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险学课程实践创新探索

2019-12-20谭红叶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保险学校企课程

谭红叶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保险的认识和需求也日益增加,造就了保险行业的飞速发展。1980年我国的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到2011年已实现了1.43万亿的保费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此外,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普及,也使得保险市场更加多元化且充满创新,包括电子保单、网络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平台、保险类APP移动终端等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传统的面对面销售和理赔方式现在都能够直接在互联网上完成。而当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进步更使得保险业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国内高等保险教育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迫切需要关注市场的不断变化与挑战,不断探索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保险人才。

保险学这门社会科学本身除了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外,还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时代性,需要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但由于学时限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以及尚未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等诸多原因,当前高校的保险学教学与相关实务存在明显脱节。因此,除了基础的理论教学,保险学的实践教学必不可少。高校应结合市场发展与行业现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

为了加强保险学的实践教学,不少高校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形式来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当前校企合作的开展确实取得了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但由于管理的不到位,缺乏频繁交流,创新较少以及推动力度不够等原因,校企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且合作内容较为单一,以定期送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为主,缺乏更深层次多元化的活动交流。为了使校企合作在促进保险学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加强管理、积极创新、深化合作,推动互联网+时代下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险学课程实践教学创新改革,具体举措如下:

一、企业实务直播

通过直播的形式给学生上课,年青一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大大提升。教师通过进入校外实践基地,给学生直播展示保险公司员工上班打卡、开晨会、进行业务销售、与客户签订保险合约、处理理赔的场景,让学生在教室里也能实时体验企业的工作状态以及员工所展现的职业素养。在直播中,学生还可以实时发送弹幕留言进行提问,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与困惑。

二、课程视频资源共享

高校给学生进行保险学知识的讲授,保险公司也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高校的理论教学更胜一筹,知识体系完备,保险本质与原理讲解透彻,但在实际应用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感知方面存在一定薄弱之处。公司内的培训则完全注重实务应用,功利性较强,缺乏对问题根本的分析与认知,着眼于短期应用而不利于长远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与保险公司应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共享课程视频资源,高校教师与企业讲师合作开展教学,促进理论知识与市场应用的融合。

三、学生员工组队参赛

以赛促学是很多校外实践基地开展过的活动之一。在以赛促学活动过程中,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局限于企业对比赛进行资金赞助、比赛选拔出来的获奖学生去企业实习,并未在更广的资源层面以及更深层次的人员交流方面进行挖掘和利用。事实上,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可以产生很多好的创意与思路,并应用到企业的商业环境中去。因此,在组织比赛时,可以采用在线组队的形式,鼓励学生与在职员工共同参与组成团队,实现知识技能互补,相互促进。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在职员工学习如何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切身体会当前保险市场上的最新动态与发展。

四、保险企业APP连接课堂

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APP软件,如平安人寿、保险师、e宝帐等。软件中的真实保险产品以及投保、理赔流程为保险学课堂提供很好的教学资源和素材。通过结合APP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各种险种类别以及市场资讯和视频,并掌握险种选择、续保流程等实用技巧。除此之外,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开发保险知识普及系列小课程,便于APP客户对保险知识的了解。因为课程涉及的是面向大众的基础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可以由学生来录制视频。学生在讲授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企业也可以节省成本,且学生的身份更容易引起大众的亲切感与信任感,增强潜在客户的购买意愿。

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险学实践教学创新的推行和实施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准备与支持。第一、学校提供政策与经费支持。例如教师去企业开展直播教学,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规范不一样,有赖于学校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此外,各项合作过程中耗费了企业和教师的大量精力与资源,这些都需要有学校的经费支持。第二、学校相关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前做好规划,包括课程的进度以及教学大纲设计,哪些章节需要利用企业教学资源,需要开展多少实践学时等,都要提前做好统筹安排。第三、学校需要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良好的关系,事先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定期进行沟通,互相交流观点与意见,并建立分歧争端解决机制,做好长期合作的准备。

猜你喜欢

保险学校企课程
“新财经”改革背景下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
“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保险学课程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保险学: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