大部分单位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程度。实际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实现单位财务与业务的有效结合,使复杂的流程通过信息化系统简化。

(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较差

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对计算机的应用,实际上这是信息化建设的一大误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合理应用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使之形成统一的整体。通过对单位信息的全面了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效力。对于大部分事业单位而言,要将会计人员培养成复合型人才难度较大。同时,单位会计人员与软件开发商之间难以进行顺畅的沟通,会计人员缺乏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导致会计人员信息化素质普遍较差。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业务流程审批

事业单位应借鉴大型企业的无纸化审批流程,严格按照审批流程设计信息化审批系统,在信息化审批过程中明确对应的责任人,在相关人员提交流程后,计算机自动提交给对应审批人,只有相应审批人员都确认审批后,业务流程才能完成。通过信息化平台明确了业务审批的责任人,加强内部控制。

(二)实行业务流程信息化监督

在计算机系统中设定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当执行人接到流程后开始执行,将执行完成的关键节点上传至信息化系统,计算机系统通过分析节点进度分析执行效果,执行人员通过与计算机的节点的对比了解流程完成情况,领导通过信息系统对执行人员的执行力度加以监督。

(三)建立大数据平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通常以集中控制为主,难以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应适当弱化中心权力,也就是常说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不是要减轻管控力度,而是将管理重点放在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上。大数据平台能有效发挥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处理,同时大数据平台有较强的兼容性,能在同一框架中分析对比各种数据。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大数据平台上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绩,例如通过云计算技术,将数据上传云端来分享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大数据的运用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预测事业单位的风险,从而进行合理防范,增强事业单位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内部控制效力。

(四)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事业单位传统组织结构中,财务和业务处于平行状态,两者之间只有核算方面的信息沟通。建立网络信息平台,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将各项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及时融合,使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目标趋于统一,促进事业单位组织架构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落实节点管理模式,发挥管理职能的效率。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将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加以创新,构建网络信息系统,制定统一化的模式,将各项业务转变为财务数据,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在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单位应将信息化建设控制在局域网范围内运行,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安排专业人员做好技术支持,防范黑客攻击。内控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与内部审计相契合,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内部审计提供数据支持,并通过审计对内部控制效果实施检查。

(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单位在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我国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很多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照搬国外的经验,使得信息化系统难以适应单位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相应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建立符合单位自身需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在利用信息化系统录入财务数据时要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内部控制效用的发挥。

(七)构建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掌握今年起实施的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外,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加强会计核算技能。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重要的会计岗位却由资历较浅的会计人员担任。对于这样的情况,建议事业单位采用培训与招聘联合的方式,首先安排会计人员参与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素养,使其全面了解最新政策,加大奖惩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的过程中应注重其专业素养与会计知识,从而构建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四、结语

内部控制工作在事业单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的提升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化。事业单位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将信息化系统引入内部控制中,从而不断推动自身发展。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还存在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促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会计人员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