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沂蒙山区农村“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2019-12-19程凤菊

时代经贸 2019年19期
关键词:精准电商数据库

程凤菊

一、“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分析

(一)“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

所谓“互联网+精准扶贫”就是通过科学方法将互联网(大数据)与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确保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期间,可有效促进互联网作用的全面发挥,为扶贫工作精准性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传统扶贫工作中信息数据收集、更新以及处理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最大程度发挥出互联网+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真正作用[1]。同时其作用在三个方面有着良好展示:首先,可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效率与质量快速提升;其次,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机遇;最后,使得社会、贫困人员、被救助对象以及国家真正体会到实际帮助,实现了“扶真贫、真扶贫”目的。

(二)“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作用

首先,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较强技术支持力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指示:2020年实现我国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并摘掉835个贫困县帽子。这就使得精准扶贫工作具有涵盖范围广、任务重、时间短等主要困难。运用科学方法实现互联网+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整合,可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确保扶贫目标精准识别与分类、扶贫目标动态化管理、创建扶贫规章制度、科学选择产业扶贫体系、扶贫工作保障制度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考核机制等都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与保障[2]。

其次,可有效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现阶段正是创建小康社会主要时期,是促进全面脱贫工作的主要时间点。结合山东沂蒙山区农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精准扶贫工作科学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促进党的执政基础稳定性不断提升,确保社会群众真正体会到改革开放带来的优势与作用,促进人们生活质量快速提升,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也就是将物质文化不断提升需求与生产力 落后之间的问题转变为生活质量提升后对小康社会的需求与缺乏平衡之间的冲突。

二、“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实际运用

山东沂蒙山区农村结合实际需求,创建了“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为大数据平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其中根据实际需求创建了大量农村淘宝站、电商服务站,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地区特色商品直接销售到全国各地。其中费县崔家沟采取“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促进自身旅游行业快速发展,使得较多贫困户走向了小康之路。同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也促进了“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扶贫”模式的形成,为农产品产业联合体与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大数据、电商、农产品之间实现有机整合,进一步促进了贫困人员经济收入的快速提升。

三、“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一)精准扶贫数据库存在不足

通常情况下,“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主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将所有扶贫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为脱贫工作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受到客观因素影响,使得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即识别扶贫目标缺乏精准性、扶贫资金缺少监督、扶贫数据信息复杂等,其主要原因为精准扶贫数据库存在不足,致使精准扶贫体系的创建受到直接威胁。

(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可为精准扶贫工作效率提升创建良好条件。现阶段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期间,受到扶贫资金缺少监督管理力度、基层政府财政支出紧张、贫困地区环境较为恶劣等因素影响,使得较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阻碍,烂尾现象经常出现。与此同时,大多数贫困地区人们文化素质相对较弱,受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联网思维,而技术型人才缺失也使得精准脱贫工作效率提升受到阻碍。

四、“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落实对策

(一)优化精准扶贫数据库

互联网技术可通过数据模式将庞大丰富的群体科学编制到网络数据信息中,所以需要科学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建完善的精准扶贫双向供求数据库,当精准扶贫人员实际工作期间,以该数据库为依托进行扶贫工作。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先收集数据信息,信息主要可分为两个内容:首先为供应方可提供的最大供应情况,其中应将所有供应数据信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层次化存储;其次就是对需求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3]。通常情况下需求人员有着较强分散性,需要在收集信息时确保个地方政府部门分工任务具有较强科学性,让基层政府扶贫人员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真正了解到贫困人员实际情况,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科学全面地传输到数据库中。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创建精准扶贫供求数据库,接着分析与统计数据信息就可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较强针对性、精准性、个体性以及高效性。在进行这一工作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精准扶贫供求数据库具有较强动态性,需要利用基层人员对贫困人员实时调查数据进行调整与创新,真正实现全面了解所有贫困人员实际状况。

(二)创建互联网交易平台

在科学技术发展作用下,信息化时代快速到来,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而电商也是信息化时代中快速兴起的经济交易模式,这时贫困地区人员可结合实际需求利用网站与平台(如:淘宝、京东、微信以及各种自媒体凭条)将劳动产品与服务等进行科学交易[4]。也可创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网上交易平台,促进农民交易范围不断拓展,确保交易双方第一时间了解全面交易信息,从基础上防止商品滞销、信息缺乏完整性、交易费用与成本较高等问题的出现。如:山东沂蒙山区农村利用微信、微博、淘宝等平台将大量特色商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使得产品较为低端、品牌竞争力小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得到了良好解决。

(三)创建动态治贫网络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作用下,精准扶贫工作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范围不断提升、程度逐渐深入,需求也快速提升,对于精准扶贫工作人员而言也是如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创建动态化治贫人才网络,为“全流程、宽领域、同参与”目标的实现创建良好条件。结合贫困地区需求与状况,针对内部创建全面的基层工作组织(如村民理事会),针对外部则需要创建专业人才联动团体,快速形成内外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整治体系,确保所有人员具有较强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还需要确保宽领域扶贫治贫模式的形成。即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精准扶贫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活动,促进其扶贫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并通过科学引导确保工作人员创建完善的扶贫网络平台。其中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使命感以及思想观念进行优化与完善,提高责任部门之间联动效率,确保扶贫工作可实现精准规划、精准分配以及精准落实。

(四)强化电商人才培养力度

科学运用“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期间,确保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主要基础就是网络技术。以此想要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效率快速提升,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培养农村电商人员,确保其具有较强电商专业能力,为形成具有较强信息化、专业化电商队伍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实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良好条件、丰厚报酬等条件,不断吸引社会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电商发展贡献力量,在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基础上,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效率快速提升。例如:山东沂蒙山区农村政府为了促进人才储备不断提升,不断组织具有网络基础应届毕业生与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培训 活动,以此促进其创业与创新积极性的提升,为自身电商技术人员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仍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需要科学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强化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创建动态治贫网络以及创建互联网交易平台等方法确保“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有效落实,为实现全面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精准电商数据库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