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0王莹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账目现象资产

王莹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财政局,辽宁 葫芦岛 125200)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来说是指使用的时间在一年以上,事业单位人员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之内的,并在使用过程中,与原有物质形态相差不大的资产,通常单位价值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的时常在一年以上的也计入固定资产管理的核算中去。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深入改革,,添置各类办公设备是必然的,固定资产的总额也会随之的增加,新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改,但有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存在了非常多的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解决问题的出现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不够规范

现阶段,事业单位也在随着经济大环境在不断的改革当中,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是无章可循。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各项制度,在管理上比较随意,会给后期的管理带来一些不便,1、固定资产的外借上没有书面的借出手续,导致固定资产又去无回,大量的流失,2、事业单位的有些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非常长,已经超出了标准,应该作为报废地处理了,但是由于报废的不够及时,在不断地反映在账面上,这就会出现实际与账目不符的现象,影响了固定资产的清查,3、最后在固定资产添置上不够清楚,主要表现在:有主管单位以下级单位的名义购买固定资产,且记入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账目,而下级单位并不了解情况,并且从未使用过该固定资产,一些事业单位对收缴的或没收的固定资产没有如实的上缴,直接私自收入自己囊中,单位对与这样的事情没有进行跟踪管理,最后以形成账外资产进行处理,有的单位更是两头挂账,种种都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规范的制度所造成,这对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上不够合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现在出现了短缺与闲置并存现象,这种现象非常的严重。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一直以来在固定资产的购买上,都是由财政直接拨款,事业单位需要进行申请,提交有关的文件,但是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于对固定资产购置上不够重视,财政预算编制合理,在购置的过程中只是看中经费的使用情况,对于如果使用使用年限,和什么时候购置固定资产并没有合理的建议和整体的规划,在采购过程中总是盲目的采购,往往只从本部门需要出发,单位内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固定资产的使用没有合理流动和调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都是由领导直接分配,权力过于集中,对于一些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的购置,领导们也没有进行开会商讨和研究,在购置上不够公开透明,太过于随意,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不够合理,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会降低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信息不真实

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所限,固定资产的数量比较多,年头也比较久,可能会出现实际数额和账目不符的现象发生。导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只关心金额的数值,账目上体现了资金的流出,但是库存账上并没有体现固定资产的增加,总是出现错记或漏记的现象发生。有些固定资产在记录在册的时候,由于步骤不规范,登记方式没有标准可言,太过随意,计量不规范,时间一久,就会出现账目和实际数量的混乱,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再加上账务处理不及时,有些超过年限的固定资产长年的挂账。有些固定资产早就已经超出了规定的报销年限,这些已经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及时的清理,被堆放在库房当中,在账务处理上也不做清晰处理,已房改的房屋不按时调减资产,造成账目与实物不一致。无法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这样单位管理者也不能够随时了解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而导致管理上的混乱。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成因

(一)事业单位的内部因素

首先是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在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配备上不科学,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其次是固定资产管理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都是由其他部门进行监管,由于不是科班专业出身,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效果的提高。再加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管理上一定会出现一定的漏洞,使得资产账务不符。最后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完善的考评制度,对资产效用进行客观评价,导致资产被随意地占用,资产的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权责划分不明,一旦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

(二)事业单位的外部因素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也有特有的方法,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不当,导致总是出现挂账的现象发生,长此以往,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越来越大,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偏差。其次是管理体制不合理,事业单位由于管理职责界定不清,造成管理体制长期缺位。最后是管理执法不严。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规定,国有资产流失要负法律责任,但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说明大多数人没有收到法律的制裁。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办法

我国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比较大,资产分布比较分散,在家需要管理的内容比较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报表的统计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不仅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下,最为主要的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变化,随着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办公的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采用计算机管理固定资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资产管理中,首先要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把单位内容所具有的资产都了解清楚,做到账实相符,其次是设定好报表的格式,并且能够按照要求填写,建立好准确的库存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整理分类,并且将其进行编号,并根据品名设置目录方便核对和查找。

(二)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

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一定要进行整体的整合,单位在申请购置固定资产之前,一定要有关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对接和商讨,根据固定资产的存量以及每年部门预算情况,拟定出需要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内容和数目,制定合理的购置计划,经单位领导在做集体研究,向财政部门进行申请,待批准后才能够购买,并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对应当列入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必须按政府采购流程采购。此外财政部门和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对事业单位内部长期闲置或者超标准的固定资产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可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调配,避免固定资产浪费和重置的现象发生。

(三)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所有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更好的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然的,第一步就是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固定资产在借出和归还的时候能够有纸质的记录,保管账与实物一致。然后就是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加强明细算,在固定资产进行增减的过程中要及时入账,彻底地杜绝账实不符的现象发生,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进行约束,建立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度,确保固定资产能够用在合理的地方,最后严格固定资产清查制度,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抽查,最后就是对损害固定资产的人员进行责任的追究,对于情节严重者,构成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坚决杜绝占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现象发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所以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大背景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经济与日俱增,事业单位也不能落后,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在自身的单位着手,以实际的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地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并且能够及时地加以解决,为事业单位的深入进步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后盾,为事业单位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出一份力。

猜你喜欢

账目现象资产
算盘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收入(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猜谜语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