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思路研究

2019-12-20何宏波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转型

何宏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大数据、信息化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是方方面面的,但是企业财务管理和数据强大的关联性还是让其区别于其他管理职能,而被大数据、信息化影响得更为全面。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在预测分析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需要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历史数据、同时和市场部门一起一起研究市场,将市场信息变成信息化数据,精准地对销售、利润、成本、资金等进行预测,同时在企业内部做好基础数据的共享,提供共享的空间和环境。预测分析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另一个重要职能为构建决策分析模型,对企业经营效率带来的关键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方便企业进行决策分析。或许资源后,在企业的后续经营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做好数据的收集,同时进行动态复盘,提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点。在单项企业经营活动结束之后,财务管理必须做好历史数据的分析,为后续经营决策做好数据信息的积淀。纵观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链条中的作用,数据信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对其带来的影响,如何才能利用好大数据的时代背景,解决财务管理大数据的积累和共享的难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大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研究

(一)让大规模数据收集成为可能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沉淀下来的历史数据,企业开拓市场需要的市场数据都会急剧扩大,对企业财务工作者来说,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就会变得非常烦琐。但是随着信息化,以及大数据收集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收集财务信息的手段变得更为丰富,收集的效率也更快,为企业进行快速决策提供了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将企业财务工作者从基础数据的细碎中脱离出来,投入到更多的决策分析工作中去。

(二)财务信息与管理信息融合性增强

大数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没有大数据技术的以前,财务信息与管理信息基本处于脱节的环节,由于收集整理人员所处专业的不同,在收集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专业偏向性,这就为后期融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大数据的到来,让信息更大程度上摆脱人员专业性的限制,进行底层匹配,让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数据,得以更好匹配。

(三)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大数据为企业收集整理基础数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职称,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面对海量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如何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摆脱自身专业性的限制,为企业挖掘出更为有效的决策信息,是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

(四)对企业财务信息准确性提出了挑战

海量数据带来了信息全的优点之余,也必然会有信息准确性的缺失,如何在保障信息全的情况下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保障企业经营决策所依赖的是真实准确的数据,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大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挑战。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研究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财务工作从基础的财务核算开始,到现在需要更多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撑,这是财务工作重要性的体现,也是财务工作者不被AI代替的工作真正价值所在,但是财务管理的转变如何单纯从内部开始,这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用信息化的手段,促使其尽快转变职能,更多接触业务,转变为围绕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支撑职能,正是大数据带来的转变。传统的财务工作集中于事后信息的归集,无法真正保障各业务单位的实际业务运营过程。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需要把信息技术引入财务管理中,削弱重复性作业对人工的依赖,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节约日益增加的人工成本,降低财务信息的错误率与滞后性。在这种数据流的分析下,业务和财务实现了同步融合,同时,通过把数据运用到全面预算和成本管理中,真正实现了财务管理的精准控制。信息化的传递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企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因此,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职能的竞争力,企业迫切需要进行财务职能的转型。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思路

(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具体而言,包含三个方面:其一,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转变工作方式、管理模式,要主动去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将大数据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来,具体而言,要结合大数据的方式,构建企业财务信息新的模型,要将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结合,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用信息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其二,要彻底梳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构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确保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全责明确、分工合理,清晰界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全责范围,从而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其三,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的财务预算,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加强同行业企业数据的对比,搭建更为合理的企业预算模型,保障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制度

一般情况下,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企业财务管理索要处理和面对的信息会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这一点在一些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显得更为明显。所以往往我们会看到很多企业随着规模的增长,也伴随着出现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但是一旦信息失真,这就对了企业后续的投资决策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企业进一步扩张,陷入到一种不良循环之中,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初衷,就是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业务制度,以及依赖目前大数据背景所带来的智能化的手段,构建云计算数据共享中心,使企业能够统一核算费用、审批以及绩效管理。同时由于企业财务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导致的信息失真和传递滞后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且降低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营运成本和财务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财务共享精细化、科学化的依托下,企业财务能够真正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与决策执行,从而实现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

(三)更大范围应用信息化大数据财务管理系统

信息化大数据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财务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工作。应用信息化大数据财务管理系统后,财务部门能够及时收集到财务预算、资金、成本等多方面的数据信息,建立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将财务单据、影像资料利用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收集、整理,与其他有权限的部门分享、交流,实现数据信息的预处理、自动转化,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备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二是,数据与信息的分析应用。使用信息化大数据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对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按照逻辑进行排练、组合和类型划分;可以应用预处理技术、抽取技术、采集技术,对各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归类输入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中,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整合、交换。三是,数据与信息的查询与应用。在采集、归类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大数据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按照使用需求,将相关数据调取出来,用于制定会计决策、财务报表等。企业管理者、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可以按照使用权限,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访问和调取。大数据财务管理系统应做好安全防护,防范企业内部数据被损害、被盗取。

(四)构建适合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环境

企业财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管理者就能解决的事情。财务信息化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依托于企业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环境。具体来说,包括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企业文化、资金保证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信息化财务转型需要从上到下积极开展,由于原有的惯性,执行员工并不会对信息化财务转型抱有过多的热情,这时需要管理层进行信息化理念的传递,使执行人员真正理解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在管理层的引领下,构建起能够推动企业信息化落实的企业文化,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信息化财务转型的重要性,最好使各员工把自身的利益与信息化财务转型相联系,更加主动地接受和落实信息化的普及。此外,应建立信息化财务转型的专项资金,因为信息化的落实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云计算、财务共享等信息化方式的落实,带来企业更为彻底的财务管理转型。

总体而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以及财务管理工作者思想的转变,同时更为积极主动去拥抱新技术,增强自身对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同时更深层次参与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去。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转型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转型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沣芝转型记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