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沈良方》之酒剂应用管窥
2019-12-19杨福双侯宇龙
杨福双,苏 鑫,曹 方,侯宇龙,苏 颖
(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长春 130117;3.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酒疗”法在中医药领域一直被广泛应用,逐渐形成的药酒文化是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宋代是药酒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酒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防治疾病的大发展阶段。《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为北宋沈括所著《沈氏良方》与苏轼所著《医药杂说》汇编而成,以随笔之形式,涉及医药之领域,不仅可供临床之效用,同时著有养生保健、酒疗等内容[1],其中有关酒剂的论述,颇具实用性,对当今仍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笔者通过对《苏沈良方》中以药酒送服的方剂进行分析,进而总结概括出本书酒剂相关内容的思想体系以及所用酒剂之特点。
1 酒剂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酒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知识,把中药和酒按一定比例加工融合,通过饮服或外涂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药剂型。借酒疗疾的做法由来已久,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中,虽未明确记载各类药酒的功效及所主病证,但仍为后世医家应用药酒防治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2]表明,酒在改变药性、宣行药势、引药上行、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矫味矫臭、防腐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因此,研究并推广中医药酒,不仅能够保持传统剂型的基础特点,还可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并且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 《苏沈良方》酒剂应用概况
《苏沈良方》中载有以无灰酒、热葱酒、茶酒、薄荷酒、荆芥酒、盐酒、生姜酒和当归酒送服的方剂共有12首,见表1。
表1 《苏沈良方》中以药酒送服的方剂
2.1 8种药酒应用价值探析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在中医药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1所列12方共涉及8种药酒,服药后多有收效,除了方剂发挥其固有的功效之外,辅助之药酒必定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笔者欲探究其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价值,故将其所主病证进行归纳与整理,具体论述如下:
2.1.1 无灰酒 无灰酒,其色黄,甘而温,和血良。书中硵砂煎丸治疗“一切积滞,化气消食。补益真气,产后逐败血,补虚损至善”,伊祁丸用于“治鹤膝风,及腰膝风缩”以及黑神丸治疗“五膈血崩,产后诸血,漏下赤白、死胎”时均以无灰酒送服,归结起来无灰酒所主病症大概分为食积气滞,虚损血瘀和风寒湿痹三类。盖因无灰酒色黄入脾,味辛能散,加之制酒之曲具有消食、行气、健脾、养胃之功效,故大可消食化气;无灰酒乃水谷酿造之精华,味甘能补,性热能温,味辛善散,取其补益气血,温通血脉,散寒祛湿逐风之效。
2.1.2 热葱酒 书中记载以葱酒送服通关散治疗诸中风伤寒,因葱白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发散之力较强,可疏散郁于肌表之风寒邪气,且酒能散能行,芳香亦能疏散,酒性大热,服之使人微发汗,亦有解表达邪之功,故葱酒可使邪气从表而解,肌表不被其所束而能愈,是谓从其性而治之之法。其又载以热葱酒送服续骨丸一方,用于治疗骨折痛甚。李时珍言:“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活血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嵺《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瘢痕也”。是故骨折必出血而后成瘀血,又疼痛不止,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无以濡养筋骨百骸,则骨折难愈也。葱白可通达阳气,气通则血活,血活能滋养伤折之处而易恢复,又以酒煎煮葱白,大可借酒之力活血化瘀,疏通血脉,止伤折之痛。
2.1.3 茶酒 茶酒是以茶类产品为主要原料,经生物发酵、过滤、陈酿、勾兑而成的酒,这种酒的酒精度数低,色泽清澈透亮,酒味香醇,同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蛋白质等物质,茶多酚、咖啡碱是茶酒的主要成分[3],而茶多酚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可以促进消化,书中载治疗消食化气的诃子丸:“如有气疾发动,吃食过多,筑心满闷,嚼烂,茶酒下”,可见当时就知晓用茶酒以促进消化。此外,茶酒能够促进消化还与酿酒中所用到的“曲”有很大关系,神曲,具有消食、行气、健脾、养胃的功用,至今在临床仍被广泛用于治疗食滞等症。又载治眼方之狸鸠丸,“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心,日午临卧,茶酒下”,以茶酒下可明目退翳,宣行药势,引药至病所。