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你了解多少
2019-12-20潘柏申
潘柏申
生活实例:
老唐刚退休不久,身体还算硬朗。几年前,老唐体检时测得空腹血糖6.3毫摩/升,医生叮嘱他要多关注血糖。近来,老伴发现他食量见长,却越发消瘦,便催促他去医院做检查。果然,经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老唐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
确诊为糖尿病以后,老唐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并坚持每天测指尖血糖3次。然而,每天扎手指不但疼,而且很麻烦。有一次,老唐听一位病友说,糖化血红蛋白也能监测血糖水平,只要每3个月抽1次血即可,十分方便。从此,老唐便“解放”了自己的手指。然而好景不长,还不到1个月,老唐便因突发昏迷被送到了医院,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化血红蛋白真的能代替每日的血糖监测吗?其实,老唐并不了解糖化血红蛋白。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缓慢、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随之升高。
糖化血紅蛋白主要用于评价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情况
由于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平均为60天。在红细胞死亡之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对稳定。因此,HbA1c是评价一段时间内(2~3个月)血糖水平的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容易受抽血时间、饮食、是否注射胰岛素等因素的影响,只能反映检测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是缓慢、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变化不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且一旦生成糖化血红蛋白,就不易分解。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更稳定。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对评估降糖疗效、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如果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眼、肾和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将降低25%。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降低1%,患白内障的可能性降低19%,患心衰的可能性降低16%,因血管疾病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众多,可能存在误差
HbA1c的检测方法包括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免疫技术等,不同水平实验室、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满足测定结果标准化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美国临床化学学会(AACC)分别成立了HbA1c标准化工作组,旨在建立参考检测系统,实现HbA1c检测结果的标准化。2002年,IFCC发布了检测HbA1c的参考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自2010年参与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实验室认证计划起,已连续六年成为NGSP 认证的一级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提出:如果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存在明显不一致,应考虑血红蛋白变异(如血红蛋白病)干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可能性。
糖化血红蛋白在部分人群中不适用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在以下人群中可能不准确:①因失血过多造成血红蛋白量降低,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低;②缺铁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高;③血红蛋白基因突变或异常血红蛋白,如地中海贫血、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④最近有输血史或有溶血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结果过低;⑤存在红细胞更新增速的情况,如镰状细胞病、妊娠(妊娠中期和晚期)、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等。
糖化血红蛋白不能替代日常血糖监测
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而言,尤其是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血糖就像“坐过山车”,波动很大,监测每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能及时反映当时的血糖情况,有利于医生根据血糖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延伸阅读
什么是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指将75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抽取空腹血标本后,于5分钟之内饮完葡萄糖水,然后在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时分别抽取血标本,检测血糖。
正常人的血糖值为:空腹血糖3.9~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介于7.8~11.1毫摩/升,为糖耐量减低;如果空腹血糖介于6.1~7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为空腹血糖受损。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糖尿病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