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中新中国国家形象(上)
2019-12-19张学娜
张学娜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70周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跨度,这期间风雨征程、沧桑巨变,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形象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中国逐步迸发出强大的创新活力,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以高度开放包容的姿态,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怀揣着文明复兴的梦想,表现出了日益坚定的文化自信。[1]这种东方力量,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世界对这个国度的期待也越来越多,“中国”两个字的分量越来越重。[2]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贡献,使得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踏进这片坚实的土地,来欣赏她美妙的容颜。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曾经提到,“在诸感觉中,最受我们重视的是视觉。”人类从最原始的口头文化到后期的结绳记事,再到文字、发展影像的转变,使得影像文化成为人类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而随之而来的科技进步,使得影像文化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物质生活的日益充盈,激发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电视剧,这些以每秒钟25帧画面组接的艺术形式,正赋予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理解力,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觉体验空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个时期的电视剧创作往往是该时期社会政治大环境的折射,作为国家文化的一种载体,电视剧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时代大背景的展现,是新中国形象的根基
国家形象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传播的今天,中国国家形象的不断完善和日益优化,不仅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塑造,更需要通过增强传媒整体制作质量和文化艺术的信息传播力度,以此提升国家形象。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
电视剧《芝麻胡同》海报
所以,立足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不断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形象,让愈多国家认识这个有故事、有干劲儿、有发展的东方大国。这一目标已然,成为历届电视剧编导所要努力的方向。固然,新中国时代大背景是每一位影视创作者所不能逾越的鸿沟,任何电视剧角色的设定,故事情节的勾勒都要与这个大背景相吻合,受众置身于这个时代背景下,与电视剧主角同生存共命运。
国家及相关影视出版公司对一些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的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多,北京影视出版创作基金近年来致力于支持一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北京写实作品。2018年的项目征集中,涌现了许多凸显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反映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视听手段,塑造了荧屏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将中国传统文化展露得淋漓尽致。其中,电视剧《新一年又一年》《我爱北京天安门》《宣武门》《芝麻胡同》,网络剧《四合院里的孙大圣》《大西山小村官》等都相继出现了优秀的品质,收视率节节攀高。
大背景的时代渲染,离不开影视叙事艺术,这可以说是电视剧最大的魅力。罗伯特·麦基曾经就“讲故事”专门创作了一本著作《Story》,被各国影视编剧和导演所青睐,并作为理论参考。有了好的故事,会讲好故事,才能更有效的吸引受众。《大江大河》中平铺直叙,记载了村落历经时代变革的悠长岁月;《换了人间》插叙、倒叙的激情交迫,凸显了当时国家命运的婉转曲折;《共和国血脉》叙事的起承转合,讲述了石油人在中国石油发展史上书写的壮怀激烈的史诗;《毛丰美》讲述了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毛丰美的无谓奉献,让全村乡亲们能够过上好日子的事迹。
在电视剧编导所塑造的这条岁月的长河中,导演借用画面、音乐、人物表演等艺术形式去切实地将活灵活现的故事展现在受众面前,使他们在观赏剧情的跌宕起伏中了解及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体味更多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这不仅是故事,更是对新中国时代精神的歌唱。
