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气虚弱型晚期胃癌患者中药口服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效果评价

2019-12-20汤红芳

关键词:口服证候胃癌

汤红芳 ,谢 薄

(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护理部,江苏 扬州 225000)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胃癌。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因胃癌死亡者约16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近1/4[1]。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时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而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失去根治的机会。晚期胃癌患者通常有恶病质,全身出现极度消瘦,出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导致患者出现纳差、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正气不足、气血阴阳亏损、脏腑虚损症状而出现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降低,生存期缩短[2]。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但临床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3]。六君子汤加减方是治疗脾气虚弱型晚期胃癌的祖国传统中药方剂特色疗法,经我院近10年的大量临床应用,高春林[4]、王珍[5]等文献报道充分验证了脾气虚弱型晚期胃癌服用六君子汤加减方的临床效果。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广泛开展了中医护理技术,特别是在辅助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态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对我院开展的脾气虚弱型晚期胃癌患者中药口服联合中医外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9年08月收治的4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纳入患者均经病理学、影像学且经中医分型确诊为脾气虚弱型晚期胃癌,纳入患者均为18~80岁,预计生存期≥2个月。排除合并失代偿期心、非、肾功能不全的基础病变及精神障碍者。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9.83±6.72)岁;病程5~19个月,平均病程为(13.13±3.14)个月;病理分型:粘液腺癌4例,管状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化细胞癌2例;TNM 分期:III 期11例,IV 期13例。观察组男15例,女9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60.34±6.25)岁;病程6~18个月,平均病程为(12.85±3.96)个月;病理分型:粘液腺癌5例,管状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化细胞癌1例;TNM 分期:III 期10例,IV 期14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方法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中药口服和对症护理:(1)中药口服:患者口服中药六君子汤加减方,药物剂量随症加减,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21 d为1个疗程,共2疗程。六君子汤的药物组成为:党参l0 g、焦白术10 g、云茯苓10 g、炙甘草6 g、广陈皮6 g、法半夏6 g。对存在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纳差、失眠、便秘、胃脘痛、出血、贫血、浮肿和腹水的患者,方中分别酌情加入对症中药。(2)对症护理:①为患者提供安静、清洁、温馨的住院环境,保证合适的温湿度;②做好患者症状护理,对情绪低落或者实施心理护理,劝导、安慰和鼓励患者,积极调整心态以配合治疗;③做好存在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症状患者的膳食护理,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温热、高蛋白、少渣、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清淡流质;低蛋白浮肿患者给予黄鳝、泥鳅、海参、甲鱼等高蛋白、易吸收食物[6];④做好疼痛护理,执行分阶梯止痛方案,减轻患者痛苦。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适度的适当、规律的有氧运动方案,如太极、八段锦等,低强度起,循序渐进。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中药口服和对症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技术:(1)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者:实施耳穴贴压,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耳廓的脾、胃、交感、神门、皮质下5个穴位及反应点,每日3~5次按压刺激穴位,每穴按压3~5 min,达到调中、和胃止呕功效[7]。(2)胃脘部疼痛:实施中药穴位贴敷法,取我院张晓春教授研制的消肿止痛配方(主要成分桂枝、延胡索、龙血竭、冰片等)贴于患者阿是穴,4~5穴为宜。每日贴敷1次,3d为1个疗程,起到消肿止痛作用[8]。(3)睡眠差和疲乏者:实施中药足浴、穴位按摩和艾灸法:①中药泡足选药,行中药足浴时温度设置在40℃~45℃,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足浴方选桂枝10 g、党参30 g、鲜姜9 g、黄芪30 g、白术15 g、茯苓15 g、灸甘草6 g,加入2000 mL水煎汁1000 mL冷至40℃使用[9]。②穴位按摩遵循子午流注时辰,每日择时(巳时、子时)开穴按摩,取患者头部和足部穴位,选穴:风池穴、足三里、三阴交和涌泉穴,自头部至足部,每穴按摩2~3 min,指法以循压法、压法、搓法、按法为主,力度由轻到重,至患者感觉感酸、胀、麻为宜,每天2次。可达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功效[10]。③依据“虚则补之”保命灼艾扶阳理论基础,选穴关元、气海、双侧足三里,以点燃的清艾条行雀啄灸法,每穴灸20min,每天1次,以达益气扶正功效[11]。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患者临床证候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将患者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消瘦、乏力、便秘及腹泻症状,按照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评为0、2、4、6分;(2)癌因性疲乏评分参照PFS量表评分标准[13],从整体、感觉、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评价和评定患者疲乏状况和主观疲劳感,量表共22项条目,每项0分(无疲乏)~10分(最严重),总分0~3分表示无疲乏或轻度疲乏;4~6分表示中度疲乏;≥7分表示重度疲乏;(3)生活质量评分应用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评分标准[14],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个数(率)表示,无序变量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证候中医症状积分、PFS和KP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证候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积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评分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PF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证候中医症状积分和KP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证候中医症状积分和KP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中医症状积分 t值 P值 KPS评分 t值 P值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4 20.92±2.92 12.93±2.74 -9.7753 <0.0001 79.62±7.61 89.24±5.84 -4.9130 <0.0001对照组 24 20.83±3.04 16.65±2.91 4.8660 <0.0001 80.03±7.58 84.84±6.26 2.3970 0.0207 t- 0.1046 -4.5595 -0.1870 2.5178 P- 0.9171 <0.0001 0.8525 0.0154

