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

2019-12-20陈东明赵严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2期
关键词:集群应用型维度

陈东明,赵严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显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高校半壁江山之多,而这些院校基本上都选择定位于应用型高校[1]。人才及办学经费不足、科研水平薄弱等是这些学校的通病,由此引发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应该进行学科建设以及怎样建设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是拥有硕士点的传统高校应该做的事情,应用型高校应专注专业建设;也有学者认为应用型高校应该下功夫先进行学科建设,然后再进行专业建设;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两手都要一起抓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本科高校的两大基础,一个体现办学质量,一个体现高校的生命力,应用型高校应在有限的资源内精准地让选定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协同发展,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提高应用型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1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需要学科建设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2],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学科建设注重科学研究,主要体现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我国国家标准(GB/T 1374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3]没有学科建设做基础,这些专业建设的目标很难实现。

1.1 学科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专业集群建设的基础

专业集群建设要求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紧密对接产业链上的职业岗位。随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供给与需求发生转变,专业人才培养很难再适应产业需求,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缺[4]。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培养服务地方的人才,就必须了解地方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以满足其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梳理出能力标准和对应的知识架构,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培养出满足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专业集群不是专业的简单拼凑,也不是杂乱无序,可以是依核心建群,也可以是依产业链建群[5]。不同专业之所以可以围绕产业链构成专业集群,核心在于同一专业集群中的专业之间存在学科关联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集群发展必须构筑学科平台[6]。目前高校里的专业很多是建立在以前学科基础上,知识的发展更多是对以往的延伸,对接地方产业链有所欠缺,因此在进行专业集群建设时,并不是所有的学校专业要囊括进专业集群,而是要结合实际,抓住特色,在人才、办学经费等紧缺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力量,建设优势专业、紧需专业。如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新乡市将大健康产业列入全市“两大一高”战略工程和“十三五规划”,致力构建“一个中心、三大园区”的大健康产业链,争创全省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 而我校定位的建设健康服务业大学与其高度匹配,学校依托学校医学优势学科,依此为核心,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业相关延伸、交叉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重点构建现代医疗服务、现代医疗装备与技术、生物医药、养老与康复、现代健康与医疗管理五大专业集群。

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专业发展需要学科做支撑,专业群建设依托于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建设。厦门大学编的《高等教育学》一书把专业解释为“ 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是按照教学规律遴选、剪裁、排列组合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学科知识。课程主要服务于人才培养,是按照教育学规律对学科知识的传播。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专业是由一系列的课程以一定的次序组织而成,而课程主要来源于学科知识。因此,没有学科做基础,专业(群)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1.2 学科建设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分水岭

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学科建设,而专科教育很少涉及。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掌握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和实践创新技能的应用性人才,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而专科教育主要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科为基础,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土壤,只有不断地进行学科创新研究,更新学科知识,才能对专业建设提供持续的知识源泉。从职能上看,专科教育以教学为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地方产业为主。从知识结构上看,专科教育侧重横向的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传统性本科教育侧重纵向的框架知识体系,强调课程整合、学科整合,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纵横结合,既要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也要注重学科及课程知识整合,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2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本科高校中,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没有形成良性的协同发展关系。传统本科高校注重学科建设而忽视专业建设,新建的本科高校注重专业建设而忽视学科建设,出现了“双轨制”现象,彼此之间愈走愈远,开始出现脱节现象。两者之间条块分割,壁垒化加剧,双方在团队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始出现独立性,导致学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复建设,无法形成良性支持,以至于不能共生共长,难以快速实现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思想认识不足

学科和专业的关系认识不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都属于新建学校,学科底蕴浅薄,认为很难追赶上传统本科高校,无法与之公平竞争,所以都想谋求新型之道路,以便快速形成气候,与传统本科高校并驾齐驱。鉴于教师职称评审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3类,因此,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纷纷定位于教学型大学,认为专业建设是关键,教师主要搞好教学即可,学科建设并不重要,殊不知没有学科建设做支撑,没有知识的创新源泉,又何来教好学,建好专业之说。即便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投入大量精力建设,但这也仅仅是辅助手段,目的还是在于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知识,进而服务于社会需求,因为社会行业产业最终需要的是专业知识来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专业建设主管在教学,学科建设主管在科研,两者没有形成良性协同。学科是专业的基础,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以科研促教学已经成为共识,但在实践中科研和教学往往会脱节。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在制定任务计划时出现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这对二级院系指导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二级院系层面,专业建设任务一般由各系负责,学科建设任务由教研室负责,而专业建设一般横跨几大学科,需要教研室之间配合完成,而教师编制主要放在教研室,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相对积极清晰,但在专业建设上却并不明朗,积极性亦不够。

