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2019-12-20吴天潇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成本建筑经济

吴天潇

(贵州智聚招标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在建筑行业获得不断发展状况下,其企业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这也使建筑行业的利润空间有所压缩。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实施,能够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分析、控制,并且合理实施相关决策,降低建筑工程中的实际成本,提高企业实际利润,促进其竞争力的增强[1]。

一、新形势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在发展中各个环节的成本,实现资源节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上的支持。

(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实施,能够使企业在管理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对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合理补充,促进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企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而建筑经济管理成本的实施,能够使企业在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其整体竞争力,进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新形势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经济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

就企业管理角度来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人力、材料以及机械上的重视程度不足,采用粗放管理理念和方式,在成本控制上,缺乏清晰、明确认知。只对其概念有一定了解,对其意义认识不足,甚至对其意义有所扭曲。在实际管理时,很少企业能够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细致了解成本效益。在传统经济成本管理中,各个方法的节约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最后在工程完成时,获得的利润较低。而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不重视对成本的控制[2]。从现代成本管理角度来讲,这种成本管理的实施有一定条件和限制,而在这种状况下的成本控制,很可能使工程质量下降,进而出现返修或者是返工问题,最终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应该摒弃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形成积极管理意识,更好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二)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在企业竞争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人才的竞争,经济成本管理人才的缺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中难以提升自身监督、管理水平,进而使监督、管理模式难以和国际发展趋势相符。就当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来讲,企业在管理时,多数只关注收益,目光比较短浅,管理人员的关注重点放在对利润的创造上,出现了重视市场、轻视管理的局面。同时也忽视对管理队伍的培养,使企业内部各个部分呈扁平化发展,彼此之间缺少沟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配置不够合理,执行力度不显著,以至于难以形成有效管理机制,进而引发了管理和监督的失衡。在这种状况下,十分容易发生工程漏洞,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

(三)缺乏相应奖惩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本实施产生的压力主要源于企业内部,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的实施会对建筑行业的生存、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方式比较落后。而奖惩机制的设置,能够发挥对成本管理的强化作用,这也是企业在发展中十分有必要采取的一种方法。在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难以跟上时代脚步的主要原因便是,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够明确,奖惩不够分明,以至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受到了不良影响,最终造成了陈本管理工作的损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工作人员对权责奖惩的实施十分重视。

三、新形势下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经济成本管理意识

经济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会影响到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并且呈动态化发展。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在发展中,认识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实施相应预防措施,建立动态化、全程化管理理念,认真对待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的开始,到项目的实施,最后到项目的落实,都需要将成本管理具体落到实处,尽量将经济成本管理的实施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同时需要对经济成本管理的实施进行严格监管,纠正成本管理意识,强化对成本管理含义的理解,更好适应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二)注重对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

企业在形成一定管理意识之后,需要对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实践,使其具备较强的经济管理能力,促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工作责任感以及创新技能的提升。就项目经营管理者来讲,需要发挥其以身作则作用,提升实际经营管理水平。在这种状况下,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责任意识,也能得到较大程度提升。而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制定相应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行为、思想进行约束,提升其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这种方式的实施有利于对整个经济成本进行控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吸收经验。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提升责任感。经济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工程的实施有重要影响。

(三)注重对材料、设备的成本管理

建筑的实施需要材料作为支撑,而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在成本控制中,最难以控制的方面。同时建筑材料具有规格大、品种复杂等特点,以至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材料供应不均衡问题。因此对材料成本的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方式。在对材料进行控制时,需要从工程量以及工程定额数量等方面考虑,保证建筑材料在使用中的均衡性,从而使建筑材料在采购、保管等方面的费用有所降低,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损耗,最终达到控制成本目的。而材料的大宗采购,能够进行整体议价,降低成本[3]。例如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可以建立材料管理站,对材料采购、保管进行监督,并且确保材料及时、充分的供应,在这种状况下,材料的实际消耗会大大降低,进而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从设备成本管理来讲,需要考虑设备具体使用频率、时间以及寿命。在综合分析之后,决定应该购买还是租赁设备。同时需要做好设备维修工作,使设备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四)建立相应成本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在发展中,应该构建自身经济成本管理体制,并且对其进行完善,使其在具体实施中,发挥企业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并且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不断优化改进,最终形成企业特有的成本管理体制。同时在对员工的工作安排上,尽量做到合理,使企业基层工作人员能够人尽其才,使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操作性,这样才能使经济成本管理在基层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数据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进行搜集、分析,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协调,进而使企业管理者的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严格控制、监督项目进程,使工程在质量、安全、进度上有所保证,也使经济成本管理更全面、精确、系统。因此在实施经济成本管理时,管理工作应该由于部门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使岗位中的分工更明确,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价值都能得到发挥。

(五)制定详细、系统计划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将项目作为工作中的中心,并且制定相应管理计划,以具体预算为基础,对各个环节中的成本进行合理规划,并且对其实施动态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工程建设整体目标,促进工程顺利实施。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可以制定相应成本控制制度。一方面需要按照项目的具体需求,以市场价格、预算成本为导向,综合考虑项目的在实施质量与进度,优化对资源的利用,进而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成本进行分解,去除一些不重要的成本结构。

(六)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经济成本管理中,效果的强化,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紧密相关,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培养,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中,并且对其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同时使工作人员明确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使项目的实施更顺利。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实施,和企业未来发展紧密相关。但是就我国当前情况来讲,企业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在发展中需要突破传统理念上的束缚,了解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解决措施,形成科学、合理经济成本管理意识,降低工程中的实际使用成本,创造更多经济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成本建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建筑的“芯”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