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扶贫的浙江省生态农业电商发展与推广研究

2019-12-20陈亚萍严兴尧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农副产品生态农业农户

陈亚萍 严兴尧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69)

一、制约农业电商发展的因素

随着农业电商板块的增加,农业电商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一)物流制约农业电商的发展。我国生鲜类产品损耗高达20%-30%,生鲜在运输过程中的要求和成本都高于其他产品,农村对生鲜农产品的储存能力低。在我们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村个体农户由于其保鲜技术未受到科学的培训依然采取着如地窖加稻草等保存方式,在物流上也呈现出较强差异的或高或低水平。对农作物储藏与运输能力的限制导致过高损耗的产生,必然增加成本的同时削弱了农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

(二)专业化电商人才缺乏。农村的普通农户在新型电商的学习上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知识体系,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弱。多样化的电商平台更新迅速,消费者对电商平台较强的反应速度与接受程度均不利于农业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与推广,当下消费者更为关注的售后服务也难以及时跟进。

(三)农产品缺乏标准化。农产品具有小散弱等特点,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动不足导致农产品在经营销售过程中的品牌化缺乏统一的标准。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受到强有力的考验。农产品在产销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自然条件的作用,使得农产品在生产中缺乏一定的标准化。除此之外,多数不发达农村在发展农村电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以及各种新型电商平台在多样化的市场里盲目扩张,使得运营环境变差,以及农业电商的持续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多样化试错发展形势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电商的发展。以上问题在制约农业电商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电子商务对扶贫的推进。

二、如何推动农业扶贫与电商发展

项目组基于精准扶贫与生态农业,在浙江省选取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供销社,旨在对生态农副产品生产环节、农副产品营销环节、农副产品物流环节以及附加生态产业上利用现代科技与网络技术提出创新并推广适应当下发展的新型电商之路:

(一)点对点精准扶贫。对于面临霜降、台风、大雨等自然灾害不得不临时大面积收割农作物而导致销售困难等问题,采取电商平台推广、线上对线下的O2O交易销售模式,帮助有需要的农户宣传售卖等。一方面起到公益扶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公益宣传的目的。

(二)电商平台的开发。对浙江省生态农业的电商模式进行创新,包括开发出新的适销对路的生态农副产品和设计出新型营销网络平台。如大型的农副产品综合性线上交易市场以及农副产品线上商店,利用这种模式,通过和农场主、个体农户之间直接签订货源采购合同,降低中间转销价格和成本,从农户直接进货,省去其中的中转过程,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电商之路中衍生出生态农业新的流通模式和培育新的地标性品牌。以地标品牌将个体农户相互联结成组织,更好的帮助农户打开销路。利用现代科技合理改善物流体系,进一步推进流通与生产方式,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入市场,达到大大缩短农副产品流通周期的目的。

(四)土地使用权的优化。主要有农户土地资源自愿外包投资再分配,迎合现代网络世纪新居民的生活方式,如开展农家乐、生态农林自采、校企合作农学合一教学等新型农商发展模式。

(五)农产品溯源推广。互联网+生产的实用性最高的电商销售路线的推广,利用物联网对生产源头的控制、利用RFID技术对产品流通过程的把握、利用潮流软件对附加服务的跟进等,实现对农副产品品质的控制,获取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进一步的扩大市场。

(六)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政府加强乡村互联网技术基础的建设和网络设施的铺盖,提高农村的电脑配置比率,为发展电商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农村地区开设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旨在向农场主、个体农户和农产品经销商提供无偿的农产品种植技术、标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农产品销售季节的供求趋势和来年种植预测等相关信息服务。农民可以直接在主页上发布自己的农产品信息,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收益等。

三、农业电商扶贫带来的意义

互联网+大数据的新模式为电商扶贫带来了新的机会。

(一)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电商扶贫。农户依托电子商务将农产品销售出去,打破传统的地区市场限制,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帮助农产品实现优价优质,为农户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农村电商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当地的交通、物流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生态农业电商的发展与推广,可以激发学农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也为大学生考公务员、做村官等返乡就业提供可能方向以利于新农村建设。

(二)"电商+扶贫"既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亮点,也为贫困农户精准扶贫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电商扶贫能促进生态农业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完善自身产业链,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建立在现代新型电商模式下的生态农业不再是单一的进行线下面对面的实体经营,更多的是利用新型产销合作电商平台进行更加高效便捷的线上交易模式。电商扶贫将与生态农业科技推广建立无缝衔接,生态环境的技术优化改善有利于农作物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从而帮助企业打造高端的绿色的健康的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增加其知名度。电商扶贫的发展还可以为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广大的领域,在电商的全新平台下,推动生态农业进行产销互动模式,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组通过研究各地结合电商扶贫、生态农业电商化以及电商销售方式的创新案例中总结出,电商扶贫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时空、信息、市场带来的壁垒,让农产品直接面向地区市场,让脱贫攻坚走上可持续市场化的新道路。生态农业电商化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及完整体系机制,发展农村新业务,加强电商销售平台创建,整合供应商、物流、资金等市场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猜你喜欢

农副产品生态农业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