自古以来人们对茶持以一种充分肯定与赞美的态度,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本草拾遗》云:“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1.4 薄荷酒 薄荷酒应用于小儿中风伤寒,不难看出是取薄荷酒的发散祛邪之性。薄荷,味辛质轻,入肺、肝经,其性浮而上升,为药中春升之令,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故能辛散发汗,常用于治疗外感疾病,张锡纯在其著作中以“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论述薄荷发散走窜、通达全身之性。酒味辛芳香性热,发散之力较强,能散寒祛风,酒调下后,得酒之热便身微发汗,使邪从汗泄,以达发汗解表之功。二药搭配使用,其发散之力愈强,散其郁于肌表之邪气,邪气散则病愈。现代药理学研究[4]显示,薄荷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蒽醌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等,具有抗炎镇痛、抗病毒、抗氧化、抗生育、促进透皮吸收等药理作用。目前,对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方面,薄荷挥发油中含有薄荷醇、乙酸薄荷酯、柠檬烯、薄荷酮等抑菌抗病毒的成分,以疏风清热之效治疗风热感冒。
2.1.5 荆芥酒 天麻煎丸在治疗风气不顺、赤点瘾疹时,以荆芥汤或荆芥酒下药二十丸,载“秋夏宜荆芥汤,春冬宜荆芥酒”,是因秋夏天气炎热,人体阳气也随之旺盛,春冬天气寒冷,人体阳气闭藏或萌动而刚欲升,酒性大热,饮之有助于阳气升发,驱邪外出,故有此论。《诸病源候论》认为瘾疹的发病原因为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于致密,风邪趁机由腠理侵入导致的,故应治以扶正祛邪。荆芥质轻气扬,芳香而散,性温而不燥,以辛为用,以散为功,解表祛风透疹之力较强,入肺经又可助肺宣发透疹。酒性升散,具有向上、向外的特点,荆芥与酒相配,相辅相成,性热可开泄腠理,升散可逐邪外出,共奏祛风透疹之功。荆芥具有解表祛风、透疹止血等功效,现代研究[5]发现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炎、止血等作用。
2.1.6 盐酒 “咸入肾”理论在《黄帝内经》中被首次提出,受其理论影响,后世医家在治疗肾病之时,常用盐作为引经之药,或盐制,或盐汤送服。如《本草纲目·食盐》指出:“故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明代本草《药鉴》曰:“盐制走肾”。《药鉴》还指出:香附“盐制治肾痛为病”,黄芩“盐制则利肾邪”[5]。此处记载的四生散以盐酒调下二钱治疗肾脏风,也是发挥盐酒的引经作用,引药气入肾脏以治其病。有研究[7]验证,盐炙后药物具有增强补肾作用,主要是从盐炙与肾“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的生理功能关系进行研究。如补骨脂盐炙后增强了含药血清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活性[8]。
2.1.7 生姜酒 生姜酒首次记载于《本草纲目》中,曰:“姜酒,治偏风,中恶疰忤,心腹冷痛,以姜浸酒,暖服一碗即止”。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然其病多虚寒[9],而生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材,其性本为温,与酒相和,其热倍增,入脾胃经可散其实寒,可补其虚寒,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效,酒磨丸借助生姜酒的温散之力,治疗胃寒吐逆,疗效显著。生姜酒功偏辛散行经,开痰止呕,重在中焦[10],对于胃寒导致的胃脘冷痛、恶心呕吐、口淡不渴、便溏等症,效果极佳。
2.1.8 当归酒 云母膏在治疗“血气”病时,以当归酒下一分,每日一服。中医病证中虽无“血气”一名,但根据云母膏的主治可以推断出其意大概为血气瘀滞导致的疮疡。当归酒首载于《本草纲目》:“当归酒,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当归煎汁,或酿或浸,并如上法”。当归味甘微辛,性温,具有补血和血,活血止痛之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湿痹痛及经产血滞腹痛等症。其性能走能守,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其能生新兼化瘀,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不致气血瘀滞,故可治疗“血气”,且有研究[11]表明,酒炙当归后,其活血通痹之功更强,及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此外,因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故其还适合因瘀致虚或妇女月经不调、痛经[12]的患者饮用。
3 小结
《苏沈良方》中酒制剂采用的方式多为酒煮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增强了药酒的疗效,同时还可以降低药物毒性、引药归经、易于保存、改善口感等。虽然8种药酒所主疾病大不相同,但归结起来可分为食积气滞、中风伤寒、骨折外伤、皮肤疾患、风湿痹症、虚损及呕吐等病症,究其病因不外乎气滞血瘀、气虚血亏、食积及风寒湿邪,所用药酒皆随手奏效,这与酒甘苦辛之性味及其“通血脉,御风寒,行药势,温肠胃,通经络”的功效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药酒有其固有的特点及优势,在中医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古代药酒方,不仅可以掌握各类药酒的特性及其所治,指导临床实践,还可以不断健全中医药酒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酒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