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水北调陕南水源地生态报告

2019-12-20

新西部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通水功成陕南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是汉江源头,一江清水从这里出发,行经陕南汉中、安康,抵湖北十堰,进入丹江口水库,再经河南、河北、天津,迢迢北上而至北京。

2014年的12月12日,南水北調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截至2019年7月,该工程已累计调水近268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22.66亿立方米,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饮水质量,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陕南三市是国家级连片经济贫困区,矿产资源却十分丰富,但是,为了南水北调,陕南整体被划入限制开发区,关停有可能带来污染、影响水质的化肥、冶金、矿产采选、黄姜、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安康市先后关停300多家污染企业,全市累计投入108亿元对汉江实施大规模综合整治,瀛湖被列为国家15个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湖泊之一。商洛市则将散居在水源地附近的农户集中安置,先后实施生态移民搬迁3268户12140人。

在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际,《新西部》杂志特别启动南水北调陕南水源地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记者采访团深入陕南三市,探访汉江、丹江流域生态保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水源地百姓为南水北调已经付出和即将付出的一切,并与相关领域专家一起,就水源地生态治理的现状和模式以及生态补偿的相关话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公布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指出“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特别强调,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对陕南三市人民来说,正是有了这种境界和担当,才有了“一江清水东流”的付出和贡献。2018年7月2日,安康市政府办公室收到来自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的感谢信。信中说,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受水区开辟了新的水源,对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毫无疑问,这样的感谢,陕南人民是受之无愧的!

猜你喜欢

通水功成陕南
剑麻花二首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一项合理化建议提案,通水电缆使用寿命延长10倍
尴尬的陕南
陕南民歌艺术生存状态分析与研究
关键路径法在AP1000泵房通水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
领导干部不能拿“功成不必在我”当挡箭牌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因素性不孕5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