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重庆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9-12-21陈玲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贫困地区贫困户

陈玲

(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党校,重庆 402460)

扶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具体作业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对脱贫攻坚工问题的探讨,保证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重庆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群众思想认识存在错误

贫困户的思想意识存在错误,他们不想着如何依靠自己智慧和双手创造财富,而是一味地依据政府的补给过日子,这种思想的存在,导致贫困户无法脱贫。同时,少数贫困户不同的感恩,觉得自己贫困,政府和社会就应该帮助自己,而不去正视自己贫困的原因,甚至会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

(二)项目扶贫效果差

项目扶贫效果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规划精准度不足

项目规划并未接受各方意见,规划不合理,项目分散,并且资金存投入存在矛盾,产业发展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项目规划过于随意,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差,许多项目都市场竞争中消亡[1]。

2、项目无法起到带动作用

多项项目经营主体小、弱,难以起到带动作用,一些项目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无法起到资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3、项目整体建设进度缓慢

新建设项目的启动慢,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上报的资料内容不完善,需要对审批时长,对项目建设进行,以及后期的运行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缺少能力强的人才

大量青年外出工作是导致重庆市贫困对其综合素质提升难度大的主要原因,许多外出的工作人员,不仅头脑灵活,而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采取合理的方式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培训,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他们就可以带领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2]。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缺少能力强的人才,已经成为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难题。

(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严重

近几年,重庆市加大了对扶贫开发力度,部分区域基础建设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变,但是滞后情况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制约贫困地区脱贫的关键因素。

1、贫困区域的交通环境差,人们出行不方便,这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2、水利设施差,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3、供电能力差,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相应的生产活动的开展都造成一定制约。

此外,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基础服务措施都较差,这也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重庆脱贫攻坚工作难题的合理化建议

(一)做好扶智工作

1、提升贫困户改善生活的信心

在贫困户中树立典范,提高贫困户脱贫信心,使贫困户意识到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也可以摆脱贫困,创造更好的生活。

2、提高贫困户致富能力

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应当加以培训,从而使其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其掌握致富的本领。

3、使贫困户对生活充满憧憬

多数贫困户因为文化落后,以及贫困生活的困扰,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希望,这也导致其容易走上歪路,因此,要对贫困户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生活[3]。

(二)加强管理,产业扶贫

1、做好产业扶贫规划指导,对于产业的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在项目开展前期,做好项目可行性的论证,产业应当与当地的农产品优势进行结合,确保产业可以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使项目扶贫成为可能。

2、做好项目整合,做强扶贫产业。为了使扶贫资金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应当尊重县区意见,为每个贫困区县打造1-2个特殊产业,加大产业资金整合投入,从而达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的[4]。

3、针对扶贫项目建设缓慢问题,应在完成对项目是否可行的轮中后,对项目前期涉及到各项手续内容进行全面落实,并且,要加强对具体项目的监察力度,对于不作为现象要进行严格查处,同时,对不作为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5]。

(三)打造一支综合能力过硬的扶贫人才队伍

1、加强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干部是奋斗在扶贫攻坚最前线的工作人员,其对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重大。因此,在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人才管理制度,适当提高优秀干部人员的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热情,使其可以全心地投入到扶贫攻坚工作中,留住人才。

2、加快基层干部人员专职化进程

通过合理的岗位化管理,调动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活力和激情,同时,应当挑选一拼年轻的干部,对其进行培养,让他们开展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多不同方面的培训,最终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扶贫攻坚队伍。

3、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

第一,在加强对本土人才培养基础上,适当外地人才,在对人才培养和引进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养殖、种植、农村电商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重视,从而使贫困地区可以形成产业化发展,促进当地人们的经济收入[6]。

第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养更多的知识型农民。

第三,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升贫困区域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应当要在贫困地区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优秀青年回村创业,达到带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和公众服务设施滞后导致了贫困地区的发展缺少相应的支持。可见,在脱贫攻坚期间,应当加强对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众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视,使贫困区域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提高。

1、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为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要提高群众抗灾防灾意识,使其意识到该项工作重要性,更好地完成相应抗灾防灾工作。

加强对农村电力发展工作内容的重视,对贫困区域的电网进行合理升级改造,提升贫困区电网质量,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使贫困区域的每一户人家都可以用上高质量的电能。

建设贫困区域的交通,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环境,使贫困地区出行难问题解决,以良好的交通环境作为保障,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贫困区域人们的经济收益。

2、加强贫困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贫困区域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使贫困区域出现的上学男、看病难等各项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针对贫困区域上学难这一问题,应适当提升贫困地区学生上学的生活补助,适当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使贫困区域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提升,从而促进贫困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贫困区域看病难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另一方面要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完善,改善医疗条件。同时,还应当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适当提高贫困区域医疗服务人员的待遇。

三、结束语

长期以来脱贫都是一项复杂问题,其会对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是一个缓慢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要在不发展中不断进行。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在实际作业期间也应当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贫困地区贫困户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