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战略成本管理问题

2019-12-20于静淼刘晶晶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于静淼 刘晶晶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一、引言

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必须重视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水平。文章首先阐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其次分析了我国在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后产生的诸多问题,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战略成本管理是从企业战略高度将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战略成本管理,它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将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不是为了增加利润机械地降低某个会计期间的成本,而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方法系统地控制企业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总成本。相比传统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更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

三、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主观能动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加剧了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成为企业增强实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多数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还在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还停留在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上,没有将成本控制提升到战略水平,没有意识到战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战略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对战略成本管理取得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者对此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战略成本管理无法在企业中成功开展,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信息技术

目前,国外很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系统得到发展与完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企业效益。我国很多企业采用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都是参考国内外大型企业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和方法,但是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生搬硬套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很难匹配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现状,同时,我国企业正在实施的战略成本控制方法比较落后,科学信息技术不发达,整个成本管理系统不完善,这给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带来很多挑战。

(三)企业成本管理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产品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正确利用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重视每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可有效降低企业总成本。过分注重生产成本的分析,忽略产品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是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出现的问题。产品售后服务水平是顾客评价产品好与否的重要标准,倘若产品的售后服务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顾客忠诚度、企业信誉度,导致企业流失市场资源,得不偿失,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利益,短视长远发展

当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中过度关注企业短期成本的降低,仅考虑当期成本对当期的影响,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短期成本,达到短期的效益要求,耗费了大量资源,这样,企业虽然降低了某个会计期间的成本,但无法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导致企业整体效益无法提高。过度重视企业的短期效益是企业成长链的一个缺口,片面提高企业短期效益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企业参与成本管理的部门不全面,缺少积极性

战略成本管理应是企业各部门全都参与进行的一项全局性的成本管理工作,其成本管理对象应涵盖产品的设计、研发、采购、销售、售后等环节,不单单只是对财务核算上的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负责全部的成本核算工作,而与战略成本管理密切相关的采购部、销售部等部门却很少参与其中,因此财务人员并不能完全掌握产品研发、采购、销售等环节的具体情况,这种成本分析缺少科学性。同时,公司各部门员工只重视工作带给自身的效益,缺少对公司战略规划的参与,缺乏参与积极性。

四、针对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增强战略成本意识

在当前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下,陈旧的成本管理理念已无法给企业创造高额利润,企业管理者应摒弃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强化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同时,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应注意强化员工集体观念,深刻领悟战略成本管理对集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选择成本管理实施方案时,应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前提,选择对企业长远发展有意义的成本管理方案。

(二)改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科学的战略成本管理办法和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总成本,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模式选择时,应从企业自身真实的成本管理和经营状况出发选择适宜企业发展且与企业总体战略发展规划相匹配的成本管理模式,优化和调整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直至与企业发展步调相适应,切忌盲目生搬硬套。同时,也应注重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推进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化的进程,有效的信息系统可降低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成本,这有利于企业构建价值链,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三)加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财务指标是企业经营状况的说明书,非财务指标的变化同样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企业不光要注重财务指标的变化,还应重视非财务指标的变化。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应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产品售后服务环节,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信誉度,增强品牌意识,为维护市场资源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四)充分发挥各部门协同作用,鼓励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工作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企业管理者应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不同部门的协同作用,实现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企业应对员工做好战略成本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对相关规划政策做好专业培训,鼓励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工作,使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吸引高端人才

和谐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标志,良好的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助力。企业应重视内部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营造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需要高端专业人才的参与,而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吸引这些优秀人才的重要条件,一支优秀的团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比拟的帮助。

五、结语

实施战略成本控制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市场地位的必然选择。科学合理的战略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实现企业总战略的有效工具。企业在进行战略成本控制时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选择适宜企业长远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完善成本管理系统,创新信息技术,降低企业总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战略成本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战略
战略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