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2019-12-20白洁
白 洁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1 资料的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化疗患者1714例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年龄区间为21.32~87.56岁,平均年龄为57.28±1.65岁。
在此其中女患者784例,男患者930例。经检查证实:受试者均不存在认知障碍以及智力异常等现象,对于疼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水平。
1.2 方法
本实验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收治期间内的患者化疗资料开展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开展全面分析,同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情况
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情况
2.2 药物外渗危险因素发生情况
详细见表2。
表2 药物外渗危险因素发生情况
3 讨 论
化疗为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之一。经静脉输入为使用化疗药物的重要方法。在大剂量冲击、多次、反复使用化疗药所造成的机械性刺激,会造成一定不良反应。
3.1 化疗药物外渗的高危因素
(1)时间情况
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化疗药物或者输入时间较长等等情况,患者不适感强烈。更换体位相对频繁,很容易触碰到穿刺位置,引发外渗。
(2)由于患者对于化疗药物认识不够,缺少必要的用药安全防护举措。
(3)由于注射位置不合理或者在关节位置注射药物,患者很容易引发外渗。
(4)药理性因素
研究表明,化学药物外渗性损伤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和渗漏液剂型浓度水平、刺激水平有关联性。
(5)生理性因素
有一些患者血管弹性较差、且血流速度较慢,如果反复性穿刺,很容易造成血管受损。当快速推注化疗药物时,也会引发血管出现急性扩张等不良现象,进而引发药物液外渗。
(6)解剖因素
人体的手腕位置和手背分布了较多的肌腱以及神经。当发生外伤之后,会造成永久性损伤。而出现在肘窝位置的外渗则不易被发现。
3.2 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外渗相关护理
第一、马上停止输注化疗药物,并使用原针头对残留药液进行回抽处理。完成该项步骤之后,及时更换注射器。可以对患者静脉注射剂量为5ml的0.9%NS溶液加入5ml地塞米松。在此之后移出针头。
第二、当发生药液外渗24小时之内,应当对患者开展药物湿敷以及冰敷。
第三、上抬患者患肢。为了防止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到长期压迫,院内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的患肢上抬,处理时间为48小时。同时也要进行解毒剂对抗。
第四、合理使用解毒剂
院内医务人员应当在渗出位置皮下多点注射与之相应的解毒剂。
第五、如果患者疼痛剧烈,可以对其使用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进行局部封闭。
第六、合理降低局部红肿以及疼痛时间。在患者的局部可以早期使用外敷药物予以涂抹,比如说:美宝烧烫膏、西瓜霜、溃疡贴以及喜辽妥等等。
第七、倘若患者发生局部组织溃疡,可以邀请外科专家依照实际情况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
院内医务人员应当做好观察工作。一般情况之下,观察时间应当在十天以上。同时也要做好随访。
值得说明的是,院内方面也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力度,在对患者输注高刺激性药物时应当指派专人守护。倘若发生药液外渗现象,必须马上停止输液依照化疗药物外渗流程加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