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
2019-12-19蔡长水
蔡长水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淄博 255120)
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很多行业和公司,每一个企业必须积极的拥抱这个时代,顺应潮流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核算从算盘、账簿的手工记账,转变到使用财务软件,再到财务信息系统,对规模相对较大的集团公司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为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基础的保障,为利用现有的财务人力资源,对资源进行整合,使财务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加强集团财务管控,实现财务信息的快速传递、收集与分析,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行模式
(一)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共享服务集中管理模式,打破集团内部单位传统财务条块管理模式,减少财务核算管理的层级,实现财务核算管理的扁平化。把会计核算工作与管理会计职能优化组合,实现财务基础数据信息采集处理科学化、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把日常重复性,程序性的会计核算岗位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单位会计的管理职能。集中管理模式能够解决集团内部单位间,同一岗位业务量不同造成的工作量的不均衡,通过重新梳理业务流程,规范会计业务处理,减少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基础财务数据采集标准化,不仅能够提升业务处理的自动化还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二)区域管理模式
财务共享服务的区域管理模式就是按照集团企业主要业务区域,把财务会计核算程序性、重复性的岗位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会计核算与管理会计职能的优化,实现财务基础数据信息采集处理科学化、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区域管理模式能够保持财务人员调整变化相对较小,即有利于财务人员稳定,又能够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单位会计财务管理职能,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区域管理模式,能够平衡规范和效率的矛盾,健全完善企业内控管理。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
(一)降低财务核算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结合,对标准化、重复性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整合,实现财务人员的合理配置,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规范财务数据采集流程,实现账务处理的自动化,降低了财务人力资源的成本,体现会计核算的规模效应,并能提高财务核算的工作效率。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支持能力
财务共享服务实现财务信息的快速高效处理,单位财务人员更多的精力由会计核算转向对会计资料信息汇总分析等管理会计职能,能够加强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管理会计的管理能力,使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的可靠的支持。
(三)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企业内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成果,财务会计以核算为主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层有强烈的要求,通过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共享服务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优化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矛盾,规范了业务流程,强化了企业内部管控,发挥了管理会计的作用,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
三、财务共享服务下数据采集制度流程
集团企业要实现财务共享服务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适应数据采集的需要,完善基础数据采集的标准化、规范化,基础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实现各部门数据与财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一)数据采集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实行财务共享服务前,数据分布在各业务部门,不能及时进行数据交换,财务的核算一般是在事后进行,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适应现在企业管理的需要,财务共享服务可以统一会计核算的口径,便于集团公司对权属单位的考核和管理。规范基础数据的采集,将材料采购、发放、生产、销售、费用报销等环节的数据流程标准化,做到业务的发起与数据采集同步进行,实时的进行数据交换,基础会计信息标准化后有利于会计核算对重复性、统一性的业务的处理。
(二)数据采集的审核
数据采集的过程应符合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原则,审核应实现系统自动审核和人员行为审核相结合。按照业务板块、业务性质、部门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有利于保证的会计信息质量。为保证数据传递的及时性,数据采集的前段审核按照环节设定审核时效,审核时效内未审核完成,系统将自动审批通过,并进入下一环节,本环节审核人对行为负责。
(三)采集数据的处理
财务共享服务对采集审核完成的原始数据,按照业务分工根据业务的性质及时对采集信息进行账务处理,实现会计凭证生成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四、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组织架构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务管理精细化分工提供了基础,管理会计信息化打破传统财务的运行模式,利用信息化实现对财务流程的再造,释放财务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高效地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使财务由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持。基础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促进数据前段部门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对经营管理部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有利于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后使财务人员投入数据分析的时间更加充足,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会计信息数据平台,发挥财务人员的自身能力进行财务创新工作,财务人员的创新,直接影响着企业理财的能力,把财务人员从烦琐重复的日常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工作,对保障企业的健康运行和工作质量效率的提升都有益处。
(三)有利于对管理层决策的支持
财务会计数据分析的细致、全面是对管理层的正确决策的关键,传统的财务会计分析的工具和手段有限,分析的不够全面,往往不能够达到管理层的要求,借助于信息化、大数据,相当于给管理会计插上能够飞行的翅膀,帮助管理会计得到其想要的,为管理层提供的建议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有利于管理层的决策。
(四)有利于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性和集成性,需要调整内部管理关系,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和流程。将业务部门的信息与财务系统融会贯通,财务基础数据信息传递的规范性、时效性得到强化,减少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能够提升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信息的质量。
五、财务共享服务视角下管理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权属单位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
财务共享服务要对权属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优化,部分财务人员的职责进行调整,权属单位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作用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得不到权属单位领导的重视,尤其较小的权属单位有一种望尘莫及的感觉,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离他们比较远,不一定能够适应他们的要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存在抵触情绪。
(二)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级对会计核算都比较重视,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已经较为完善,但是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的系统建设相对落后,还处在较为原始的分析手段,这与重会计核算轻管理的传统有关,也与管理会计的系统与企业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差异较大,有的企业经营成果不好,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很多信息不能在软件和系统中体现,分析存在局限性。
(三)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大部分财务人员都是财务核算会计出身,从事基础的工作,对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的知识不足,既懂财务、懂财务电算化又在管理上有一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工作经验不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一,也阻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六、财务共享服务视角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改进策略
(一)营造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
在调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创造出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良好发展的企业文化,积极的完善绩效考核和内控管理制度,实现绩效考核正向激励,让管理层到员工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建立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必须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要求,要针对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企业预算资金也要满足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现在信息化技术变化突飞猛进,企业集团的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一些管理系统,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应与原先存在的各部门的系统对接,充分利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建设符合经营管理要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单位对财务会计人员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鼓励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发展,积极储备管理会计人才,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大虾基础。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实行财务共享服务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将由侧重财务核算向侧重管理方向转变,管理会计信息化势在必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财务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挑战,财务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财务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方面应用能力,时代发展要求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专业素质与信息技术结合方面更加突出,这就需要企业注重加强的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质量。财务共享服务信息系统必须严格设置管理权限和密钥,财务数据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财务信息数据通过公共网络传输,必须制定完备的信息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数据被网络黑客攻击,信息数据被盗取、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