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若干措施
2019-12-21吴朋波
吴朋波
(潍坊和君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山东 潍坊 261000)
财务舞弊是现代社会所谴责的经济行为,由于对利益关联人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影响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方的合法保障,会计行业的规范发展。
一、企业财务舞弊的具体成因分析
(一)从企业内部分析
1、追求经济利益。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法人单位,企业管理层可凭借其在内部的权威性指使财务人员编制一定目的的会计凭证,在财务信息的公布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了赚取更大利润,获得更多的投资,往往会进行财务报表造假,为社会上的信息需求者提供一份虚假的公司经营优良的财务报告。
2、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彻底分离。目前,多数上市公司、股份制公司都将财务报表作为衡量管理层经营业绩的标准。公司管理层为了获取股东信任及取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在向利益相关者披露财务状况时,很可能会选择性地报告有利于自己的信息,隐瞒不利的信息。
3、公司财务舞弊处罚成本较低。企业管理层通过财务舞弊可以达到筹资、虚报业绩、降低税负等目的,而一旦被主管部门发现后则往往只需要承担较轻的法律、行政责任,正是由于处罚成本低造成多数管理层选择财务舞弊获取经济利益。
4、企业大股东意志左右财务核算。目前,我国《证券法》《公司法》根据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营决策时按照股份进行表决,个别大股东利用股份上的优势独自或联合其他小股东操纵经营决策,不惜损害个别中小股东经济利益从事生产经营,使公司股东会表决成为个别股东发表话语权的平台,严重违背了股份制公司民主表决的原则与精神。正是由于这种一股独大的表决形式致使个别上市公司、股份公司利用决策权指使财务人员编制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报表,不但影响着股份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严重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公平发展。
5、财务核算缺少内部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规范公司会计核算、有效查找财务差错及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工具,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公司正常业务开展的保障。目前,个别公司未能给予内部控制工作必要的重视,内部控制中的内审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规范作用,这也是造成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频发的关键所在。
(二)从企业外部分析
1、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财务报表提出要求。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企业的市场形象与地位不仅需要在价格、质量方面给予强化,还需要不断更新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品研发支出,以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消费客户的满意度。因此,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更新改造固定资产与研发支出,需要通过金融贷款、发行股票与债券等方式集资。因此在竞争压力下,不少管理者会通过粉饰报表来虚增利润,使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提高,吸引广大投资者的视线,进而实现融资目的。因此,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推动了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
2、中介鉴证缺少客观性、独立性。目前,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追求经济利润的盈利法人,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不惜按照客户要求出具虚假、不实的审计报告。因此,个别会计师事务所在丧失客观性、独立性的前提下,以较低的审计费用承揽业务,在人工审计成本无法收回时,只能降低审计质量,完全按照被审计单位要求出具审计报告。
二、治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若干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等相关要求,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内部成立专职的审计机构,其业务由股东会、监事会直接领导。同时,应建立严格的财务奖惩机制,明确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的职责,违法必究,绝不姑息,只有这样,公司内部职工才能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负责任地对待本职工作。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深化诚信的公司文化,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不断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1、建立公平、高效的股东决策机制。首先,公司应实现多种所有制度共同经营的股权结构。建议一些国有企业应吸引一些非国有性质企业入股,形成公平且相互牵制的股权结构。这种股权结构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可以减少一股独大决策,促使企业经营决策更加公平、客观。其次,公司应在章程中明确对大股东表决权的限定。由于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决策按照股东占比进行,这样会对一些缺少话语权的中小股东形成一定的伤害。对此种决策机制应加以限制,例如,不根据股东占比进行表决,或者通过设定表决权最高上限对大股东表决权加以限定。通过以上对大股东表决权的限定,不但可以避免中小股东成为决策的弱势群体,还可以充分调动中小股东参与经营的积极性。因此,公司通过完善股权结构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2、发挥企业监事会作用。公司的监事会是代表股东对经营管理层进行监督的有力措施,它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董事会在经营中的错误,维护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目前,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并未对监事会给予必要的重视。建议上市公司应发挥监事会作用,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财务运行、公司高层的行为都享有监督及报告权。行之有效的监事会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而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
(三)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外部鉴证
外部审计可以打破内审机构在隶属关系上的限制,客观、独立地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针对目前个别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的行为,财政部门应强化对其进行行政监管。首先,国家层面应制定注册会计师收费标准,使每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只能根据标准进行上下一定的浮动,确保会计师事务所成本的回收及质量的保证,避免个别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而采取低价竞争。其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应对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给予严厉的惩罚,对那些故意做出错误报告、包庇被审单位的会计人员应做出严肃处理,增加会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总之,监督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对企业行为的一项有效约束。
(四)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业、道德培训
近一些年来,企业选聘财务人员未能对其专业性进行限制,导致个别学历低、非专业人员挤入财务工作队伍,造成财务核算差错频发。因此,建议我国企业应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人才队伍,避免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企业在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时,除了对专业知识、税收政策进行考核外,还应将职业道德素养作为考核标准,鼓励广大财务人员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业务,管理者应经常组织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保证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胜任本职工作。社会监督机构也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加强对其能力的培养。总之,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是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在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由于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质量信息需求依赖性较差,加之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核算的漠视,造成企业财务核算中出现诸多舞弊行为。而随着管理会计的应用及证券市场、金融贷款对财务信息的应用越发广泛,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影响投资人、主管机构等报表使用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企业财务出现舞弊行为将阻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及决策的正确性。针对企业财务舞弊的具体成因,企业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治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保证企业健康长久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