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企财务管理优化措施

2019-12-20周红玲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一带一带一路

周红玲

(苏州市相城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1)

一、前言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企的管理工作要更加详细,也要更加有方法,有举措。在国企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比较可行的优化措施。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国企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战略行动,事关国计民生。国企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其财务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也关系到“一带一路”发展成效。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国企财务管理必要性的探究,是很有意义的课题。在国企参与“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通常会面临着财务信息不对称、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资金运作受到阻碍等问题,很难发挥出国企优势,因此,在国企参与“一带一路”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表现,更是提升企业经营运作能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资金运作受阻碍

在“一带一路”开拓过程中,国企参与发展,参与相关业务,就会面临着很大的金融需求,需要有很多的资金进行支撑。从国内实际情况而言,国企相对私企和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具有更重的负担,比如在人工成本、员工福利、社会责任、纳税等方面相比而言,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一旦要求去拓展市场,融资条件也就更加严苛。同时,收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很多项目容易中途停滞,这也影响到企业财务资金的使用。在我国,国企申报项目比较复杂,面临的流程较多,比如在融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层领导的审核和审批签字,每一个层级都不能有延误或者是返工,否则就容易通篇推倒重来,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如果缺乏很专业的金融及融资人才,很多项目资金及融资过程就很难易得到落实推进。而从财政口径上申请资金补助,同样会面临很多的条件和限制。因为各种原因所存在的坏账死账一时间很难以得到高效解决。

(二)财务管理监管机制不到位

国企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比如财务监管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完善,存在财务漏洞及风险等问题。虽然现阶段政府对国企进行严格的财务审计,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资金情况进行专业的审核查看,但目前而言,存在着人少企业多的情况,很难以做到经常性,定期对各大国企进行严苛审计。每个国企所存在的形式、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形式各异,依存关系复杂,监管体制的适用就很难奏效。在企业全面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项目多,资金使用量大,传统的财务监督方式就更加难以奏效,对国企财务风险的评估更加困难,潜藏风险难以及时发现,监管的实效性有待提升。

(三)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国企参与“一带一路”过程中,面临着人多、事多、项目多的情况,但其财务系统中,人员成分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转岗、培训、自学等方式,进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从其他非财务管理岗位从事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工作业务能力不高,业务水平不精,在具体的财务工作管理过程中,缺乏严谨性和逻辑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疏于学习,对最新的财会法规掌握不牢,认识不清,难以解决最新的财务问题。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控

在国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会面临到走出国门的情况,这就会面临较大的国际市场货币风险。这就需要国企能够专业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国际外汇市场,不断优化货币签约方式,实现货币收付安全。同时,要确保收付款、借款要能够做到币种一致,如此加强对外币风险的防控,就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外汇波动而造成国企的损失或者是利润下降。比如,可以在进行合作之前或者过程中,特别约定计价货币汇率波动超出约定幅度的情况,要能够提出合力的弥补或者补偿措施。从而让国企能够最大范围的降低损失。在此基础上,要合力的利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手段,比如远期利率协议、期货合约等,通过科学严谨的分析判断,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外汇损失和风险,提升了财务管控水平。

(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和管理

在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要进一步严格强化对企业财务情况的监管审计工作。要进一步明确监事会、董事会的职责,完善企业财务监管机制。全面依法对国企的财务情况进行科学严管,全流程的防控国企财务腐败和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要全面构建和完善国企的财务监管机制和奖惩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实时督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化解相关风险。同时,要通过奖惩措施,对财务管理工作贡献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提升其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要将财务监管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定期、巡察等方式,对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多维度监督,消除财务管理“黑洞”和“真空”。同时,可以加强会计事务所、审计所等合作,引入第三方的力量对企业财务信息情况进行监督审核。

(三)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制度。要做好国有企业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核对工作,采用定期、不定期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企业库存现金进行管理;二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和平台,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和分析、存储,充分体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集中性、有效性。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企业的业务分布更加宽泛,为此要充分运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全面地反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链,实现财务资源、数据的整合和链接,体现出财务数据、信息、核算、管理相对集中的理念,较好地实现对财务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管理,有效把握国际业务动态信息。

(四)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在国企中,要全面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专业的培训,要将财务风险的特点和类型弄清楚,将财务管理常用的方法弄明白。同时,要在国企参与“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将企业内部建立科学严谨,务实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强化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全面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实效性。要进一步健全国企治理模式,严明财务财务监管职责,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实行多重监督方式,从而杜绝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漏洞。同时,要多措并举,全面降低国企的负债率,要将主营业务和辅助业务相分离,将优势资产和非优势资产相互剥离,从而培育出明星增长点,以强带弱,突出优势资源和主营业务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的规避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减少了矛盾纠纷。

(五)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一方面,要督促财务管理人员强化学习培训。认真学习最新财经法规制度,夯实业务基础,提升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从财务软件的使用到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到,都需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提升自我职业修养,养成严谨细致、客观的工作作风,提升逻辑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强责任感,勇于担当,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企财务管理优化工作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企财务管理优化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建议,能够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