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9台州中衡会计师事务所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者

台州中衡会计师事务所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职能包括了对财务、人、资产、工作流程实行的有效监管作用,旨在保证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合法运行,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生产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核心发展的企业之一,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国推行了“去供给侧”改革,生产产业原材料价格上调,对加工型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加速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生产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6月,我国财务部发布文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生产企业开始在规范化制度下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在实践与探索中积攒了相当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就列举出其中最为主要的三个问题:

(一)缺乏政策引导

我国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实践与理论经验都处于匮乏的情况之下。在公司内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得不到领导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到位,企业管制制度根深蒂固等等综合因素限制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发展[1]。在公司外部,政府相关部门,如财务部,缺少对于生产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引导,缺乏推进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企业内发展的相关政策。所以很多企业没能意识到发展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真实意义。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财政税收也有不小的影响。

(二)缺乏合理的制度设置

我国生产业企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变革时期,从去供给侧改革开始,将会有更多的改革政策出台。但我国的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却长期处在一个初始阶段。我国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发展时间有限,未能在实践中积累足够的经验,从而获得健全完善、适用于我国当前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规范,以供全行业企业进行参考。我国大部分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着结构设置随意、职权模糊、职责混乱的现象,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忽视了客观性、科学性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导致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混乱,从而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应有的作用,对于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毫无意义,造成了在企业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全面崩溃。所以一个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极为重要。

(三)缺乏决策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除了客观实际的影响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决策管理者。企业的根本权力都掌握在决策管理者的手中,企业能否进行管理机制上的大变革,能否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确切实行,都完全取决于决策管理者的决定和具体管理[2]。就我国生产企业来说,很多中大型生产企业的决策管理者,大多是出身于计划经济时期,抑或改革开放初期的老企业家。大部分的老企业家对于企业管理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对于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就不认可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真实作用,在他们的企业中,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都是非常不乐观的,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要对我国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决策管理者的支持必不可少。

二、改善我国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针对上述我国生产企业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不难结合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实事求是的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出台政策引导

法制社会,要真正推进生产企业进行内部的结构改革,建立起新的管理结构方式,从而促进我国生产企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那么政府的相关引导非常重要。政府可以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引导方案,以及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从而引导企业内部实行管理机制改革,完善相关行业规范,让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发展有所参考有所借鉴,可以高效的完成促进我国生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全面化的任务[3]。推进我国生产向着新时代发展。

(二)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我国生产企业现行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就机制本身而言就存在着相当多的纰漏。我们要在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这五大原则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生产企业现行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完善优化。要落实贯穿决策、实行、监督等等方面,对薄弱点不忽视,对重点如对事业项目的风险性和安全性把握等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要按照制衡原则,分配各关键的权力给不同的部门和具体人员,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以避免出现一方独大的情况,杜绝职位擅权的现象的发生,让企业制度更加民主、科学化。此外,我们在制定优化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客观实际,不能照搬发达国家企业内部管理的机制,要实事求是,保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也是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将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纳入机制中,提高公司的成本管理,提升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

(三)提升决策管理者的重视度

企业管理与制度建设的权力是掌握在企业决策管理者的手中。我国生产企业要推进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那么我们必须要提升决策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改变决策者落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深化和推进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发展[4]。在具体的实践中,下级员工通过建议的方式提出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案提交给决策管理者,在决策管理者同意方案后,予以相当的支持,适当的放权,并敦促相关部门尽快落实有关工作,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企业能够在上行下效的氛围下,更快完成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工作。

(四)完善建设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落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大的方面出发,参考企业内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建设行之有效,完善全面的监督机制。首先是外部方面进行建设,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内相关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能够切实的履行职责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约束监督签订协议,加强对于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约束。在内部,主要是鼓励和促进建成全员监督机制,通过群众的力量,来对企业中不合章程制度的操作与行为进行最为严格的监督,形成极大的约束力。要建立绩效考评机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通过具体、能落到实处、给企业员工最直观感受的方式,体现出企业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强力。对于落实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去供给侧改革政策是对我国生产企业转型的重要方针,是国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所制定出来的科学政策。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去供给侧改革,同时也要保证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收益,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结合实际,参考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建设经验,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制定并实践相应的改革策略,在实践中完善,在完善中实践,为贯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者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分割”——城固行业系统党建融入社区管理机制
窗口和镜子
盘点 政治篇:有繁有简,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合理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