但对于一些真实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作品来说,为了更加准确无误地展现中国形象,叙事艺术就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深刻研究,历史的原型是不可随意进行艺术化捏造的。电视剧《换了人间》就是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创作基础,重事件抓细节,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宏伟历史形势。它生动地反映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军事、政治、经济、统一战线、秘密战线等各个领域的致命对抗。它生动地展示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和谈、北平的和平解放、过河之战、上海金融战争、中苏友好条约的签署联盟和互助,抗美援朝战争、新疆和西藏的和平解放等。中华民族命运的决战充分而深刻地展现出来,在同类电视剧的创作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中国抛弃封建落后的破败形象,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换了人间》用真实的历史,以动人的艺术形象向观众讲述新中国是如何诞生的,有效地为观众传达了一种积极的能量和价值:中国共产党取得在国家的最终胜利,是人民意志的表达和历史的选择。以电视剧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再现了这段中国时代背景下的史诗,这对于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4]
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折射出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差异,全景式展现了这批赴美淘金的中国人在纽约的事业与情感历程。这部电视剧的出现,不仅是一群时代人物的刻画,更是当时新中国形象的塑造。打开国门、走出世界的东方大国,展现出了一种拼搏不懈的力量,那是时代的撞击,更是一个大国努力探寻、改革的信心。受众爱上这部电视剧,不单单是因为生动的人物角色的塑造,更是由于当时整个时代下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一种新时代元素和新时代精神的认同感。
电视剧《芝麻胡同》中,中国当时整体的时代大背景是酱菜商严振声家族起起落落的源头。故事发生在1947年的北平,老板严振声经营一家沁芳居酱菜铺,围绕他和妻子林翠卿及一心为父亲治病的牧春花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展开,他们与众多北京胡同里的小人物一起都按剧情的编排,有条不紊地行走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时间轴上。人物身上的爱恨曲折,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一个情节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新《婚姻法》的颁布,这致使解放前封建残余留下的一夫多妻状态面临着一夫一妻制的抉择。男主严振声则不得已在两个夫人林翠卿和牧春花之间作出艰难的挑选,人物间情感交织在这个背景下被再次点燃。《芝麻胡同》所描绘的这些人物的命运、喜怒哀乐,都体现了当时北平人民的真实生活逻辑,也体现了小人物纯朴善良的特质。通过这样一部剧的传播,受众仿佛也一起走进芝麻胡同,体味当时中国的百态人生。
无论何种叙事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渲染,它像一副画框,装裱着电视剧的每一个情节,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影视化因素就是场景的设计和布置。每一部精良的电视剧中都会有一整套与剧情和当时时代相吻合的场景设计,遵循原型是基础,在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包括人物的服化道细节,从一个小小的铁皮壶,到塑料的保暖瓶,从质朴的粗布蓝衣,到花纹多样的连衣裙等,这些都是影响整部剧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电视剧中的领航者,是树立新中国形象的决定因素
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推起的波澜不容小觑。这些人物的塑造基于现实生活,而又夹杂艺术特有的表达方式,往往会统领着整部电视剧剧情的发展方向,这些群体或人物的性格品质是新中国形象的决定因素。人物立住了,故事才有了表达的根基,这些鲜活的影视人物就像一根导火索,引燃着受众的观赏热情和观赏节奏。
电视剧《换了人间》剧照
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以深情的笔触,创造了各级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形成了歌颂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这出戏有许多角色。他们对人物精打细磨,用精湛的演技将历史人物演绎地活灵活现,赋予荧屏角色鲜活的生命,为该部剧增光添彩。切实展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力量是新中国成立的动力源泉。这个强有力的群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走向充满光明的新生活。这部剧所能传递出来的浩然正气,是超脱画面、超脱剧情的。
同样在一些塑造小人物题材的电视剧中,同样伴随有一些领军人物的出现,电视剧《合伙人》中,古东青、霍志远、王子这三个普通大学生从白手起家的菜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最终克服千难万险,成为网络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新兴创业时代下的创业激情,更是对现实生活中青年创业者的鼓舞,同时编导塑造的年轻创客积极向上的形象,通过电视剧的传播,可以让世界对中国新时代青年有一个更加全面全新的认知,让更多人为中国新时代的青年人竖起大拇指。
