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高校学生组织服务青年学生的实践与探究

2019-12-20张雪竹王迁迁郭方轶杨星月陈树志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校学生问卷

张雪竹 王迁迁 郭方轶 杨星月 陈树志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基于时代发展要求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制定办法》等一系列关于高校学生组织建设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文件,在学生会是以服务同学为宗旨的理念背景下,根据调查及相关数据,分析高校学生组织目前服务开展状况,学生对服务的需求和开展服务改革的探究。为了相关的调研更具实际性、全面性和具体性,为深入成都市高校学生组织服务青年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在读和毕业的高校学生群体中进行抽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形式,对在校学生群体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20份,有效调查问卷200份。发放回收率为91.67%,有效问卷率83.33%。其中,男生55份,女生145份;参与调查的大一学生76人,大二学生83人,大三学生37人,大四及以上学生4人。在调查人群中,91%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学生组织,9%的同学没有参加过学生组织。为保证调查问卷结果能够尽可能的反映学生真实想法和感受,问卷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一、成都高校学生组织服务现状

本次调查未参与学生组织的同学中,11.11%的同学对目前学生组织的服务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7.78%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44.51%的同学认为一般满意,16.6%的同学认为不满意。据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对于目前学生组织的青年服务工作属于满意层次,但仍有少部分同学对于目前学生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太满意。对学生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看法中,33.3%的同学认为学生服务者工作态度不认真,44.44%的同学认为学生活动宣传不到位,61.11%的同学认为学生组织机制流程过于复杂、学生活动内容吸引力不够,除上述的不足之处外,还有3%的同学表示学生工作其他方面还有待改进。

二、高校学生对学生组织的服务有多样化的需求

学生组织是由学生自愿组成的,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群众组织。学生组织有多种形式,职责也各不相同。在对学生组织角色的认知上,77.78%的同学认为学生组织的服务应以学生权益维护为主,66.67%的同学认为学生组织的服务应以提供学术文化活动、文体娱乐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为主,77.78%的同学认为学生组织的服务应以提供社会实践活动为主。

在高校内,同学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也希望通过第二课堂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做到全面发展。从我们对高校在读学生群体中的抽样调查数据看,61.11%的同学希望在学生活动中开阔视野,锻炼思维;77.78%的同学希望学生组织的服务工作可以丰富课余活动;44.44%的同学希望学生组织可以维护自身权益;61.11%同学希望在学生活动中能够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和增强社会实践能力;22.22%的同学希望学生组织的部分活动对自身其他方面也应有所帮助。可从数据看出,大部分同学希望通过学生组织开展的服务工作得到思维能力,社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和提升,部分同学希望学生组织可以维护学生权益。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对学生组织的服务存在着多样化需求。

三、高校学生组织开展服务的探索

同学对学生组织的服务工作存在的多样化需求,是学生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开展服务的动力。通过调查数据,在对学生组织主要职能的看法上,83.5%的同学认为学生组织应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工作的一些难题,65.3%的同学认为学生组织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74.1%的同学认为学生组织的职能是组织学生娱乐活动,12.09%的同学表示有其他看法。从此可以看出,学生组织的职能多样,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加强学生组织内部建设可以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学生组织是维护学生权益的主力军,其所组织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视野与锻炼思维。学生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服务内容供给不足,服务保障力度不够,组织宣传的力度不够,机制运行不够完善,学校领导与老师支持力度不够,缺乏资金支持等。据调查,高校学生对高校学生组织的需求主要在于希望其更好地维护学生权益、注重学术文化活动、文体娱乐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与加强社会实践。

四、改进措施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组织的服务能力成为当今学生组织发展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改进:

(一)规范学生组织的选拔机制,制定合理有序的选拔考核制度,引入更贴切组织发展的多样化人才,提高学生组织中学生的服务意识。

(二)丰富服务内容,将第二课堂活动与社会实践课、专业实习等结合起来与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组织提供服务的质量。其次,学生会要切实担负起学生维权工作的任务,架起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整合现有的维权资源,能“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

(三)创新管理模式,激发青年学生参与热情。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打造品牌精品项目,开展有利学生在成长中身心受益的学生创优的活动。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高校学生问卷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问卷网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