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商业化资产

(东南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得也更加频繁,为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解决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问题,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负责处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经历几次政策性剥离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逐渐成熟起来。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火热发展,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业务、经营方式及经营功能也有了深刻的变化。

一、资产管理公司的建设背景和目的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但资金自由流动也助长了投机行为,甚至产生货币恶意攻击,国际风险增加,四大国有银行也因此承受了巨额的不良贷款。同时,我国为鼓励金融业的兴起与成熟,逐步将企业的融资方式由国家分配转移到银行贷款,由于企业的低效资金预估,也出现了投资膨胀、重复建设问题,实体经济下滑,难以偿还前期所借的贷款,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损坏商业银行稳健性及安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于1990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负责处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四家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资产。

二、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过程

(一)政策性经营时期

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其经营目标是按照国家政策,接收处置商业银行打包的不良贷款,帮助其达到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使国有银行能够成功上市。第一次剥离不良贷款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使用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的再贴现贷款以及商业银行发债带来的资金,采取不打折扣的方式收购不良资产,并在经济恢复和上升期间,发掘不良贷款的资产价值。帮助商业银行恢复正常经营的同时,缓解金融体系中非系统性风险的扩散,帮助金融机构健康正常运营。

(二)商业化转型时期

2002年以后,国内经济再次经历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许多行业再次经历了投资膨胀或者是经济发展过热的现象,经营不善导致这部分贷款成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这批不良贷款的收购,四大主要使用资金仍来自中央银行的再贴现贷款,部分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的发债资金,资产包售出采取打折或公开拍卖方式,拥有了一定的主动权。第二轮的资产剥离,也是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经营向商业化经营的转折点。

(三)商业化经营时期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这些政策性资产处置的任务后并没有被解散,而是开始向商业化发展。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率先完成改制,标志着四大资产公司向商业化迈进了实质性一步。2016年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上市,标志着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从原来的政策性国有独资金融机构转变为商业化股份制金融机构。商业化收购条件下,资产包的出卖也采取了商业化的公开竞标拍卖的方式,并且中央银行不再对其进行拨款,接收不良资产包的资金也变成了资产管理公司本身所拥有的资金和来自商业银行的借款。

三、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困境

(一)战略方向不明晰,没有形成核心的业务优势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盲目向金融全牌照进军,却忽略了业务范围的界定。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其经营范围主要在于:借助国家赋予其独特的专业优势以及法律地位,采取各种金融方式来收购和处置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当然同时也向债务企业提供一些财务或者法律的咨询服务,而自从转型以来,四大国有银行将自己的业务拓宽到了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各个方面,以达到增加收入渠道的目的。虽然业务发展规模扩大,收入来源渠道增加,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的业务优势,战略方向不明晰,难以保证利润收入。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也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这同发展速度极其迅猛的业务是非常不匹配的。

(二)创新能力不足,设计产品标准化程度偏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产管理公司一直都是在国家政策以及机构的安排下经营各项业务,在构建了全牌照的业务经营范围后,处理起多项业务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已经掌握了多种方法,但是在涉及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其他金融业务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与特点。从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收入也可以看出,不良资产处理带来的收入明显趋于稳定,而金融服务与投资业务的收入则呈现陡增或陡降的趋势,金融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并不突出,各项产品的吸引力以及影响力还远远不如国际上的成熟产品。

(三)企业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较为落后

虽然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已建立起较为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但是在落实中与实际现代化管理体制仍有差距。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摩根大通相比来看,摩根大通通过合并同类型的企业,减少行业内不必要的竞争,降低运行成本,达到利润扩增的目的,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运行体制,创造了独属于自己企业文化的各项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安排各个部门的职能,提升运作效率。对比而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还停留在职能制组织结构上,没有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部门,办事效率不够高,业务审批烦琐,与现代金融企业高效便捷的特点不符,在运行效率上远落后于摩根大通这类成熟的金融控股集团。此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员工一部分是从原来的国有企业中调转而来的,工作年限长、居于退休边缘的老员工;另一部分是刚刚离开校园不久,缺乏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新员工。相对于国际上几家成熟的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员工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还有思想观念都有一定的差距。

四、针对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着力发展不良资产收购的主业优势

资产管理公司经历了数轮不良资产处置之后,积累了众多的资源与经验,拥有极大的潜力。资产管理公司应着眼于当前政府支持的问题导向型行业,将不良贷款业务的合作作为主要业务目标,重点关注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技术。比如,日本对本国帮助处理不良资产的机构进行了整理与回收,韩国积极采用了并购重组、再融资以及基金运营等先进的方式。目前来看,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仍具有开拓空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应积极发挥金融全牌照的身份,加强对各个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基金等企业的不良资产的处置作用,形成自己的业务优势。

(二)依据金融环境创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考虑金融脱媒不断深化,客户资产管理需求不断扩大的行业背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应在合规合法前提下,推动投资收益、资产管理以及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不断扩充企业内部的资金、项目以及产品资源,并积极寻找大型金融机构平台,将表内资源与表外的杠杆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推出适合客户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将这些业务发展为公司常态业务,充分发挥自身经营特色,增强资产管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协同运作全牌照金融企业服务体系

企业的管理体制需要员工去发展、去维护,为形成全牌照的金融体系,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首先需要培养和引进人才,增加人才库,保证公司平衡发展;其次形成完善的用人机制,优化人力结构,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经历了跨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政策性经营业务,按照国家的政策来接收和处理不良资产,到开始研讨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努力契合金融体系的市场规律,到现在发展成为正规全面商业化的金融控股集团。虽然由于体制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仍存在诸如创新性以及标准化不足的缺陷,但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金融市场的推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商业化资产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