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 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1王琴婕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产权管理体系核算

王琴婕

(山西省国际金融林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山西 太原 030012)

前言

作为国家重要资产的使用与管理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资产管理体系,但是在进行资产管理核算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有不少问题,需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升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的作用

一是能够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能够对单位内部的资产现状进行评估分析,促进单位成本节约,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从而有效避免资金浪费的情况,实现资金的合理使用;二是能够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借助完善的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提升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资产管理水平。贯穿于单位资金使用、资金投放和管理过程的资产核算能够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而在适当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三是能够防范贪污腐败问题。借助有效的资产管理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实现对各项财务活动的预算,保证财务资金的使用效果,从根源上规避贪污腐败问题,为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变得越发丰富,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资产数量持续增长,资产类型多样化对于资产管理与核算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有不少的缺陷和问题,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问题进行解决[1]。

(一)产权定义模糊

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会将产权当成是资产管理的权限,而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产权本身应该是经济所有制管系的一种法律表现形式,包含了财产所有转、使用权、支配权以及收益权等。而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于产权的定义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构建内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则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产权定义不清晰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户在开展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即便是部分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在产权定义方面的不足,但是受当前管理形式的影响,依然无法对资产管理中产权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核算方式单一

单一的资产核算方式同样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核算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其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缺乏对于资产价格、折旧内容等的理解,引发了价格虚高以及折旧不当等问题。一方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在价值方面出现了一定损耗;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物价不平衡的长期影响,固定资产的价值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对资产核查状况进行定期落实,做好一定时期内资产价值的评估,保证资产核算结果的精准性。

(三)管理体系薄弱

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开始越发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也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改革,促进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但是依然存在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对资产管理认识不足的问题,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也没有重视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管,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也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仅仅就会计核算的方式进行了更新,没有重视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不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远超预期标准,引发了预算和实际严重背离的情况[2]。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强化对策

(一)做好产权管理

从目前来看,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产权管理意识不够深入的问题,产权的定义相对混乱。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产权管理是一个核心问题,如果管理人员缺乏对于产权含义的全面认知,则因为理念的差异性,必然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针对这样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产权管理工作,对自身的运营理念做出改变: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其对于产权的认知,确保产权管理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另外,还应该找出管理人员在思想认识上的五区,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从实际问题出发转变思想认识,促进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自身的运营理念进行优化创新,在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借助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可靠支撑,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优化资产核算

合理有效的资产核算方式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及核算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保障,而在开展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需求,做好资产核算工作,对资产核算的方法进行优化,适当修整资产增值和减值情况,在开展分账和总账核算时,必须保证相关数据的真实性。立足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及核算工作,以此来促进自身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开展资产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自身所将具备的一些非运营性质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支撑,保证核算的顺利实施,对于采购资产,则应该全部纳入到支出科目内,然后于应用环节进行提取折旧,将其纳入到净额资产范畴内。

(三)完善管理体系

从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预算管理不够深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无法为资产管理核算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新的发展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自身的观念认识进行更新,在强化预算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对资产管理的制度和体系进行完善,以确保资产管理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应该关注资产采购预算工作,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着眼,做好采购规划,对单位的现有资产进行合理分配,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资产流失问题;其次,应该对资产管理考核体系进行完善,确保财务工作人员的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实现自主管理的同时,于执行层级上,就相关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然后,应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执行监督工作,尤其应该重视对资产收益监管,保证监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的问题,在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3]。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想要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必须对现有的资产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做好资产管理及核算工作,将现代化的资产管理方式应用其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综合素质,对资产管理的制度、方法及手段等进行贯彻落实,提升资产管理及核算的实际效果,以此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产权管理体系核算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