2.3 制度环境不完善

教育体制没有突破高校围墙,不能很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条件。应用型本科新建高校存在人才、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形,这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工作量的要求下大部分时间会从事校内课堂教学活动,而真正从事于应用型学科研究和到行业企业实践研究的时间就会大量缩水。应用型高校对双师型人才要求较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到行业企业中去,就无法真正了解社会需求内涵,难以从事应用型研究进而解决行业企业之切实问题,又怎么能够培养出满足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从传统高校的研究生招聘而来,他们缺乏实践经验,甚至没有应用型研究的意识,必须尽可能地把教师投放到社会一线进行实战,才可能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胜任力。要想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必须先培养出双师型教师,这就需要高校的政策制度支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标准,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去改变成长,而现实并不乐观。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的路径

学科专业一体化是指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树立二者并重的理念,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根本,建立事实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三维一体”的评判标准,视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使二者协同发展。

3.1 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正确指明前进的方向。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是正道。高校领导必须摒弃之前重学科轻专业的理念[7],也要改正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重专业轻学科的认识,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及发展出发,正确动态的处理二者关系。二者并重不代表高校要全面撒网,投入相同的精力,而是结合自身实际,选取优势学科为核心,辐射相关学科建设,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专业集群,满足地方产业集群需要。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学科建设满足专业发展需求时,要大力探索专业发展;在专业建设受到学科水平限制时,要大力发展学科研究,使其适时动态的互促互融。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关键在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机融合[8]。

3.2 政策制度作为学科专业一体化的保障

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学校要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和权利。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专业建设,都必须要依靠教师完成。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等,都需要教师来落实。因此,在制定政策和制度的时候,要全盘考虑,统筹规划,让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融为一体,不可出现主管部门各自为政,不可出现制度看起来很完善,但是缺乏可操作性。教师要切实能从学校政策制度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能够将时间真正运用到实践研究和实践教学上,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3 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矩阵模型,探索项目积分制管理

改进传统管理体制,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模型,探索项目积分制管理模式。教师身兼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双重任务,又在专业和教研室双重领导体制中,事实证明这种管理体制并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潜力,调动教师积极性。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有自己的代表课程有利于教师发展,但教师的研究方向要立足于课程和行业产业实际需求,才能够胜任教师职业要求,学科专业一体化矩阵模型由此构建。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课程基本一致,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有序组合相关课程; 学科研究时对相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聚集(见图1)。

图1 学科专业一体化模型

学科专业一体化矩阵模型需要积分制管理方式保障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以院系和教研室划分,在进行项目合作时各单位都想当主持者,不想仅仅作为参与者,因为很多的考核机制对主持者有利,这就导致即便参与也是挂个名,很难让其齐心合作,项目结果大打折扣,校内资源很难高效整合。如果实行积分制管理,根据任务分工赋予其不同的分值,每个项目有教师依据其特长、分值大小以及任务难易程度自愿领取,个人考核时以分值计算,院系考核时以所属教师分值总和计算,这样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学科建设,都可以让校内优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3.4 建立“三维一体”的科学评判标准

以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为指导,建立事实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的“三维一体”科学评判标准。即在制定学校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事宜时,要实事求是,立足学校实际和地方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这个事实维度,如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关于双师型人才培养采取的挂职锻炼扶持等制度,给予教师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以校企合作单位为依托,使双师型培养成为现实,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 要立足于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这个价值维度,一切为了人才、一切依靠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人才培养事业向前推进;要立足于知行合一这个实践维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只有经过不断的调查实践,才能知道地方的行业企业现在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才能知道师资队伍等如何建设,最终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

应用型高校面对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必须另辟蹊径,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应用型高校需要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矩阵模型,探索项目积分制管理;以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为指导,建立事实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三维一体”的评判标准,做到思想指引、科学管理、标准评判系统化,最终实现应用型高校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集群应用型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