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9彭芳
彭 芳
前言
电力企业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为保障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服务效益,也需采取一系列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预先控制及规划,不断改善财务管理局限性,尽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重要性
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是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开展的,企业的高层管理、企业的员工都会共同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风险防控的过程中会对企业的财务和经济情况进行评估,在进行经济行为之前,都要对风险进行预测,形成风险报告来对经济行为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电力企业可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必需的电力资源,对人民基本生活及用电安全具有直接影响[1]。如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需电力企业做好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2];第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可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重要决策依据,通过择适当方式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有效性。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就是通过控制开支环节,控制生产成本等环节来达到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及服务效益;第三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产权清晰合理、管理体系科学合规,需企业将当前发展重点放置在分析及控制财务风险、避免财务问题严重化等方面。
虽然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目前在风险管理的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对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力企业所处的行业都比较传统,所以对全新的管理方式接受速度比较慢,这就导致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更愿意通过传统的方式,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缺少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这就导致风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企业的长远发展得不到保障。
(二)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足
为了能够让风险管理发挥出作用,就需要企业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电力企业由于自身有着特殊的体制和结构,导致电力企业并没有完全接受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权力和经营权利都在高级领导手中,这就导致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非常的主观,经常会随着领导的喜好随意更改。于是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就会出现内部控制受到企业自身管理方式的限制,风险管理工作也难以真正落实。
(三)财务的数据信息质量不足
为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就需要有足够的财务数据来进行支撑,需要根据一定的指标进行数据的量化,保证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经济活动很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不断扩大,这就更需要进行有效数据,来保障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进行。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在财务信息的建设上还存在不足,不利于长远的风险控制。
(四)缺少风险评估部门
企业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当中,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就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所以,往往需要专门组建负责财务风险评估的部门,透彻地分析各种经济行为中伴随的风险,保证企业的财务水平。但是,很多电力企业都缺少风险评估部门的建设,多数时候都是财务管理人员负责,但是由于专业水平的不够,就导致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很多电力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分析重视程度不高,也导致了工作比较滞后,难以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
(五)缺少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
为了能够财务风险控制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就需要通过监督来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进行。所以,风险控制必须要有内部控制的监督。但是,电力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上的不足,导致难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导致风险管理工作的作用并发挥。
(六)缺少专业的控制人员
为了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就需要有专门的风险控制人员执行风险控制的工作,然而目前电力企业缺少这样的人员,导致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上积极性和专业性都很低。
二、提升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财务风险内控态度
切实提升电力企业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主观认知度。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等方式,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必要性进行宣传,增强基层员工财务风险内控意识,确保财务风险内控工作在电力企业各部门及人员群体中的贯彻落实[3]。
(二)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做好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工作,为切实提升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度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细化企业经营管理权,以多部门共同商讨等方式代替传统管理部门直接决策模式;另一方面,注重现行董事会制度的优化及完善,严把董事会成员选择关口,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控制实际生产经营期间财务风险发生几率。
(三)加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执行水平
更好解决财务信息质量有待提升问题,管理部门需增强财务管理及风险内部控制执行水平。增强企业财务监管力度,督促财务管理部门尽早发现财务风险问题,从根本上规避各类型财务信息不实风险,为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利的内部及外部环境。
同时,为更好发挥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财务分析工作人员也需紧密结合财务管理流程,拓宽财务分析专业覆盖,切实提升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在各部门中的落实情况。举例而言,在开展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中,积极利用EPR系统,将财务数据传输到各部门中,以全方位角度找寻到财务管理问题,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四)设置专项财务风险评估部门
在合理分配电力企业人力、物力资源基础上,设置专项风险评估部门,确保所制定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可深入贯彻落实在各生产经营环节中。注重风险评估部门人员职责划分,要求风险评估部门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进行协同合作,更好发现及控制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在健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企业管理部门注重以下要点:第一,制定财务风险评估标准,依据企业财务风险特征及经济发展目标,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4];第二,构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组织,加强各部门人员组织管理力度,切实提升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及专业性;第三,为了能够避免电力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的管理人员都需要参与到风险的控制工作当中,帮助财务部门能够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考核体系。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价标准,并利用标准进行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通过和薪水挂钩,让人员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风险管控的工作当中。企业内部也需要全面使用财务风险的控制的方法,形成风险控制的氛围。
(六)培养专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人员
在培养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人员专业技能期间,需通过宣传等手段提升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使财务人员对各财务环节中隐藏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及规避,增强财务工作者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积极组织关于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方式及要点的专题讲座活动,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一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基础知识,从根本上提高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专业性及有序性。最后,电力企业还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聘请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专业人员,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期间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及控制,充分发挥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具有长期性及复杂性特征,需相关管理部门认清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期间存在局限性,结合企业阶段性发展目标,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及优化,力争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确保电力且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序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