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019-12-20刘翼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工程造价阶段

刘翼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更加重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固的地位。而保持市场地位稳固的关键之一则在于要确保建筑企业具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效益。因而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以保障项目经济效益出发,优化现有管理模式,彰显管理成效。

一、建筑造价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合同源头把控不到位

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会体现在各个环节之中,其中合同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源头,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都存在合同远源头把控不到位的现象。由于合同管控不到位,就会导致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无法有效履行。且对合同进行管理,还需要关注合同的签订管理,若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合同内容遗漏,同时还会出现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且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若在进行合同源头把控时,没有针对投资成本进行详细的条款描述,就会导致在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时无法及时地进行资金调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成本管理核算不严谨

建筑造价管理需要关注工程成本,工程成本构成较为复杂,包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设备成本、人工成本等,对每一项成本都要进行严格的核算与管理。而对实际的工程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工程人员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情况并不乐观。体现在建筑材料成本管理上,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对材料采购的科学规划,且没有对市场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导致选择的材料性价比不高,加大了工程投入。而在对其他成本要素进行管理时,缺乏合理的成本管控计划,且在成本核算环节做得不到位,出现漏项等问题,工作不严谨,致使工程利润受损。

(三)工程成本预算不准确

建筑工程在投资决策阶段,就要关注工程预算。要在造价管理的最初阶段就进行预算的合理编制,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而在大部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在预算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力等方面。导致工程成本预算编制不科学的主要原因在于造价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施工现场考察,没有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对预算方案进行编制,因而缺乏针对性。且在编制预算时,由于没有对市场行情进行充分考察,导致材料等采购价格较高,因而会增加成本投入。对于预算执行而言,则主要在于成本控制人员责任感低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预算制定不利情况。

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一)做好设计阶段的预算工作

从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开始造价管控工作。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工程设计质量,要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使设计人员具备优良的成本把控理念,要确保设计出的工程方案兼具质量效益以经济效益。在设计环节,造价控制人员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基于此,可以对施工图纸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掌握,从而能够促使编制出的预算更加能够符合规范化与适应工程的要求。基于成本优化控制原则,在设计阶段建筑企业可推行竞争和招标机制,比对各个方案综合效益,同时关注方案中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的完备性,确保为工程预算方案的顺利执行提供支撑。

(二)严格控制施工阶段造价

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施工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核心。针对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造价管控人员要具备较高的造价追溯意识,找到可能影响施工阶段造价的各个要素,包括材料要素、机械设备要素、技术要素以及施工人员要素等。基于材料成本,在控制时,要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采购前的市场调研到采购计划的制定,都要严格的控制材料用量与价钱。对施工机械设备造价进行控制,对于特大型的机械设备,可以采取租用的方式。对于日常的施工机械设备,则要合理确定用量,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避免出现较多的材料故障处理费用。对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最主要的则在于精简人员,并对施工技术进行更新,采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施工流程,减少工程成本投入。

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还需要关注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的控制。工程施工出现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而一旦出现工程变更,就会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基于此,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应联合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同把控变更情况,若出现变更,则要共同商讨,对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进行调整。此外,还要严格地进行工程变更签证管理,并做好变更记录,为后期的工程验收提供参考。

(三)做好审计工作

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离不开造价审计工作。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审计,要考虑到可能影响工程项目审计的因素,确保审计质量。要根据国家要求的造价审计规范进行造价审计,包括材料数量以及价格、人员数量以及价格等,良好的审计结果是后期结算的重要依据。

(四)做好竣工后的审核工作

当建筑工程进行到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则要提高警惕,更加重视造价管理。工程结算有一系列标准流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与质量验收人员相联合,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结算。在进工程结算时,要对分项工程进行结算,确保每一个分项工程都不存在较大的造价偏差。若出现较大的造价偏差,则要进行原因探寻,并进行及时调整,确保预算执行成效。

三、结语

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建筑企业作为行业中的基础构成,需要高度重视造价管控工作,以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在进行造价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认清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做好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造价管控,通过上述策略,可以将工作造价控制在工程要求范围内。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工程造价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工程造价之旅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