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定”问题 高考解析几何的常客

2019-12-20杨文金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定值化简抛物线

杨文金

解析几何中的“三定”是定值、定点、定线问题,“三定”问题仍是高考考试的重点与难点,该类问题知识综合性强,方法灵活,对同学们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因而成为了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以解答题形式考查,往往处在倒数第二题位置,起到拉开距离,选拔优生的目的.一般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考查定值、定点、定线问题,试题难度较大.定点、定值、定线问题都是探求“变中有不变的量”.因此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并处理此类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给出的综合信息,并注意挖掘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恰当适时地运用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到一般、相关点法、设而不求、换元、消元等基本思想方法.在解答这类问题过程中,既有探索性的历程,又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及复杂的运算,成为考查同学们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算求证能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体现了考试大纲中“重知识,更重能力”的指导思想.解析几何中基本的解题方法是使用代数方程的方法研究直线、曲线的某些几何性质,代数方程是解题的桥梁,要掌握一些解方程(组)的方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掌握使用韦达定理进行整体代入的解题方法;其次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函數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的应用.

一、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在解析几何中,有些几何量与参数无关,这就构成了定值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分析,在动点的“变”中寻求定值的“不变”性,一种思路是进行一般计算推理求出其结果,选定一个适合该题设的参变量,用题中已知量和参变量表示题中所涉及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再用韦达定理,点差法等导出所求定值关系所需要的表达式,并将其代入定值关系式,化简整理求出结果;另一种思路是通过考查极端位置,探索出“定值”是多少,用特殊探索法(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等)先确定出定值,揭开神秘的面纱,这样可将盲目的探索问题转化为有方向有目标的一般性证明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该问题涉及的几何形式转化为代数形式或三角形式,证明该式是恒定的.同时有许多定值问题,通过特殊探索法不但能够确定出定值,还可以为我们提供解题的线索.如果试题是客观题形式出现,特珠化方法往往比较奏效.

例1 (2018年高考北京理)已知抛物线C:y2=2px经过点P(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

(1)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设O为原点,QM=λQO,QN=μQO,求证:1λ+1μ为定值.

分析:(1)先确定p,再设直线方程,与抛物线联立,根据判别式大于零解得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PA,PB与y轴相交,舍去k=-3;(2)先设A(x1,y1),B(x2,y2),与抛物线联立,根据韦达定理可得x1+x2=-2k-4k2,x1x2=1k2.再由QM=λQO,QN=μQO得λ=1-yM,μ=1-yN,利用直线PA,PB的方程分别得点M,N的纵坐标,代入化简1λ+1μ可得结论.

解:(1)因为抛物线y2=2px经过点P(1,2),所以4=2p,解得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

由y2=4xy=kx+1得k2x2+(2k-4)x+1=0.

依题意Δ=(2k-4)2-4×k2×1>0,解得k<0或0

又PA,PB与y轴相交,故直线l不过点(1,-2).从而k≠-3.

所以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3,0)∪(0,1).

(2)设A(x1,y1),B(x2,y2).

由(1)知x1+x2=-2k-4k2,x1x2=1k2.

直线PA的方程为y-2=y1-2x1-1(x-1).

令x=0,yM=-y1+2x1-1+2=-kx1+1x1-1+2.

同理得点N的纵坐标为yN=-kx2+1x2-1+2.

由QM=λQO,QN=μQO,

得λ=1-yM,μ=1-yN.

所以1λ+1μ=11-yM+11-yN

=x1-1(k-1)x1+x2-1(k-1)x2

=1k-1·2x1x2-(x1+x2)x1x2=1k-1·2k2+2k-4k21k2

=2,

故1λ+1μ为定值.

点睛:定值问题通常是通过设参数或取特殊值来确定“定值”是多少,或者将该问题涉及的几何式转化为代数式或三角问题,证明该式是恒定的.定值问题同证明问题类似,在求定值之前已知该值的结果,因此求解时应设参数,运用推理,到最后必定参数统消,定值显现.

