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

2019-12-21陈声涛贵州全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钢纤维通病现浇

文/陈声涛,贵州全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 导言

现浇混凝土在当前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施工单位应该深入分析各种质量通病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与治理措施,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

2 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简述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传统的施工技术无法符合现代化的建设需求,就此现浇混凝土施工出现在建设行业领域中。现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即在工程现场采用支模浇筑的施工模式,利用支模系统建立形成符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体。现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工程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道桥工程中,混凝土技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混凝土给道桥质量和建设水平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混凝土技术的质量与道桥整体性能有着紧密的联系。

3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3.1 现浇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够

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水泥质量不合格,或采用受潮、过期的水泥砂、石集料含泥量加大、级配不好,或杂物过多,选用的外加剂不合理,或者掺加量不当。第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准确称量各种原材料,忽视水灰比控制,随意加水而造成水灰比增大。第三,混凝土制备时,加料顺序不合理,没有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拌合均匀度。第四,混凝土强度未达到预期强度时,提前拆模,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到位。

3.2 现浇混凝土实体表面蜂窝

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实体表面蜂窝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者砂、石颗粒级配不达标、杂质过多等都会对混凝土最终成型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第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混凝土搅拌力度、时间控制不当,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孔洞的出现,同时如果振捣工作质量不高也会对混凝土成型造成不良影响。第三,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如果支模不牢固,在混凝土振捣时就会导致混凝土泥浆流失。第四,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不规范。

3.3 混凝土工程钢筋外露

钢筋混凝土施工建设过程中,其内部构件的保护层较为薄弱,钢筋和模板之间的贴合程度较为紧凑,一旦混凝土拆模操作中,现场施工人员作业不当,就极其容易导致道路桥梁混凝土工程表面出现钢筋外露的问题。

4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处理措施分析

4.1 重视加强钢纤维混凝土施工

要想确保现代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实际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在确保混凝土配制原材料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实际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制技术人员务必要格外重视钢纤维混凝土配制工作。钢纤维混凝土配制时,配制技术人员要特别重视水泥硬度的变化情况,务必要严格监管混凝土各类型原材料的搅拌配制工作,确保钢纤维分布匀称,严格要求配制技术人员全面按照先放置砂石、再放入钢纤维,最后再放入水泥和添加剂,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确保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

4.2 强化混凝土实体强度

第一,针对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够的成因,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预防。首先,在混凝土制备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检验,严格检查水泥的保质期;其次,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与颗粒级配,设计科学的配合比,保证原材料准确计量,严格按照规定顺序进行原材料的投放拌制,控制好搅拌时间,保证搅拌的均匀性;再次,选择适宜的外加剂,控制外加剂的掺入量,做好拆模与养护工作;最后,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做好混凝土试块的管理与养护工作。第二,当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够问题出现时,施工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治理。首先,采用非破损方法(超声波法、回弹仪法等)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检测,评估其与设计强度要求之间的差距;其次,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判定;最后,制定有效、可行的应急预案,进行补救。

4.3 确保现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把控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存在多种干扰因素,例如温度、湿度、人员技术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的重要因素,进而对浇筑效果形成不利。因此,为了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要大力加强质量监控工作,采取动态化质量监督模式,保证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控制和管理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具体浇筑时,需要对浇筑高度进行科学控制,根据情况在混凝土浇筑时增加串桶,依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浇筑,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孔洞现象。与此同时,浇筑中还需要加强温度控制,防止由于内外温差引起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养护也是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技术效果、避免结构开裂的一个有效措施,分析现浇混凝土的具体温度环境,从而制定完善的保温措施。

4.4 加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监控

在道桥混凝土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是关键工序之一,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其会对混凝土结构、形状、温度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这些问题还会造成现浇混凝土技术的最终质量,因此,实际建设过程中要强化预应力技术质量和加强技术监控。通过监测应变片的温度变化,测试预应力;并且,在现浇施工的前后分别检查应力值并进行对比,从而实现对现浇混凝土的形状、结构和性能进行有效监控,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以提升道桥混凝土浇筑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桥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控制十分关键,针对具体过程,需要从原材料控制、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浇筑过程控制等方面加强监管,掌握重点环节的技术要点,结合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有力保障道桥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水准。

猜你喜欢

钢纤维通病现浇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钢纤维石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既有钢纤维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的试验研究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