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开拓与培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12-21袁文娟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会计专业工匠

袁文娟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从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到2017年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工匠精神掀起了一波热浪,从企业到学校,各界专家、学者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解读,但目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界定。《我国工匠精神述评》一文中,通过对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后,对工匠精神内涵主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界定。狭义方面主要基于工匠精神源起工艺匠人,对古代工艺匠人所具有的一种职业精神总结和概括,认为工匠精神是“手工艺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1]广义的工匠精神的界定主要从工匠们所共同具有的职业素养,与工匠的价值观相联系,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2]进而认为这样一种精神是各个职业都应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广义工匠精神的界定。

一、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和必要性

(一)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

基于广义的工匠精神的界定会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体现为“一种诚实守信、专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3]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会计执业人员参与到资金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业务以及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及基本职业道德,都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必备条件。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强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严谨的态度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级规则的变化,在处理个人和企业、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利益时,又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正是会计工匠们在追求自己职业生涯中所需具备的追求完美、追求极致和精益求精职业操守,以及与自身价值观、人生观融为一体的职业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在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中将工匠精神贯穿始终,如会计人员所具备的基本技能:会计书写、会计点钞、小键盘录入、会计实务、税务技能等;另一方面是职业素养,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具有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职业精神,将这种职业素养根植于心,在处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不同利益团队等关系上,作为会计人员内在的强制性规范。

(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高职学院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向社会和企业提高他们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始终贯穿工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的专业态度、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与职业高度的认同感和使命感,都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符合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对会计所需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涉及较少或者不系统;在技能传授中也是重在技能本身,不能很好地通过技能的传授让学生感受到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将工匠精神的理念在会计人才培养设计中渗透、应运、传递,更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工匠型人才。

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索

培养会计学生诚实守信、专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通过多途径进行培养,学校、企业、社会多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承担培育责任,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高技能工匠型人才。本文通过在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人才培养设计融合和贯穿工匠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就应该将“工匠精神”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一般有四大类:职业素养类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实践岗位类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在这些课程设计中应注重会计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课程体系设计,在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各方面体现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1、基于工匠精神设计课程体系,精细化课程设计

课程体系设置严格按照职业标准体系设置,在素质类课程中加入会计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类的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按照现行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设计课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考虑课赛融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设计;会计的实践课程教学设计的精细程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和让学生感受会计的工匠精神,精细化设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在会计实践教学的体系设计中循序渐进,逐级进阶,将实训阶段分为认知实训、课程实训、仿真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认知阶段的课程设计让学生感受职场氛围,建立职业好奇;课程实训主要与知识理论课程所配套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同时及时通过实训课程检验和巩固;仿真实训注重综合性的实训,从实训环境、内容、角色、过程都实现仿真模拟,让学生感受职场工作氛围和过程,注重具体岗位能力的训练;顶岗实习阶段VBES财务综合实训、VBES跨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开展,以及最后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进入企业学习。在实训的环境方面建立仿真会计实训室,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渠道配备仿真实训软件。在具体课程设计中精细化课程设计,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实训内容符合职业标准、实训过程符合工作实际;对实训的每一个内容、环节精细化要求学生完成,任务的完成追求完美、极致,让学生从中体会工匠精神的本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

2、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

通过参加会计的各类技能竞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竞赛,可以增进学校、行业和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引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改进技能训练方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全面提升高职会计职业人才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技能竞赛本就是为了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提供的一个技能平台。

首先在竞赛内容上、竞赛模式上都是与最新职业标准、行业企业需求对接,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使教师、学生的技能水平都与最新的行业需求对接,有利于知识的更新学习;其次在技能竞赛的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极致,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通过技能竞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度和职业认同感,培养了学生专业、严谨的职业态度,在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8届参加过会计各类技能竞赛的学生调查显示,参加竞赛的学生相比未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在专业自信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生,特别是职业认同感上体现尤为明显,通过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率可以说明,在参加技能竞赛学生中初次就业专业匹配度98%左右,未参加的33%左右。最后从教师角度来看,名师出高徒,学生的成绩与教师水平密切相关,通过技能竞赛迫使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促进日常教学,提高整个教学水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教师身上感受这种工匠精神。技能竞赛也是政府、企业都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会计工匠型人才。

(二)校企协同育人

引入多主体的培养模式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可行路径。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高度参与人才培养中,企业和学校共同为企业自己培养员工,实行“双主体育人”的教学模式,强调从职业的角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促进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不失为培养会计人才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基于校企做合作的这种模式,将企业请进校园,共同参与培养,更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在对各高校走访中,东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杨洁教授提出并在其校园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得到很好的验证,将当地的财务公司请进课堂,带给学生是真实的企业业务,从会计的基本技能到账务处理、纳税申报、报表编制,公司的创办、设立等所有的教学都基于真实的业务,学生每天接触的是不同企业账务处理,其中对传统教学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学生尚未毕业已经有了2-3年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种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习到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培养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学生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至关重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经历,这某种程度会导致教师的讲课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将企业人员请进学校;另一方面将学校讲师送入企业,鼓励教师兼职、进行外出培训和交流,鼓励教学进行对渠道学习,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多种形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会计专业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