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
2019-12-21郭晓莹
郭晓莹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引言
会计利润操纵指的是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或(和)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制定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地选择会计计量方法和程序,操纵和更改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信息,如操纵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辅助信息、控制损益表中利润数字等,并在税收缴纳、银行信贷、证券市场、报酬激励等多个方面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行为。这种会计行为不仅会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难以真实反映得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以促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各项发展情况进行客观的了解,进而合理地配置资源与做好科学的经济决策,同时,其还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导致资本市场出现信任危机,因此,我们需积极探寻有效的对策对其进行遏制。
一、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为了追求政绩而操纵利润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均是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即投资者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委托经理人代为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投资者为考核与确定代理人经营业绩就需借助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判断,而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为利润,如销售利润率、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均属于企业会计报表与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不少委托经理人为提升自身的政绩、经营地位和获得更多的奖金福利等,常会指使财务人员私设账簿和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这便属于一种常见的利润操纵现象[1]。
(二)为了少交或多交所得税而操纵利润
企业所得税是一种对我国经营单位和内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及其他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税,其征收的基础为企业税前会计利润,纳税所得额为会计利润,再将纳税所得额与相应的税率相乘便可得出企业所得税。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所得税是一项重大成本支出,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为减轻其自身负担、减少现金流量支出和使留存收益增加,会采取多种操纵利润手段少交所得税,如偷税、漏税和延缓纳税时间等。另外,也有部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为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往往会采用虚报利润等操纵利润手段使其所得税多交,这样便能促进其在社会发展中更好的筹措资金,进而推动自身的发展[2]。
二、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分析
(一)通过虚假及不正当销售操纵利润
企业通过虚假及不正当销售操作利润的手段主要有两种:1、通过虚假销售操作利润,众所周知,企业在进行进出口货物销售时可自制销售发票,利用这一条件,有不少企业为获得更高的利润,会对其外销业务进行虚增。另外,我国当前实行的仍为增值税抵扣制度,利用这一制度的漏洞,有不少企业为虚增自身销售收入,会与其他单位互开增值税销售发票,一方面能使其销售收入及利润虚增,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的税负增加,这种一举两得的操纵利润手段也是企业惯用的手段。2、通过不正当销售操作利润,指的是企业为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会提前或滞后确认销售收入,如延期确认本期销售收入、在本期销售收入计入下期销售收入,以对当期利润进行调整,还有部分企业是不按照销售收入确定相关规定,提前确认销售收入,以为其树立平稳增长的社会形象。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利润
按常理来说,操纵利润与关联交易与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且我国对关联方交易具有严格的规范要求,然而,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受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局部改组而成,改组后,原来的母公司、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及上市公司之间均存在广泛的关联交易,依托这些关系的支持,上市公司为获取自身的某种利益,往往会利用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利润。上市企业利用该种手段操纵利润主要表现为:1、利用企业资产受托经营权限,对与资产实际盈利能力不相符的托管费用进行收取,而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2、目前,我国仍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即没有收到款项,便可对收入进行虚增)对销售业务收入进行确定,利用这一制度,上市公司可虚构与关联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3、为提升自身业绩,有不少上市公司常采用大大低于市场价格购入某种产品,再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进行销售,这样便能促进企业利润显著提升。
(三)通过挂账处理来操作利润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规定,企业应在当期确定和计量当期发生的费用,并将该费用计入当期产品的期间或成本费用,然而,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有不少企业常以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为借口,长期不处理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应收票据、递延资产等当期费用相关问题,而是将其挂在账上,使当期编制的财务报告不能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从而达到虚减企业费用和虚增企业经营资产的操纵利润目的。例如,企业长期挂账,使应收账款挂账三年以上没有收回,实际上这些账款已难以收回,且可能全部或部分收不回来,但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编制的过程中并不将其计入坏账,从而使企业费用虚减,利润和资产虚增。
三、识别利润操纵行为的方法
(一)通过分析财务信息指标识别
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指标进行分析,不仅能帮助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做出合理经济决策,同时,还能帮助其对可能存在的会计信息造假行为进行识别。具体可从三个指标进行识别:1、资产负债率,一般情况下,该项财务信息指标是保持稳定不变的,若相邻年度间资产负债率出现较大波动变化,说明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2、应收账款周转率,若该项指标出现异常降低表示收不回应收款,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可能存在虚增应收账款的利润操纵行为;3、毛利率,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并无显著差异,且一般是保持稳定的,若企业某项业务报表上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水平,则提示其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
