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八维度”攻坚深度贫困堡垒
2019-12-20蓝捷
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和1个工业园,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全红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扶贫攻坚片区县,赣州唯一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县,总人口111.9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5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6512户,贫困面广、程度深。今年来,于都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深度贫困村作为高质量脱贫摘帽的“先手棋”,坚持“八维度”攻坚深度贫困堡垒。目前37个深度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贫困群众脱贫指标基本达标,将于今年全部退出。
一、精准施策有深度
通过深入调研,于都县对37个深度贫困村分村摸底,因村施策,分别制定了各村的脱贫攻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差就抓什么,从资金投入、项目布局、民生保障、社会帮扶、乡风文明等方面组合发力,切实做到精准施策。如仙下乡龙溪村,整个村都处于海拔500多米的大山里,山高路陡、地形分散,基础设施欠账很大,行路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发展难等问题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于都县多方统筹资金,修建了一条宽4.5米的水泥路,修建了通往学校的便道,所有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全村2600多人彻底结束了肩挑手扛徒步上山的历史,现在的龙溪,路好走了,产业有了,上学方便了,村庄越来越漂亮了,从深度贫困村一跃成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二、问题整改全角度
坚持把“找问题”作为第一道程序,压实各级责任,统筹各方力量,严格对照脱貧退出核心指标,确保问题找准、找全。通过看遍每一栋房子、访遍每一户农户,全面排查出深度贫困村每一户农户的薄弱环节等情况。坚持边找边改、立说立行,做到共性问题面上改,个性问题点上改,举一反三全面改,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同时,加强常态化督导,重点关注深度贫困村,主要看问题有没有找全、查找的问题有没有整改。通过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以量变求质变,全面消灭脱贫攻坚的“死角”“盲区”,以问题整改助推高质量脱贫摘帽。
三、资金支持增力度
严格落实“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要求,明确深度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资金在各类村封顶资金(每村200万元+3000人以上每增1000人增50万元,通乡通村通组路和水利项目单列且实报实销)基础上再增加100万元,分村安排产业发展基金,明确了村集体、一般贫困户、特困户的入股比例和分红方式,确定了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投资机制,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做大做强本地种养产业的基础上,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到真入社真入股真产业真受益。2019年,县财政又安排专项资金,按各乡(镇)农村人口占比、建档立卡人口占比、村小组占比等综合因素分配,其中每个深度贫困村单独增加1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个案问题。截止目前,全县37个深度贫困村平均每个村的实际到位资金均超过了1000万元。
四、聚焦增收有准度
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重点聚焦“两业”助推困难群众增收发展,分村制定了深度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增收计划。一方面,扎实推进产业扶贫。针对产业薄弱的深度贫困村,坚持因村制宜,充分挖掘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作用,结合各村特色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在此基础上,围绕县内已较成熟的肉鸡养殖产业,以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为主体,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在产业薄弱的深度贫困村发展肉鸡养殖产业。另一方面,加大就业扶贫扶持。对建在深度贫困村给予就业扶贫车间房租水电补贴,力促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措施,切实提高了贫困户产业收入,引导了就业创收,助推高质量脱贫。
五、定点帮扶提高度
一是强化领导力量。在原挂点帮扶的基础上,每个深度贫困村新增1名县级四套班子领导挂点,特别贫困的村,市级增挂1名厅级领导。乡镇驻村领导必须是乡镇排位在前的年轻班子成员,为深度贫困村攻坚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夯实驻村力量。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必须3人以上,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长是近期符合提拨重用条件的优秀科级干部。根据市级统一安排,已新增24个市直部门为于都县深度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单位,真正做到最强支持、最强帮扶。三是凝聚社会力量。每个深度贫困村至少落实了1家帮扶企业,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挂点帮扶机制。目前,有8个厅级领导、34个县四套班子领导增挂深度贫困村,37个深度贫困村都有市级以上领导或单位挂点帮扶,进一步增强了深度贫困村的帮扶力量。
六、责任压实有硬度
将深度贫困村作为重点,强化督导、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县乡村脱贫攻坚十一类责任主体和“大村长”责任制下村内“九职人员”主要职责清单,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攻坚职责,并将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帮扶干部的重要任务,“大村长”定期上报在村履职情况,驻村工作队坚持住在村开展工作,帮扶干部坚持“谁帮扶谁负责”原则,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把脱贫攻坚责任传导到了基层最后一公里。
七、攻坚氛围提热度
坚持把浓厚深度贫困村攻坚氛围作为重中之重,常调度、常督促,营造了决战深度贫困的干事氛围。定期集中调度。以37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由各行业部门和各乡镇集体讨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持续高强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定期专题调度。召开现场调度会、行业扶贫周例会,选定3—5个行业扶贫工作,建立现场提问、集体研究、现场答复的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集中时间帮扶。大村长定期与乡镇驻片领导组织乡村干部或帮扶干部分组或分屋场召开户主会,宣传各种政策,听取群众诉求,开展感恩教育,发动群众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五净一规范、乡风文明等工作。
八、脱贫成效有亮度
经过几年的攻坚,于都县深度贫困村脱贫成效进一步凸显,主要体现在:一是减贫任务精准完成。围绕户脱贫“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于都县年初制定减贫计划,建立了收入激励机制,对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家庭奖励500元;利用光伏电站收益,设立鼓励贫困户自立更生脱贫、发展产业和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失能弱能深度贫困户等小微奖励补助,切实提高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户收入,目前37个深度贫困村已脱贫166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5%。二是村庄环境全面改善。对标贫困村退出指标,37个深度贫困村已于8月底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今年将与全县一并脱贫摘帽。一大批通村通组通户路、集中供水和低电压改造等项目落地建设,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缓解,村庄整体贫困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提升。三是精神扶贫成果丰硕,通过开展“五星创评”活动,村村设立“自强超市”,以适当物质激励贫困户,引导广大农户深度参与。实施反向约束机制,印发了《关于依法打击不孝顺老人违法行为的通告》,对反面典型进行曝光, 切实扭转社会风气。积极开展“连心连情促脱贫”、赣南新妇女运动、小手拉大手“移风易俗进万家”等乡风文明系列活动,极大地提振了农户精神面貌。
作者简介:蓝捷,中共于都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