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美学教育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2019-12-19李清凤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学实训室专业课

李清凤,徐 伟

(1.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福建 福清 350313;2.福清市医院,福建 福清 35030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感需求的提高,美学素养也成为护士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寻找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渗透美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课题组通过研究,对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寓美学教育于专业课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7级护理班共有8个班,均为女生,每班49~52人,年龄15~17岁。学生第一学期都学习了解剖、护理礼仪等相关基础学科知识,经过前期数据分析发现,各班在年龄、入学成绩、第一学期各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题组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对照班51人,实验班5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授课内容 根据我校授课安排,护理班学生第二学期才开始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本课程分两个学期授课,为消除教师的影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护理专业课均由我校同一名护理学基础教师授课,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贾丽萍主编的《护理学基础》。实验班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美学教育,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未引入护理美学相关知识。

1.2.2 授课方法 授课期间,各班都要参加我校护理技能操作人人过关考核,对所学的16个常见操作逐个进行考核。教师在课上的理论讲授、技能辅导时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美学相关方面的教育,同时在课外辅导时进一步强化,具体内容有:(1)护士行为举止;(2)着装仪容仪表;(3)参与实训室模拟管理;(4)语言沟通技巧;(5)人文关怀能力。

1.2.3 评价方法(1)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第三学期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的护理学基础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人人过关考核成绩进行评价。理论考试采用上机考试,借助我校自行建立的题库,由电脑随机组卷,满分100分;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参照我校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常用技能操作评分标准》,期末技能操作考核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考核项目由学生以抽签形式随机抽取;人人过关考核的每项操作由教研组统一安排,3位护理学基础教师进行评分,取3位教师的平均分作为该项操作成绩,最终成绩取16项操作平均分计入。

(2)调查问卷测评。为确保调查问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参考文献[1]并采纳相关专家意见,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人际关系处理、职业形象塑造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等方面。分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对两个班进行评价。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发放101份调查问卷,回收101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班学生3项成绩的比较均采用 t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定性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人人过关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班学生3项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班学生3项成绩比较(±s,分)

班别对照班实验班人数5 1 5 0 t值 P值--理论考试成绩7 4.6 1±1 4.0 3 8 6.9 6±1 1.0 4-4.9 1 2<0.0 5技能操作考核成绩7 6.6 9±1 3.6 0 8 8.6 8±8.6 7-5.2 7 3<0.0 5人人过关考核成绩7 7.6 3±1 4.6 6 8 7.4 8±8.3 2-4.1 4 2<0.0 5

2.2 两班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

在学习兴趣、审美能力、爱岗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人际关系处理、职业形象塑造、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实验班学生的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美育是培养个体健全人格的教育,其基本意义是感性教育,感性发展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健康成长[2]。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美学意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越发重要。提高护士美学意识不仅能提高其自身素质、促进护理工作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病人的需求。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3.1 提升专业课教师美学素养

相比其他任教教师,专业课教师对学生专业素养养成的影响是最大的。专业课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态度、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加强专业课教师美学素养培养,是美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仪表是无声的语言,要求教师平时仪表自然大方,可化职业淡妆,不宜浓妆艳抹,不穿奇装异服。日常教学应按护理礼仪要求穿好工作服,授课时目光亲切而自信、眼神期待而专注、面容友善慈祥,要求语言清晰、语速适中,注意文明、规范的用语,语句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术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拓宽知识面。学校可聘请校外专家到校讲学,开展如护士基础礼仪、化妆技巧等培训,选派教师参加行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2 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美学素养是护士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提升学生美学素养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有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3]。护理工作经常是在没有他人在旁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如抽吸药液、无菌操作、夜班工作等,护士必须具备诚实的品格和较高的慎独修养。美学素养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故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移情”意识,在操作中能共情,为病人着想,及时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3.3 日常教学中贯彻美学教育

专业课教学多在实训室里完成,故实训室的布局可效仿临床病房,学生进入实训室练习,就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宛如来到医院病房一样,有利于缩短学生实习的适应时间。实训室管理可效仿临床护理管理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训室模拟管理,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熟悉、领会临床护理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学生进入实训室时,必须按照实训要求和规范,统一穿护士服。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信息化教学等。通过创设临床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真切、最形象的感受。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4]。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具体实施,有助于学生融入临床工作场景,理解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

3.4 技能实践中使学生感受美[5]

实践出真知,实践产生美。在技能实践过程中融入美学思想,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重建,通过自己的耳听、眼看及手动,学会在操作中体会美、发现美,缔造美。笔者发现,技能操作好的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同时其美学素质获得明显提升。教师在技能操作中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美学和规范的角度出发,为病人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操作的热情和加强其审美情趣的培养,可进行班内技能操作比赛,由学生自行投票选出优秀操作者,同时也可安排学生观摩省赛、国赛选手的技能操作,优秀选手规范、娴熟的操作技术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美。

3.5 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美学活动

学校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美学文化活动,如图书漂流、百米长卷话诗句、礼仪培训等,以开阔学生的美学视野。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音乐、舞蹈等相关社团,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学校可邀请临床护理专家到校参与专业课教学、技能操作辅导或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对实践美学的兴趣。

猜你喜欢

护理学实训室专业课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