(二)通过分析会计科目识别
为识别利润操纵行为,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会计科目进行分析,首先是分析应收账款,若在会计年度未发现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存在较大的变化,则提示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原因为不少企业在年度末期会采用利润操纵虚增企业利润。其次是分析预付账款,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有挂账的预付账款存在,则提示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原因为部分企业为减少摊费而不入账,也有部分企业相关负责人是因无法收回预付账款,而逃避责任而不进行处理。最后,还需分析其他应收(付)款,这两个会计科目金额在一般情况下均较小且内容单一,若其重复出现多笔业务、单笔金额时,说明科目核算范围与规定范围不相符,提示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4]。
四、遏制会计利润操纵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发生会计利润操纵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财务规范管理、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及公司结构不完善,因此,要遏制企业产生虚假会计利润信息,首先要抓好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两大源头,要求其定期参与职业道德及法制教育学习,重点要学习《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知识,这样才能帮助其建立依法理财的思想观念和树立牢固的会计责任负责风险意识。其次,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的治理结构均存在制约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未进行彻底分离,且控股股东集中了过多的公司决策权,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从而使其自身利益取得最大,因此,为切实防范会计利润操纵的发生,还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如调整持股结构,使大股东的股权分散,使不同持股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增强。另外,还需不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和促进董事会内部的制约机制增强,通过这些措施能有效将一股独大问题解决。最后,各企业还需不断完善其内部会计审计制度,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严格控制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才能不断提升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能有效遏制会计利润操纵事件的发生[3]。
(二)加强对关联交易的控制和管理
由于利用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利润较为方便且手段多样,导致企业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现象日益增多,从而给予上市公司有关的母公司、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部门需不断加强对关联交易的控制和管理。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1、对关联交易的披露及审计进行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应引导和监督企业将潜在的关联交易披露在企业财务报告附注中,另外,会计师事务对关联交易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还需严格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要明确关联交易实质,不可只看形式进行判断。2、对关联交易定价政策进行规范,应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未指定各种交易适用的定价政策,明确规范其关联交易价格,若关联双方之间交易价格无可比性时,不仅要对交易过程进行披露,还需对交易物的成本价进行披露。3、严格规定关联交易收取现金的期限,相关部门需严格规定关联交易收取现金的期限,并冲销超过期限的成本、收入、利润等,才能有效遏制或减少会计利润操纵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
目前,为进一步遏制企业操纵利润现象发生,我国财政部已制定和出台了十几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如《现金流量表》《投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这些准则和制度的建立对减少利润操纵、夯实企业资产、强化企业利润管理质量、排除企业资产水分及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均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和企业的不断变革、发展,已建立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并不是真空地带和完善的,仍有不少企业可利用相关制度的漏洞,对其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粉饰,因此,财政部及相关部门还需不断探寻现有准则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才能使企业利润操纵空间得到最大限度地压缩。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要遏制利润操纵现象发生就必须加强对利润操纵监管,因此,需不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建立:1、建立注册会计师制度,注册会计师是维护广大投资者根本利益的守护神,也是社会公众的唯一委托人,然而受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不健全的影响,不少注册会计师均存在虚假陈述、审计不力、行为舞弊等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社会公信力,只有建立完善的注册会计师制度,才能使注册会计师在防范会计利润操纵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审计人员理论及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创造的自我调整、监督体系,因此,管理人员需不断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促进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并且还能及时发现和防范企业内、外不得会计利润操纵事件。3、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会计利润操纵者的惩处力度,才能牵制其利润操纵操作行为,进而能防范和降低会计利润操纵事件的发生。
结论
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是一种非常不良的会计行为,其不仅会导致企业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社会和国家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部分有必要积极探寻引发该现象发生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其进行遏制。如通过分析财务信息指标识别(主要分析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毛利率)、通过分析会计科目识别(主要分析会计科目有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付)款)等,最后,还需积极探寻遏制会计利润操纵的主要对策,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关联交易的控制和管理、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以及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有效降低或避免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