二、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

定点问题是动直线(或曲线)恒过某一定点的问题,一般方法是先将动直线(或曲线)用参数表示出来,再分析判断出其所过的定点.定点问题的难点是动直线(或曲线)的表示,一旦表示出来,其所过的定点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动直线(或曲线)中,参数的选择就至关重要.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题中用来联系已知量,未知量的垂直关系、中点关系、方程、不等式,然后将已知量,未知量代入上述关系,通过整理,变形转化为过定点的直线系、曲线系来解决.定点问题多以直线与圆锥曲线为背景,常与函数与方程、向量等知识交汇,形成了过定点问题的证明.难度较大.定点问题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量,那么就可以用变化的量表示问题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这些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不受变化的量所影响的一个点,就是要求的定点.化解这类问题难点的关键就是引进变的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一般是在一些动态事物(如动点、动直线、动弦、动角、动轨迹等)中,寻求某一个不变量——定点,这种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例2 如图,设点P是椭圆E:x24+y2=1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左,右顶点A,B).设直线PA,PB分别交直线l:x=103于点M,N.求证:以MN为直径的圆过x轴上的定点,请求出该定点.

思路:本题变化的几何元素有:动点P,M,N,动直线AP,BP及动圆.定点源自于动圆,动圆由M,N确定,引入参数表示出M,N的坐标,从而表示出动圆.

解析:(解法1)设kAP=k1,kBP=k2,P(x0,y0),

则AM:y=k1(x+2),M(103,163k1),

同理:N(103,43k2),

以MN为直径圆的方程为

(x-103)2+[y-(83k1+23k2)]2=(8k1-2k23)2

化简为

(x-103)2+y2-(163k1+43k2)y+649k1k2=0,

∵k1k2=y0x0+2·y0x0-2=y20x20-4=1-14x20x20-4=-14,

所以(x-103)2+y2-(163k1-13k1)y-169=0,

圓过x轴上定点,令y=0,则x=2,x=143,

即以MN为直径圆过定点为(2,0)和(143,0).

点睛:解法1从“变化的元素为动直线入手”,设直线AP,BP斜率分别为k1,k2,用参数k1,k2表示动圆方程;引导同学们思考“含有两个参变量的圆的方程恒成立问题”,关键是寻找两个参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此法中k1k2=-14,然后进行消元或者化简,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含有参数方程恒成立问题进行求解.

(解法2)设P(x0,y0),x0≠±2,

则AM:y=y0x0+2(x+2),yM=163·y0x0+2,

同理:yN=43·y0x0-2,

以MN为直径圆的方程为

(x-103)2+(y-163·y0x0+2)(y-43·y0x0-2)=0,

化简为(x-103)2+y2-(163·y0x0+2+43·y0x0-2)y+649y20x20-4=0,

又P(x0,y0)在椭圆上x204+y20=1,

故圆的方程(x-103)2+y2-(163·y0x0+2+43·y0x0-2)y-169=0,

圆过x轴上定点,令y=0,则x=2,x=143,

即以MN为直径圆过定点为(2,0)和(143,0).

点睛:解法2从“变化的元素为动点P(x0,y0)”入手,用参数x0,y0表示动圆方程;引导同学们思考“含有两个参变量的圆的方程恒成立问题”,关键是寻找两个参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此法中x204+y20=1,然后进行消元或者化简,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含有参数方程恒成立问题进行求解.

(解法3)设M(103,y1),N(103,y2),

由kAPkBP=-14,

即y1103+2·y2103-2=-14,y1y2=-169,

以MN为直径圆的方程为

(x-103)2+(y-y1)(y-y2)=0,

即(x-103)2+y2-(y1+y2)y-169=0.

令y=0,则x=2,x=143,

即以MN为直径圆过定点为(2,0)和(143,0).

点睛:解法3从“变化的元素为动点M(103,y1),N(103,y2)”入手,用参数y1,y2表示动圆的方程,引导同学们思考“含有两个参变量的圆的方程恒成立问题”,关键是寻找两个参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此法中y1y2=-169,然后进行消元或者化简,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含有参数方程恒成立问题进行求解.

