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检察职能助力非公经济发展

2019-12-20李向东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非公经济

关键词 检察职能 非公经济 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李向东,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155

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排名不断提升,说明国家政府致力于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市场,为非公经济发展构建了稳定基石。检察机关立足于国家法律监督职能,需要充分发挥出工作优势,助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检察工作理念的明确

(一)公平文明司法理念

在检察院工作开展时,需要不断规范工作人员的司法行为,落后理性、文明、公平的司法理念,不断加强人员自身职业建设。通过建设素质过硬的司法团队,以忠诚、团结的工作信念开展检察职能,提升检察院法律监督的能力。

(二)平等保护理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指导方针下,检察机关需要落实平等保护理念,坚持司法底线与原则。依法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法律平等保护,给予非公经济发展营造安全、平等的市场环境[1]。

(三)新时代发展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检察院需要落实国务院与最高检的指导方针,促进中国非公经济稳定发展,构建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检察职能的准确定位

(一)检察工作原则

1. 宽严相济司法原则

在对小微企业进行司法案件处理时,需要采取宽严相济的司法原则,严厉打击危害小微企业的金融诈骗等刑事犯罪,给予中小企业构建平等、安全、自由的法治环境。

2. 刑法谦抑原则

检察机关在对企业经济纠纷与金融犯罪界定,个人违法与企业违规界定,合法收益与非法盈利界定工作开展时,需要坚守罪刑法定与刑法谦抑原则,推动中国非公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 研判预警机制完善

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为非公经济提供合法服务时,需要基于社会经济治安,构建涉企犯罪的研判预警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可以发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为了充分发挥该机制优势,可以基于国家安全大数据,结合公安部门、工商单位等机构,综合全面分析涉企的数量、类型、变化趋势等,尽早做好司法预警工作。

如互联网传销组织和电信诈骗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严重损害了非公经济的公平发展,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损失,为此则需要对非公企业与消费者进行及时宣传,提高企业与消费者的预防意识,及时的通报涉企相关犯罪情况,将涉企犯罪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保证社会法治的和谐稳定[2]。

三、营商环境再提升助力非公经济发展对策

(一)法律保护营造企业安全感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福祉与生产力,为了提高非公企业的安全感,国家政府出台的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平等保护司法理念,保证了非公经济的安全发展。

在营造企业安全感时,仅依靠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从法律层面进行入手,营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推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法律适用统一工作落实。检察机关需要坚定不移的推动司法检察工作,不断完善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例如,在刑事立法领域相对于不同的法律主体,司法人员不能因为经济成分不同进而差异化处理。在对涉事企业问题处理时,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根据社会危害程度给予经济主体相应的司法处理,确保司法工作的权威性,提高非公经济主体的安全感。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稳定则需要法律制度进行保障。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公平平等的法治保护,让经济主体可以得到相等的政策待遇与统一的法律保护[3]。

(二)非公企业维权成本的降低

在非公经济发展中遇到经济纠纷时,需要通过维权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维权难的阻碍使得很多经济主体望而却步。如在非公经济企业发展时,自然人股东的权益会受到企业大股东的恶意吞并与排挤,严重损失了自然人合法企业权益,此时企业自然人则需要通过司法机关进行维权。当维权成本非常大时,企业自然人无法负担维权成本,进而成为了受害者。

为了助力非公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必须合法平等保护非公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在检察机关工作制度改革优化阶段,不断简化投诉步骤,降低企业维权成本,让小微企业可以得到司法保护,确保非公经济企业的合法权益。随着维权成本的下降与畅通投诉渠道的开设,市场营商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4]。

(三)平等保护原则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潜力

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实施下,极大的激发了非公经济市场活力,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都可以准许市场主体进入,且享有司法平等保护的基本权益。如在对外开放的行业与领域,外资企业与民间资本都可以自由进入。在对所有市场经济主体进行监督管理时,凡是直接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企业,都需要给予一定的司法处理。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内外资本与经济主体都可以依照负面清单开展相关投资活动。在负面清单的国家法律约束下,国企、外企、合资企业、民企等市场经济主体,可以在公平的市场进行竞争合作,推动了非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平等保护原则下,检察院需要履行对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工作的法律监督。因为非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强有力的国家司法保障,以构建平等自由的市场环境。在司法机构依法开展行政工作时,检察院需要落实行政监督与司法保护职能,杜绝职权的滥用,保证非公经济竞争发展的营商环境平等[5]。

在公有制与非公经济主体发展时,需要给予相同的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杜绝差异化对待,损害市场经济的营商环境。非公经济主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如用工难、融资难、税负重、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为了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需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将国家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工作全面落实。在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对税收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革优化,基于税收公平原则,合理科学的制定税收制度,缓解非公经济主体的税务压力。如对非公经济类型的科创企业,则进行了合理税收调整,以鼓励自然人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检察职能延伸提升营商环境

1.检察组合拳落实

在检察院工作职能落实时,需要开展“组合拳”的工作落实,通过将打击犯罪、预防犯罪与司法保护等工作高度统一,发挥出检察职能的价值。在对非公经济主体案件进行办理时,需要基于国家司法原则与案件危害性,公正公平的处理案件,为非公经济市场环境做出榜样。同时需要发挥出检察院的批捕职能与起诉职能,让检察院的职能得以合理延伸,发挥出该机关的工作优势。

在对非公经济刑事犯罪进行办理时,需要强化打击力度,保持常态化的高压打击态势,彻查职务犯罪、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案件的涉案人员,清除危害市场经济的毒瘤,为非公经济发展构建平等自由的竞争环境。

2. 服务发展理念树立

新时代下检察院的工作理念进行合理转化,突出工作职能的服务发展,助力于中国营商环境的再提升。为了提升检察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质量,可以构建驻企联络员机制,让相关的检察人员可以对辖区内所有非公经济主体进行信息摸底,并构建网络检企信息沟通平台,让企业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检察人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6]。

在服务发展中需要落实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定期召开非公企业联席会议,对相关企业进行“法律体检”,给予企业相关的法律建议,并及时处理企业的合法诉求,促进非公经济主体的有序发展。在对非公经济主体企业进行法律体检时,需要发挥出检察院档案查询工作价值,及时的查找相关企业的案底,确保企业遵守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法律法规。在检察院服务工作的落实下,为市场经济主体构建透明、公平、规范的营商环境。

四、结语

在非公经济发展阶段,为了构建更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出非公经济主体的创造力, 检察机关需要立足于檢察职能,创新相关工作,给予非公经济法律保障,提高非公经济的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晋城实践”[J].前进,2019(2):36-37.

[2]汪佳.产值从1000万元到120亿元,看“红色引擎”如何助力非公企业“加速”[J].当代党员,2019(12):39-40.

[3]姚咏梅.党建助力非公企业发展——专家学者探讨河南省鑫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建模式与发展[J].中外企业文化,2017(4):76-80.

[4]丁丹,邹莉.积极助力非公企业做好党建工作——旌阳区工商联党组参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查[J].四川统一战线,2018(8):28-29.

[5]陈捷,章鹤龄,杜曙华,曹勇,郭世明,黄新国,吴昊.助力非公企业书写人生华章——与到非公企业开展帮扶工作的选派干部面对面[J].江淮,2018(4):30-35.

[6]彭旻娇.以独特的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德阳市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J].四川统一战线,2018(2):12-13.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
发挥优势 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非公经济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新引擎”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钟祥:“百日攻坚行动”补党建短板
简述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
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之路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
黑龙江省非公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有创新——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