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9-12-20刘魁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计划部门

刘魁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145)

一、民营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一些民营企业高层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方法认知不够清晰,未能充分理解在企业财务转型升级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会计强化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没有从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思考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除财务部门外其他部门预算编制参与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依据和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的灵活性不强[1],加大了后期预算计划的执行难度。企业一些部门在编制初步预算计划时,考虑不够全面,产生较多的预算外事项,但在进行预算考核时,预算外事项同样是需要考核的内容之一,因此,一些部门为了减少预算外支出,会编制过于松弛的预算计划,而预算计划最终的执行率也需进行考核,为了提高预算执行与完成率,这些部门在后期又不得不突击预算,没有结合部门需求采购物资,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不但无法充分发挥预算控制管理的作用,反而使得企业陷入为了预算而预算的怪圈,拖垮企业经营。

二、民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精准定位预算管理

企业首先要精准地定位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流程活动都纳入其预算管理的范畴内,包括企业的采购、投资等各个流程,供产销的各个环节、人财物管理的各个方面,严格按照“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的全面预算的基本原则[2],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效率和预算管理质量。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积极鼓励企业全员参与预算编制

预算计划编制不应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企业的所有部门及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和配合编制预算计划,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再自下而上整合并进行统筹安排。企业要鼓励全员参与预算计划的编制,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结合部门业务特点积极参与初预算的编制。

技术研发部门主要是在新产品的试制阶段,需要核算物料单耗,并编制相应的研发计划及开发费用预算。生产部门在编制预算计划前,首先需要结合期初库存及销售计划进行排产,排产后按月分解生产计划,按照每个月的生产计划制定物料消耗计划以及人员需求计划,另外还需特别关注物料以及产成品在生产期间仓储费用的消耗。采购部门主要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编制物料的采购预算,物流费用预算,以及按照在采购时同供应商约定的付款期限编制应付账款预算等。人事部门需要对整个企业的人员费用编制相应的预算计划,其中包括基础的人工劳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员工的培训费用等。销售部门应根据企业规划以及销售计划确定企业全年的销售收入,结合市场分析结果制定销售目标,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安排发货计划,科学地按月分解计划,依据客户信用期和月度发货计划表来进行应收账款预算的编制。

最后由财务部门对所有部门所提交的初步预算计划进行统筹规划。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各部门提交的初步预算计划结合已经确定好的收入、利润等相关指标数据来测算企业的年度预算额度,进一步确定预算目标,然后以此为依据测算企业的应缴税金。根据所有的费用数据,结合之前各部门编制的应收、应付账款预算数据制定企业全年的资金计划,按照资金计划安排判断企业的投融资需求,并编制相应的资金预算。如果企业经测算后无法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财务部门则需再次审核各部门所提交的预算计划,寻找可以降低成本或提升效益的空间,督促有关部门调整初步预算计划,通常企业的年度预算计划需要之前反复审核三次以上才能最终敲定落实。

2、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及业务类型,科学地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当前民营企业使用较为广泛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包括:零基预算、比例预算、弹性预算、固定预算以及滚动预算编制方法[3]等。以民营化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例,其多采用固定预算、滚动预算以及弹性预算编制方法,固定预算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一些管理及耗材等不会产生较大变动的预算项目,滚动预算以及弹性预算编制方法的使用主要是考虑到该类型企业在产品研发以及生产制造环节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量受工艺参数以及操作流程影响较大,投入产出量存在不确定性,所生成的副产品以及废弃物也需要一定的处理成本,这就导致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相对复杂,难以确保预算编制基础参照数据的准确性,加上后期销售等环节也可能由于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而增加相应的成本支出,因此企业需要科学的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保障预算编制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3、提高预算编制的灵活性

在编制采购预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当生产计划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变更物料采购计划,这就要求企业要构建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各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对相关计划的调整做出反应并积极落实。二是入库物料的消耗需要制定专门的物料清单,尤其是一些生产制造型企业,其辅材和部分五金类配件的成本消耗是十分巨大的,但由于配置和使用上相对零散,管理上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物料清单,由企业的相关责任人负责对清单进行审核,同时由相关责任部门定期清查盘点,确保有效执行预算编制计划。

4、强化预算执行以及授权审批控制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预算指标任务下达后,企业各部门要将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解,将年度预算目标分解为季度、月度以及周预算指标,并按照不同的预算项目类别将指标细化落实到各个具体的业务经营环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预算计划管理体系。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与企业整体的资源计划相结合,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通过预算管理来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经营的整体效益。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授权管理体系和明确的业务管理流程,融合业务授权、资金授权与预算授权,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管理。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授权审批控制,在预算编制阶段强化决策授权,在预算执行阶段强化业务及资金使用授权,在预算调整阶段强化监管授权,通过授权控制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加强流程控制约束。

5、加强预算绩效考核

企业首先需建立严格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强化预算控制约束。通过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其定期组织企业各个部门就自身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做出汇报反思,深入分析预算执行不力的原因,研究制定调整及改进方案。针对预算计划执行情况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存在的预算执行偏差,有关部门要结合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偏差原因,并积极推进改进方案的执行落实,确保企业各个部门都能实现既定的预算管理目标。

(三)提升民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综合考量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业财信息数据,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是十分烦琐并且复杂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工具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专业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审、执行控制、反馈评价等预算管理相关的各个流程模块,实现系统模块与企业内其他系统如ERP资源计划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系统等的数据对接,强化企业内的预算管理信息传递,促进预算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滞后现象,提高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各部门上传的预算执行信息,形成动态的预算执行监管机制,在系统中嵌入相应的预算预警指标,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预算执行异常,通过限制相关人员的系统操作权限,来有效地防控预算执行风险。另外,最终系统会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自动生成预算执行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率和调整情况,企业各以此为依据对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预算绩效进行考核评价。

三、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能够帮助企业科学地进行内部管理,统筹各项业务活动,提升经营管理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计划部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