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2019-12-20谭明添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资信账款信用

谭明添

(广州广钢金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81)

一、引言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信用销售逐步兴起和发展,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而企业也因赊销(信用销售)业务而形成了应收账款。不少企业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无法收回而面临损失,甚至引起财务状况恶化。本文从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应收账款特征、如何有效实行应收账款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一)内控失效,资信管理不到位

销售业务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很多企业将销售摆在生产经营的首要位置,追求短期利益,使得销售部门极其强势,容易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对客户资信把关不严,在源头上放大了坏账的风险。

(二)内部混乱,管理职责不清

赊销形成应收账款后,有些企业未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追收责任主体不明确,同时对追收工作缺乏检查、考核和监督。

(三)长期挂账,追收效果不佳

部分企业出现应收账款长期多年挂账,有多种原因,例如:经办责任人调动或离职、债权档案资料不齐全、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甚至债务单位已清算或关闭注销,而企业可选择追收的办法不多,或者追收需付出的成本过高。

三、应收账款特征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1]。

销售业务从资金回笼时间角度来进行划分,可分为现销业务和赊销业务。现销业务,常见于小额零售,垄断行业或竞争力极强、供不应求的产品。赊销则是企业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基于企业间的互信,采用信用销售的业务。对企业而言,赊销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企业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降低企业存货,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但坏处则是:赊销业务会形成应收账款,意味着企业的资金无偿被客户占用,同时应收账款会产生收账费用等持有成本,也会有形成坏账的风险。

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属流动资产,其流动性仅次于货币资金。流动性越强,意味着可变现的速度越快,同时也意味着面临损失的风险越高。

四、如何有效实行应收账款管理

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应按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分别实施。

(一)事前管理

从业务源头(事前)开始把好赊销环节,往往能够降低大部分的坏账风险,故企业需建立赊销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结合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赊销管理制度。

1、确定赊销原则

(1)重要性原则。企业应明确哪些客户可以进行赊销,设定的标准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企业类型(有限责任/股份制)、企业性质(国有/民营)、注册时间、注册资本等。

(2)限额限期原则。企业应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赊销期限予以明确和限制。

(3)事前审批原则。企业应设立赊销业务的事前审批程序,明确赊销业务需事前审批,设置好审批流程和有权审批岗位,审批岗位的设置要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4)风险可控原则。企业应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程度确定本企业赊销业务的最高额度,设定的额度标准可包括但不限于:占净资产的比例、占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等。

2、客户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

开展客户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是必要的工作步骤,主要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方面内容。

(1)资信调查。资信调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纳税信用等级、银行信用评级、年度中介机构审计报告、涉诉信息等资料,以掌握客户资产状况和生产经营等相关信息。必要时可借助独立的、第三方权威中介信用评级机构的数据库对客户信息进行查验。在开展较大金额的赊销业务时,应进行穿透性测试以及进行实地走访查验确认资信。

(2)资信档案管理。信用管理部门(岗位)负责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资信进行复核和评估,履行客户赊销信用额度和期限的审批流程报批手续。按审批结果,负责客户赊销额度及期限的登记备案,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每月进行资信信息的更新维护。没有对客户资信实行动态跟踪,是常见的产生坏账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资信是变化的,事实上没有客户一开始就是想赖账的。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往往会有具体的迹象表现,判断标准可参考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分类指导原则》中的关注类、次级类和可疑类借款人的参考特征,进行综合评估。

3、监督检查

企业应当建立对赊销业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赊销业务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信用管理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信用管理与销售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赊销额度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赊销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或未经审批的行为。

(3)赊销额度的后续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对客户的资信状况是否实行动态跟踪。

(二)事中管理

赊销业务形成应收账款后,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登记应收账款的主要信息,落实好追收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好应收账款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合同、送货单、验收记录、结算单和双方对账确认记录等;追收责任人岗位调整或变动的,必须要做好交接手续。对不能按赊销合同期限及时还款的客户,无论金额大小,在款项结清前均不得再次办理赊销业务。

(三)事后管理

应收账款回款后,财务部门应及时登记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并与业务部门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对于已逾期的应收账款要应立即停止与该客户的业务活动,即时分析原因,切记“逾期越长,收回可能性越低”的原则,视情况果断采取止损措施。对出现逾期还款或拖欠款项的客户,应列入黑名单管理,原则上今后不再开展赊销业务。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应通过提起财产保全、法律诉讼、债务重组等必要程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管理好应收账款,安全及时回笼资金,是保障企业健康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猜你喜欢

资信账款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怎样让班级管理更出色
青岛市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市场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