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促进基层职工创新创效的调查与分析

2019-12-21靳天波濮城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效研制成果

文/靳天波,濮城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

1 教育引导、载体带动,促进创新创效活动的健康发展

1.1 联系实际,宣传形势,增强职工以创新求发展的责任感。不定期不定形式通过开展讨论、座谈会分析我单位生产经营形式,帮助职工认清创新与生产效益的密切相关,认识到企业长远、稳定、高效的发展要依靠人、依靠开拓创新精神,培养职工扎实工作、善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1.2 依托阵地,宣传引导,帮助职工树立积极的创新观念。针对职工中普遍存在的“创新就是高科技”、“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普通岗位没有创新价值”等模糊认识,组建并利用“职工创新信息发布台”,传递单位生产中设备、仪器,井站的生产运行状况。利用“生产疑难问题公布台”,及时公布井站、班组(站)生产过程发现的疑难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创新就在日常工作中,创新就在每个人身边。

1.3 开展创新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创新素质。群团组织实施了“三个培训”:一是开展科普培训,定期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和科技读书活动,有针对性组织职工创效论坛,同时,开办创新技术、技能培训班,帮助职工学习如电工、电气焊、计算机、机械加工等多种技能知识,提高职工独立创新能力,先后培训职工200多人次。二是开展专题技术培训。拓展导师带徒活动内容,开展“我向师傅学一招”创新技能传、帮、带活动。围绕单位生产经营上疑难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举办了微机设计大赛、生产开发设计大赛、疑难问题座谈会等一列活动,帮助职工在岗位工作中及时找准创新方向。三是开展“三个一”为内容的岗位练兵,针对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在班组(站)中开展一日一题、一周一成果、一月一展示的创新竞赛,提高职工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职工创新创效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原因分析

近两年以来,我单位共申报创新成果663项,其中有100项分获一二三等级,有12项成果获局级部门奖励,3项成果获总公司表彰。为促进这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群团组织通过召开发布会、论证会、编发创新成果手册等方式,让成果走向岗位、走向生产。与此同时,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边推边走,不推不走”的停滞现象,导致许多好成果“推不出去”,影响了成果转化为效益。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同性排斥:主要表现在解决同一的生产疑难问题上,各有各特点,你有你的巧思,我有我的土办法,即使自己的成果没有其他的科学、效果不好,由于受到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影响,也不想使用他人的创新成果。

局热冷却:部分成果研制人仅限于成果获奖,缺乏继续推广和应用成果的动力。使自己的创新成果的推广虎头蛇尾,但最终却是不了了之。另外主要是受制于成果本身的适用面和推广面的制约,一些成果适用范围小或只能是某一生产阶段使用,满足不了生产状况的变化需要。还有一些成果虽然能广泛用于生产,提高生产时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成果的操作程序繁琐,导致成果无法推广。

安全瓶颈:部分有创意、有构思的成果由于不具备人力、物力和设备水平,成果的成品加工质量不过关,很多安全质量不好鉴定,所以很多有立意的成果因技术不成熟或达不到而作罢,另外,推广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或是成果研制人自己解决不了,也不知道通过哪个渠道解决,延长了成果应用的周期,导致成果推广受阻。造成了只有“花”没有“果”。

资金短缺:据调查,相当一部分研制人没有明确的有关创新成果的专项使用费,成果的加工费用没有来源、成果制作推广的费用受到限制、成果的批量生产得不到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果的推广应用。

3 职工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建议

以上这些成果不能推广使用现象的产生,充分说明了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管理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也影响了职工创新工作的积极性。经过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制度不健全。

3.2 重大成果缺乏推广应用保障机制,缺乏对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服务意识和支持措施,研制人在推广成果时没有相关的机构给予相应支持,造成研制人有能力出成果却无能力将成果变效益的不良现象。

3.3 协调管理力度不够,部分单位和职工大局意识不强,缺乏谦虚好学的态度。

综上所述原因,虽然职工研制创新成果的积极性很高,但成果数量和成果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想更好地把职工研制出来的创新成果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3.1 严格制度化管理。从“研制开发—试验生产—投入试用—推广应用”整个转化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制定一整套严格的创新创效活动制度,在此基础上,采取目标责任制的方法,对成果推广的数量、质量、效果进行全程跟踪,做到有始有终,对于重大成果,要在成果报告、信息发布、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等关键环节重点加强管理,加强重大成果信息平台建设,扩大成果的影响,形成有利于成果推广应用的氛围。

3.3.2 实行项目化运作。目前职工主要是针对岗位中的难题研制能够直接解决生产难题的小革新,只是局部的改进型创新,一改再改,如此循环出现了很多重复性成果,通过成立职工创新项目导师团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创新课题研讨,针对单位生产普遍性的生产难题,进行公开招标,集人力、物力优势进行重点攻关,为职工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做到成熟一个、宣传一个、推广一个。也有目标性的使创新活动方向由小改小革型向科技术开发型转变,使创新活动实现科技含量与群众性、普及性的结合。

3.3.3 依托载体化推广。群团组织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推广活动让这些成果直接面向职工,走向生产,为成果展示推广搭建舞台。激发其推广成果的热情和信心,使职工创新创效成果从研制到推广应用进一步走向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创效研制成果
工程施工项目二次经营创效管理与实施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如何以巡察监督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创效能力
验收成果
创新创效 铸就高端园林绿化品质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创业创新创效的企业家 尽心尽职尽责的人大代表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