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0杨烁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事业单位部门

杨烁

(身份证号,13063419840604****)

一、引言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本职工作,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资产管理工作也是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资产管理工作对推动事业单位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处理不规范,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固定资产的配置并不完全合理,大量闲置,容易造成财政资金沉淀,资源浪费。对固定资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既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确。首先,没有设置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一般是由办公室或财务部门的一些人员进行兼管,无法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只是以流水账或日记账的形式对固定资产增减情况进行简单的记录,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账簿或登记卡,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查询和核实工作,遇到问题容易互相推诿扯皮。而且当相关人员调任或离岗时,未及时进行资料的交接或根本不交接,也导致记录不全或缺失。其次,单位内部未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是在单位本身的财务制度中简单提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单位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容易出现“人人都用,人人不管”的现象。再次,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导致部分固定资产闲置和使用效率低下,造成极大的损失浪费。最后,虽然现在事业单位已基本实现政府采购,但仍有部分规定限额内的固定资产由事业单位自行购买,有时会出现分批次申请以规避规定限额的现象。另外由于单位并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申请、报批、购买、使用、维护等环节加以要求,容易出现部门随意申请导致重复购买,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

(二)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规范

事业单位部分财务人员财务意识不足,导致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账实核对不及时甚至不进行核对。财务人员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未定期进行核对盘点,对出现的差异及时修改调整,导致部分已报废、已处置或已丢失的固定资产仍长期在账面反映。其次固定资产登记不全面。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价格超过一千元或同一批次图书等达到标准的资产应登记为固定资产,由于财务人员缺乏了解或疏忽,导致部分单项价值不高的固定资产直接列入当期支出,无法准确反应单位固定资产情况。还有部分购置的固定资产未按实际价值入账。财务人员在登记固定资产时只参考发票价值,对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产生的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等其他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导致固定资产与实际价值不符。还有大额的维修、装修等费用也计入当期支出,不调增固定资产。最后,对于捐赠与被捐赠、处置的资产,未及时做固定资产的增减处理,导致该部分资产账面也与实际不符。

(三)部分固定资产产权不明晰

部分固定资产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主要集中表现在单位办公楼尤其是建造时间较早的办公楼的管理上。单位建设办公楼多使用财政资金,国资委对其有管理职能,其产权登记又多由上一级房管部门负责,但其房屋产权证明又多放置于同级房屋管理部门。同一办公楼由多个部门管理,但对固定资产登记未有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一般只记录支出,不计入单位本身固定资产,导致该部分固定资产长期在单位“在建工程”或往来款科目挂账,无法办理竣工结算,也无法登记固定资产,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立有效的执行体系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通过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能要求,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处置、维护等行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完善固定资产采购和预算管理制度,将固定资产购置纳入单位年初预算管理,编制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努力实现以“目标为导向,过程为主线,预算、预测分析为工具的全面的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起“目标——计划——预算——控 制——分析”的完整环节及链条,涵盖固定资产从购买前到使用的方方方面,确保预算目标的精准实现,从源头上有效避免盲目采购和随意采购问题。完善固定资产产权制度,对未登记在册的办公楼尤其是建造时间较早的进行摸排查底,与房管部门、国资部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固定资产登记在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考核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二)加强人员培训,增强责任意识

加强单位领导的管理意识,使领导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单位、对国家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提高相应的管理执行力度和管理水平,在单位内部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将培训工作列入事业单位年初工作安排,加大相关人员培训的力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等方面的素质,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和财务队伍。进一步明确员工的工作范围与权责意识,对财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升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本领,充分发挥出员工的积极作用,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加强财务人员计算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建立现代财务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监管评价机制

首先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及维护情况,积极邀请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国资部门等外部力量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审计监督,充分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并加以改进。其次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单位相关负责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分析及评价,及时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鼓励单位职工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确保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四)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把固定资产纳入动态管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及处置的信息化处理,加快业务的处理速度,提高固定资产业务处理的时效性。另外通过不同的权限,相关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固定资产当前所处的状态,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保证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职尽责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要从自身出发,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意识,优化各项制度,积极找出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效率,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事业单位部门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