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中医综合护理与预后效果观察

2019-12-20张露露

关键词:心室收缩压实验组

张露露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快速心房颤动在老年人中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发病时会伴随快速的心房颤动,并且其快速心室率持续时间久,严重时会引起晕厥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80例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13±4.89)岁。实验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85±5.0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控制患者用药及饮食。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护理,通过情感护理、中药服用以及外敷、针灸等方式进行。患者出现心情郁闷、烦躁悲伤等情绪皆会影响心房颤动的速率,因此需要定期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其抒发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中医处方药,叮嘱患者早饭前半小时及晚饭后半小时按量服用;自制一定比例特制的中药药饼,在患者心俞穴、涌泉穴等穴位进行外敷,用胶带将其固定防止脱落;在患者入眠前对其交感、耳部等部位进行按摩或针刺[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数,测量心室率,统计患者的满意程度,不满意为评分低于60,一般满意为评分60~80,非常满意为评分80~100,将一般满意与非常满意相加计算总体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通过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均用[n,%]表示,通过c²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对比

根据数据可知,使用中医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者心室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对比(±s)

组别 n 心室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对照组 40 95.96±6.47 123.42±10.72 87.24±4.65实验组 40 80.73±4.28 108.37±20.48 70.64±5.42 t/12.14 4.11 14.74 P/<0.05 <0.05 <0.05

3 讨 论

快速型心房颤动的病情极易反复,并且难以根治,常规护理方法较为难以,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医综合护理的方式更加多样、系统、全面,利于患者由内而外的调理和平衡机体,从而做到更加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的预后效果[2]。

根据研究可知,实验组对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及心室率的抑制作用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综合护理通过中医辨证的方法将患者进行分类,将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及心虚胆怯型,根据不同类型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护理工作。通过中药服用调理患者体内气血,患者患者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失眠梦多、阵发性心痛等因快速型心房颤动引起的不良反应,利用乳香、黄连、川芎、酸枣仁等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药饼对患者进行外敷,乳香具有消肿生肌的作用,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作用,川芎可帮助患者解郁通达、祛风止痛,酸枣仁能够帮助患者宁心安神、养心补肝,帮助患者用更温和的方式调养身体,降低对身体及器官功能的损害。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护理在快速型心房颤动的护理中达到理想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室收缩压实验组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