表2 两组患者癌因疲劳量表PF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癌因疲劳量表PFS评分比较(±s,分)

项目 干预前 t P 干预后 t P观察组(n=24)对照组(n=24) 观察组(n=24)对照组(n=24)整体 6.74±1.33 6.65±1.22 0.2443 0.8081 5.04±1.42 5.92±1.15 -2.3593 0.0226感觉 6.75±1.24 6.82±1.33 -0.1886 0.8512 5.19±1.24 5.94±1.29 -2.0534 0.0457情绪 6.68±1.35 6.54±1.58 0.3300 0.7429 5.24±1.27 6.23±1.09 -2.8979 0.0057认知 6.82±1.42 6.98±1.34 -0.4015 0.6899 5.14±1.27 6.19±1.27 -2.8640 0.0063行为 7.62±1.85 7.56±1.63 0.1192 0.9056 5.53±1.27 6.41±1.16 -2.5064 0.0158

3 讨 论

胃癌在中医上属于“噎隔”、“反胃”、“症瘕”、“积聚”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正气虚损、情志失调或邪毒入侵,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正气不足而引发毒聚、痰凝、血瘀,日久形成积块,进而引发胃癌[15]。

2018年最新的全球肿瘤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为止,全球估计有1819万癌症新增病例以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胃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分别占癌症总发病人口的5.7%和8.2%。目前,胃癌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排名靠前的恶性肿瘤疾病。

脾气虚弱型晚期胃癌多见纳少、腹胀、便溏、形体消瘦、疲乏、难寐等症状,而中医认为晚期胃癌病情以正虚为主,治疗则以补益为主、攻邪气为辅[16]。本研究纳入患者所服六君子汤加减由笔者所在肿瘤诊疗中心在我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胃癌毒邪论治重点研究室副主任张晓春教授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研制所得,在祖国传统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功效的六君子汤基础上,加入白花蛇舌草、白英、山慈菇、藤梨根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并根据患者临床证候进行加减,诸药配伍,优势互补,发挥协同作用。本研究观察组辅助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发挥显著调畅气机、湿浊得化、胃气和降、脾胃复健作用,促进舒经活络、益气养血功能,患者耐受性良好,毒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开展以来,得到临床高度认可与广泛应用。协同六君子加减口服,能显著促进肿瘤消退,减少不良反应和癌因性疲乏状况,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充分发挥了中医护理技术的特色和优势,值得临床信赖。

猜你喜欢

口服证候胃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