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2-21闫家乐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品牌意识品牌化生产者

文/闫家乐,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逐步走向市场化和现代化,但是其在销售的过程中,也显示了其发展的不足,故农产品营销策略在此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从农产品营销现状和营销对策来分析,以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有效的思路。

1 农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的市场营销意识淡薄

农产品的经营者主要是农民,其自身的素质不是很高,种植农产品的经验可能比较丰富,但是对宏观的市场研究,可能是一片空白,没有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农产品的生产者只根据自身的要求和农产品生长环境来看生产什么和计划的产量,而不是去关心市场正在的需要什么。

1.2 缺乏准确的产品定位和有效的市场细分

如今,市场上流动的农产品质量大多差不多,农产品的生产者对农产品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细分,只是盲目的看着什么赚钱生产什么,或者是传统农产是什么自己依旧经营什么,没有技术的创新和品种的革新,而产品一旦生产出来,产品肯能很难被市场消化。

1.3 不能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

当今,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获取的信息渠道依旧比较少,交通或者通讯手段比较落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互通有无,基础设施也相对较差,农产品生产者很难及时的获取有利的信息和可靠的信息。同时,农产品生产者保护意识比较差,面对多种信息不知道如何筛选,鉴别和判断,只能凭借主观的判断,获得的有可能是虚假的或者过时的信息。根本不能利用,一旦被生产者利用起来,可能最后对其有较大的经济利益损失。

1.4 市场营销策略运用不充分

农产品质量不高。由于农民在养殖、种植、加工等方面没有科学指导,很容易造成农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下等问题。普通产品多;高档产品少,优质产品少,深加工品种少,专用品种少

产品包装不受重视。农产品生产者很少注重产品的包装,大多数的农产品都是几十千克或上百千克放在一起,用塑料袋和麻袋包装。

品牌意识淡薄。农产品的生产者大多是农民,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惯性,基本上没有品牌意识,绝大多数农产品也都是没有品牌的。

价格上没有细分。许多农产品等级没有确切的划分,好坏一个价。对农产品定价缺乏市场分析和调研,经常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来制定产品的价格,用主观定价代替市场定价。

市场宣传力度不够。农产品生产者基本上不为产品做宣传,不重视产品促销。现在,我国许多农产品经营者仍遵循着“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固守市场。

重产品,轻流通。导致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农产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环节,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2 营销策略

2.1 建立品牌

农产品品牌策略主要包括品牌化策略和品牌归属决策。品牌化策略,即是否使用品牌。一般而言,由于农产品在基本效用与利益上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农产品的品牌化策略运用少于其他产品。随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意识不断深化,农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迅速,差别化产品不断涌现。这些都为农产品品牌化提供了市场机会。强化品牌意识,是标识农产品属性的有效方式。中国农产品品种繁多,有不少名优特产,使用品牌后可以吸引客户保护自身权益,便于订货与市场管理等。

2.2 确定包装和标签

农产品包装可以保护产品、便利运输、美化产品和促进销售。农产品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前者便于装卸和运输,后者便于消费。包装材料、技术、方法视不同农产品而定,中国制定有《粮食销售包装》、《棉花包装》、《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等国家标准,国际贸易中对外包装有统一标准要求。农产品销售包装在实用基础上还要注意造型与装潢,可以突出企业形象,也可以突出农产品本身,展示农产品的功用与优势,也可赋予农产品包装文化内涵,变换陈旧包装等。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农产品营销之中,农产品企业应当积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成局部市场竞争优势,推动特定农产品生产经营向规模化精益化发展。要实现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突破性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同时也需要农民群众的自身努力,创造出积极的创新创业环境,从根本上夯实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品牌意识品牌化生产者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2020德国iF设计奖
武定县己衣镇发展玫瑰茄产业的思考
“武术入奥”视阈下中国竞技武术发展思考
树立品牌意识持续提高高校学生公寓服务质量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基于农户利益视角的“农超对接”发展对策研究
主持人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