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万物的签名》
2019-12-19张莹
摘要:《万物的签名》描述了主人公阿尔玛·惠特克如何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女性植物学家。通过研究苔藓,她甚至先于达尔文得出了“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结论,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然的敬畏。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大自然 《万物的签名》
《万物的签名》是美国小说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于2013年出版的作品。该书格局宏大,气势磅礴,内容丰富,故事背景遍布伦敦、秘鲁、美国,甚至是塔希提、阿姆斯特丹等地。从中可以看出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写作能力和职业野心。《华盛顿邮报》评价本书是“一本光芒四射的小说,一次珍贵的文学成就”,希拉里读过该小说后,感慨它是一部“真正伟大的女性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阿尔玛·惠特克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女性植物学家。她的父亲是一名植物探险家,追随库克船长去海上探险,在恶劣的条件下靠着自制、自律存活下来,依靠贩卖养育的珍贵植物和进行植物制药发家致富。她的母亲出生于荷兰植物学世家,她遗传了母亲缜密的思维和科学的精神。在她父亲的植物王国里,她从小便有机会研究各类稀有植物,探究植物的生命密码,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却困惑终生。通过阿尔玛这一人物角色,《纽约时报》认为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是对大自然的智慧敬畏,以她特有的耐性揭示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真相。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这篇作品。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
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最先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生态女性主义首先反对男性中心论,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权社会对于妇女的压迫和对自然的掠夺是相关的,因此解放妇女和保护生态是相辅相成的。
本篇小说中,以女主人公的父亲亨利为代表的男性世界贬低女性、掠夺自然。对于他们来说,女性只是一个附属品,而自然是他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工具。他结婚的对象是他简单挑选出来的,目的是为他打理事业。而作者通过阿尔玛·惠特克挑战了男权社会的价值观。首先,她笔下的阿尔玛并不符合男性的审美,她身材高大、像个男人,她父亲甚至一度以为她嫁不出去而安慰她要内心强大。但是,她在母亲的教育下有着“百科书式的大脑”,她明理、懂事,“永远不和浓妆艳抹的妇女结成团体,或被低俗的故事逗得发笑,或和漫不经心的男人坐在赌桌旁”。她从母亲那里还学到,女人最重要的是尊严,道德意识要永远比男人高尚。她一生致力于研究植物,为植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阿尔玛身上,丝毫没有传统的男性审美下女性应该具备的美丽、温柔和细腻,而是展现出和男性一样的思维和力量。在小说家笔下,女性不再是附属于男性的“他者”,而是和男性平等的存在。
二、女性对自然的亲近
生态女性主义还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世界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并无高低等级之分。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而女性比男性更接近自然。在小说中,男性对于自然,对于植物的研究无不受到利益的驱使。而阿尔玛则不同。她研究苔藓,是因为大自然中再微观、再不起眼的东西都能为她呈现出一个叹为观止的世界。“阿尔玛将放大镜放到眼前再次细看。现在这个微观森林在她的注视下跃入宏伟壮丽的细节。她感觉呼吸暂停。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王国”。阿尔玛对苔藓的研究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她想向世人展示“苔藓时间”,那是不同于“人类时间”(Human Time)、“地质时间”(Geological Time)和“神圣时间”(Divine Time)的存在。它包罗万象,既不像“神圣时间 ”那样神秘,又没有“地质时间”那么缓慢,比起“人类时间”,未受过训练的人一定认为它一成不变,但经过几十年,你仔细观察,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通过阿尔玛,我们从一个微观的苔藓世界重新认识了大自然,认识到大自然中的物种平等,人类不再是中心。正如阿尔玛最后的感慨,“我认为人类很脆弱。我认为当伽利略宣布我们不再居于宇宙中心时,对于人类的自我认同来说是个可怕的打击——和达尔文宣布我们不是上帝在奇迹时刻特殊的创造时的打击一样”。随着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这能很好地指导人们重新认识并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Gates B T.A Root of Ecofeminism.in Garrd,Greta&Murphy Patrick D.(eds) Ecofeminism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M]. Interpretation,Pedagogy.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8.
[2][美]格雷塔·戈德.生态女性主義文学批评——理论、阐释与教学法[M]. 蒋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美]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万物的签名[M]. 何佩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张莹,女,硕士研究生,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英语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