乡村题材电视剧《苦乐村官》讲述的是一名意外出名的农民歌手万喜,衣锦还乡后被选为村长的故事。万喜聘请女大学生田欣,带村民通过互联网卖农产品,立志实现对乡亲们致富的承诺。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农产品最终销售一空,带领大家致富。这部电视剧所展现出的大学生村官、互联网时代、农产品销售新形势等元素,能够向世人蓝图一个中国新农村形象、农民形象,中国的农村不再是简单的靠天吃饭,也会根据实际产销情况结合互联网新形式进行创新发展,实现致富目标。在国际的新时代知识青年的潮流中,树立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和探索精神的中国新时代青年形象。
电视剧《苦乐村官》海报
电视剧《芝麻胡同》中塑造的比较典型的人物,当属严家二太太牧春花和酱菜铺二掌柜冯大福。
牧春花在北平解放后加入文工团工作,打破了本该依附严振声的生活常态,她学会唱苏联歌曲,并领悟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新政策、新思想,紧跟时代潮流地剪掉了长发,穿起列宁装,干练时尚的她映射了新时代女性的形象,同时在她身上也散发着时代的光芒。严家大太太林翠卿还打趣说自己也想像牧春华一样,穿上列宁装,这不仅是一种穿着的“时尚”,更是思想的“时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十分的朴素简单,正如当时民谣所传唱的:“四个兜的中山装,小米高粱吃得香,几户人家一个庄,走亲访友靠步量。” 这是一个时代的影子。
电视剧《青春斗》海报
严家伙计冯大福这个人物身上凝聚了英雄元素,他是可以替前线阵亡严宽抚养后代的好兄弟,是为中国解放贡献自己青春的地下工作者,是一身正气、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是可以把深爱的女人重新托付给严宽,自己却冲上中朝边境战场的军人。这个人物身上不仅仅有自己的爱情和小家,更是心中装有国家、全国人民命运和生活的“大家”。冯大福在本部剧中可以说就是一名领航者,他牵动着其他角色的命运和选择,也牵动着整个新中国当时一类人的命运和选择,在他们身上凝聚着正气,凝聚着中国青年的魄力。
同样,2019年档赵宝刚导演的励志剧《青春斗》讲述了向真、钱贝贝、晋小妮、丁兰、于慧五个性格迥异的女孩通过自我斗争改变命运的故事,也为受众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蓬勃向上的生存状态,这是新中国一种恒定力量和活力的象征。
三、用群众中的先进人物,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集体主义观念能够凸显国家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部电视剧中都离不开群体的力量,人民群众是不容忽视的。在电视剧《换了人间》中,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面对广场上数万人民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标志着历史的变迁,是中国历史上巨大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获得翻身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迈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起航点。电视剧在原有的历史基础上,用丰富的影视化手段表现了“换了人间”的新中国,向受众展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影视片段中站在天安门下簇拥着的人民群众,场面声势浩大,他们是划时代事件的伟大见证者,也是对历史最大程度的还原和再现。
电视剧《合伙人》同时刻画了一群活灵活现的小人物,他们是运输司机,辅助3位年轻人完成运输任务,让公司有了后期运营的保障。可以见得任何一个主角的成就,都离不开故事中这些辅助角色的存在。电视剧导演结合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赋予电视角色新的生命,这与一些虚构的玄幻剧和偶像剧是不同的,它不是追求一种单纯的视听感受,更注重的是感受之后给受众心中留下的“余味”。
2019年6月,刚刚播出的《共和国血脉》,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石油人的故事。以剧中石兴国、许茹为代表的这些怀着“拼命也要找到大油田”信念的小人物身上,凝结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相继开发了玉门、柴达木、克拉玛依、川中、大庆等大油田,为共和国找到了石油这条血脉。在整部剧当中,石油的色彩浸染了他们所有人的青春、爱情、家庭。他们的后代生在大油田,也长在大油田,同时像父母一样也爱在大油田,这种前仆后继,不仅将老石油田精神发扬光大,还开发出了海上大油田!血脉相连的两代人,用真性情书写着新中国石油发展史上壮怀激烈的史诗。他们这种精神透过荧屏,观众在观赏故事的过程中,体会这个在新时代号召下的充满能量和活力的符号人群,对祖国建设抱有的满腔热忱,这支英雄队伍推动着整个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为祖国崛起、民族振兴所做出的无私奉献与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这正是用群众的力量,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人民群众是新中国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推动力。电视剧中对于人民群众形象的塑造和诠释,以直观、生动、丰富的影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嬗变和发展,描绘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精神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