(解法4)当P(0,1)时,M(103,83),N(103,-23),

圆方程为(x-103)2+(y-1)2=259,

令y=0,则x=2,x=143,

即以MN为直径圆过定点为T1(2,0)和T2(143,0).

再证明一般情况下成立即可.

由解法一知,M(103,163k1),N(103,43k2),

T1M·T1N=(43,163k1)·(43,43k2)

=169+649k1k2=169+649(-14)=0.

故以MN为直径圆是过定点T1(2,0),同理此圆过定点T2(143,0).

点睛:先通过特殊化找到定点,再证明一般下情况成立,此法也是特殊到一般的解法,即先找后证.

(解法5)以MN为直径圆过x轴上定点,设定点为T(t,0).

由解法三设M(103,y1),N(103,y2),得y1y2=-169,

由题意得TM·TN=0,(t-103)2+y1y2=0,

化简(t-103)2-169=0,

解得t=2或t=143,

即以MN为直径圆过定点为(2,0)和(143,0).

点睛:本解法紧扣“定点在x轴上”,直接设出定点T(t,0),解法自然,过程简明快捷.

引申:若去掉“过x轴上”,本题又如何思考?

点睛:本题运用前面四种解法即可,虽然解法五不可以直接应用,但从对称性可知,动圆所过定点必在x轴上.

定点问题,实际上就是恒成立问题,选设合理的参变量刻画动量是解决定点问题的前提条件.引导同学们思考“含有两个参变量的圆的方程恒成立问题”,关键是寻找两个参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进行消元或者化简,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含有参数方程恒成立问题进行求解.

定点问题的解题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设参数,用参数表示动曲线的方程,转化为含参方程恒成立问题;二是通过特殊位置先找后证.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化归思想,即转化思想,它能引导我们进行合理解题,快捷地寻找解题突破口,形成解题思路.

三、解析几何中的定线问题

定线问题是证明动点在定直线上,其实质是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所以所用的方法即为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如定义法、消参法、交轨法等.

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C(2,0)的直线与抛物线y2=4x相交于A,B两点,A(x1,y1),B(x2,y2).

(1)求证:y1y2为定值;

(2)是否存在平行于y轴的定直线被以AC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为定值?如果存在,求该直线方程和弦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设出过点C(2,0)的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未知数x,由根与系数关系可得y1y2=-8为定值;(2)先设存在直线l:x=a满足条件,求出以AC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弦长表达式

2r2-d2=-4(1-a)x1+8a-4a2,

由表达式可知,当a=1时,弦长为定值.

解:(1)(解法1)当直线AB垂直于x轴时,

y1=22,y2=-22,因此y1y2=-8(定值);

当直线AB不垂直于x轴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2),

由y=k(x-2)y2=4x得ky2-4y-8k=0,

∴y1y2=-8,

因此有y1y2=-8为定值.

(解法2)设直线AB的方程为my=x-2,

由my=x-2y2=4x得y2-4my-8=0,

∴y1y2=-8,因此有y1y2=-8为定值.

(2)设存在直线l:x=a满足条件,则AC的中点E(x1+22,y12),AC=(x1-2)2+y21,

因此以AC为直径的圆的半径

r=12AC=12(x1-2)2+y21=12x21+4,

又E点到直线x=a的距离d=|x1+22-a|,所以所截弦长为

2r2-d2=214(x21+4)-(x1+22-a)2=x21+4-(x1+2-2a)2=-4(1-a)x1+8a-4a2,当1-a=0即a=1時,弦长为定值2,这时直线方程为x=1.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难题;解决圆锥曲线定值定点方法一般有两种:(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点、定值、定线,再证明定点、定值、定线与变量无关;(2)直接计算、推理,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点、定值、定线.应注意到繁难的代数运算是此类问题的特点,设而不求方法、整体思想和消元的思想的运用可有效地简化运算.

猜你喜欢

定值化简抛物线
利用基本不等式破解最值问题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巧用焦点弦公式,妙解抛物线
例说几何定值的证明方法
与圆锥曲线定值问题交交手
两个有趣定值
让抛物线动起来吧,为运算量“瘦身”
一类特殊二次根式的化简
一道题目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