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2019-12-21周靖涵董晨旭成玙璠叶静颐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周靖涵 董晨旭 成玙璠 叶静颐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一、农产品电商的现状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种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化的交易活动,来实现农业生产的运营管理活动。把电商平台作为基础,运用网络营销模式,把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这一过程全方位经营。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大量的数据,整理了在当今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意义,以及我国农产品电商在发展中存在的挑战进而给出的一些营销建议。

在当前网络信息流通高速运行的时代,每个企业都为了增加销量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将发展方向定位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上。采用分销渠道这种高价值的渠道模式之下,我国的农产品可以积极地运用电商的销售手段来提升农产品的销量。国内农产品进入 B2C 网络销售的模式主要有 3 种不同的类型:菜管家作为第一种模式中的典型代表。主要是把一些高质量的产品通过良好的销售渠道来进行销售,从而实现减轻菜农们的压力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蔬菜的目标。第二种模式最为典型的是京东网中的销售方式,初始创业是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产品作为主要产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忠诚用户和粉丝数量来扩展新的业务——农产品销售渠道,进而正式进入农类产品市场。第三种模式就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类型,虽然没有自己的商品,但淘宝通过为不同商家提供共同的销售渠道而吸引众多厂商的入驻。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在商务流通中的中间商环节,进而缩短农产品的流通链

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传统中介的发展基础进行了动摇。生产者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互动,有利于生产者直接迅速了解到实时市场信息,大大地加强了生产者在销售过程中对信息的捕捉获取能力、产品自销的能力以及风险预测抵抗的能力,进而降低了对传统销售中间环节的依赖性。通过电子商务,生产商选择合并了附加值高的中间环节,摒弃了附加值高的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链。

(二)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电子商务通过缩减农产品流通环节这一方式,在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交易中介的运营费用以及中介所抽取的利润。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够快速、直接地定位市场的需求点,使其创造生产出适合市场导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节约了调查了解消费者的费用、新产品开发成本等在内的新产品研发成本和产品后续进入市场的风险成本。

(三)降低生产和交易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的农民生产商在市场的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农民既面临着由于自然不稳定所导致的农产品产量低下的风险又面临着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征收费过低的风险。农产品电子商务把农民、供应商、批发商和客户共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连接起来,实现对农产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信息共享。

(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网上交易采用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使成交价格公示于大众面前真实地反映市场中的供求导向,以此引导广大农户安排适量生产,由此减少了农产品在生产的盲目性。同时生产监管机构和市场监管机构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市场准入、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直接监督管理。消费者可以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放心,对于有问题的农产品可以追溯产地。通过以上措施,首先是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其次就是有利于农产品在品牌创建发展中的保护。

三、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短板

(一)农户自身推广电商的限制

由于农村地区环境偏僻,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大环境没有城区那么先进,电商人才不足。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较为缓慢,农业信息没有很好的体系化。同时,尽管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对农业信息的加工包装、农业信息渠道的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市场的拓展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产品的加工及运输方面尚未有一个合理的布局,缺乏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二)农产品电商服务没有良好发展

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资源较为匮乏,网络的连入设备技术上依赖于发达国家,没有创新意识,因此网络信号较差,浏览网页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通讯也经常中断。不先进的网络技术令人们担忧在网络交易中财产及自身信息会遭到泄露。另外在产品的的网页方面,交易过程和商品介绍含糊不清,使消费者和农户在信息上不能平等公正的交流。

(三)农产品电商物流环节出现瓶颈

现阶段,农产品电商可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少,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经济增长的农产品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为农产品的供应和需求方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固有的意识形态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整个行业急需建立完整的物流体系。农产品对于保险储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还未建立起物流链的基础设施。

(四)农产品标准化不统一、食品安全问题亟须解决

农产品标准化的制定与实施存在不一致,不能与市场进行配套。对于农产品的安全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缺乏专业先进的仪器。

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农民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管理理念不能直接运用到产业生产最前线,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水果和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激素影响消费者的健康问题。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不严格的仓库管理,粗糙的非农产品物流运输等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四、对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营销建议

(一)采取多种形式指引农民自发参与农产品电商

1、树立典型农户的示范作用,加强重点帮扶

可以采用“用局部带动整体”的方式, 贴近农村合作社制度,在农村地区进行试点试验调查。从根本上抓这些关键领域的发展,扶持科技人员信息收集与后续处理工作,帮助其进行运营推广。建立示范基地,实现中心推动局部发展,让农民自愿投入电商项目之中,挑选高素质人员完成任务。

2、全力打造信息人才队伍支撑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针与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带动理论。培养农村计算机人才,提升当地人员就业技能与操作本领,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同时在外界广纳贤才。同时,政府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形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的格局,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修养的农村技术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才精英,加快信息知识的传播普及。

(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电商服务体系

1、加大民营资本的投入比例,增强市场多元性

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节奏。政府需要制定相关顾及政策,引导支持民营企业投入农村建设中,并动员社会优秀企业为建设新农村出资出力。

2、形成立体多元化多种类的农产品电商的交易平台

在整体农产品网站行业规范中,坚持可以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追溯性;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站,提高运行效率并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行业应该自觉自律地听从政府的指导。

3、监管部门发挥协调作用,引导市场和谐发展

政府充当着将农民——市场——消费者三者串联起来的角色,使得信息可以在三者只见得到良好的互换交流。政府应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销售两大问题,建立良好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支持帮助农产品品牌进行推广,提高核心竞争力;政府应该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并监管网上交易的供应和需求市场,以确定农产品价格;政府还应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确立多样化的交易形式从而帮助商家更加灵敏地捕捉到商机。

现代农业物流应该关注建设交通通信设施、储存设施和运输设备这三个方面。应该加快信息网络系统的完善,促进商品的流通速度,尽快创建更优质的有关农业物流的信息网络技术平台; 多元化农业仓库功能的完善,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 大规模的更新和改善流通过程中的机器和技术,来解决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难保存和粉液体运输的损失和安全问题。

建立一个大型的现代农产品的物流中心,全面整合物流相关的主要设施;在组织与管理方面使用更高效和严格的管控;增加车辆使用率,减少不合理运输,降低运输时间,缩短多个运输过程,从而最终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三)规范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在宣传,制定和实施三个方面严格控制。宣传前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让农民真实地体会到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优势和益处;制定方面,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也符合农产品国际标准,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中均要有特定的技术标准; 通过国家质量检测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产品自身与市场需求,实现合作共赢;通过培训员工和配置同意测试仪器,保证标准系统和测试方法的一致性。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