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特色的文化馆建设研究

2019-12-20陈孟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馆民族建设

陈孟

(海伦市文化馆,黑龙江 海伦 152300)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在古时候地域之间因地形等因素人们无法互相解接触,这就形成了各地大相径庭的地域文化,例如东北地区的渔猎文化,江南的茶文化,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等。地域特色扮演的可以说是一个地区"代言人"角色,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有利于地区间文化的融合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一、建设地方文化馆的意义

根据我国的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馆是大力在建设的事业,各地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建设的有自身特点的文化馆则尤为突出,这些文化馆有些普通文化馆的职能和功用,即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和关注青少年成长粉。除此之外还兼顾着振兴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意义深远。

二、现有地方文化馆的现状及不足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大,海岸线长,地形有高山大海,有湖泊丘陵,更有高原雪山,在古时候,因地形因素,这些地区可能无法互通,故而这些地区的地域文化无法传播互通,使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被人们熟知,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陆续颁布了新的政策,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馆便应运而生了,文化馆是各地群众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虽然说能够传播国家和党的大政方针,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参与者的体验感;组织活动不完善,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没能很好地利用科技手段,建成现代化文化馆,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员和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网络文化馆,不能调动全民的精神积极性;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没能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自身特点和地域特征建立特殊环节,让本地居民和前来游玩的游客有耳目一新的体验。

三、如何基于地域特色建设好文化馆

(一)做好文化馆的地域性特色,最直观的就是要从整体风格上协调一致。因为即使作为该地区的常住居民也不一定对于该地区的历史很熟知,所以文化馆也应该做出相应的科普和解释工作,在初期建设时要考虑到根据地域特征调整设计装修风格,例如东北地区的文化馆可以单独开辟出一片区域,建成小院、火炕等有标志性的物件。西北地区的文化馆可以准备简易的窑洞造型,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建模型。因我国南北跨度很大,民俗等风格不一,在做民俗文化介绍时应注意区分。

(二)做好文化馆的地域性建设在注重宣传该地的突出地域性文化的同时应注意到兼顾民族习惯,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任何一项地方文化事业只有兼顾和尊重了各个民族的特点和习惯才能长足发展,例如游牧民族的游牧传统,藏区的生活习惯和回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尤其在多民族聚居区文化馆的首要任务就是向不同民族的同胞普及民族知识,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大家了解不用民族的不同习俗,以此推动文化馆的建设。

(三)文化馆应注意举办文化活动时,对于展品的保护,尤其是一些有地域特性或年代久远的展品,另外应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来自民间的,经历了长时间沉淀和一代又一代人们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文化馆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前来做表演,一方面做了艺术传承,一方面帮助人民群众了解了文化及文化产物的由来。

(四)文化馆的建设不能囿于一隅,应该放眼广大的天地,现如今网络发展迅速,文化馆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可以与附近地区的文化馆联合做一个"大文化区"计划,联合宣传地域文化,这样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福利,也让远在异地的人们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实实在在做到了弘扬地区文化。

(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文化馆作为一个宣传文化的机构,最应该提升的就是服务,馆内工作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培训,一来提升个人文化艺术素质,二来提升服务意识,第三应培训工作人员的地域文化保护意识,对于该地区风土人情和民族传统的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馆的各类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猜你喜欢

文化馆民族建设
我们的民族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多元民族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