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奥运场馆的利用情况分析

2019-12-19徐佳乐

时代经贸 2019年34期
关键词:奥运场馆利用率场馆

徐佳乐

一、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基本的使用情况

北京奥运会使用场馆37个,其中北京地区31个,京外地区6个。在北京31个比赛场馆中,新建20个(含8个临时赛场),改扩建11个。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内,北京的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率相对于举办过奥运会的其他国家赛后场馆利用率较高。但仍出现赛后有部分场馆没有充分投入使用,出现被荒废的情况。

在奥运会结束后的期间,一些奥运场馆对公众开放,举办演唱会,商展等活动,保证能够有充分利用的空间,大大降低了奥运场馆资源的浪费。以国家体育馆为例,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赛事主场馆,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截止到2017年统计,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累计举办各类比赛和演出活动的多达290余场次,其中万人以上的大型活动130余场次。到2020年10月份,因预留冬奥会开幕式彩排档期,此日期后至冬奥期间暂不提前安排大型活动。可见国家体育馆的场地得到了高效利用,从2014年到2017年,连续三年盈利,年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除此之外,北京工人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奥运场馆也为积极发挥它们各自原有的功能,多次被用作大型赛事的主办场地,如:中超联赛,NBA中国比赛等,除此之外,还举办每次多达50次的公众活动和内部活动;同时,更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提供了健身与休闲娱乐的场地。

但也有一些场馆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出现了场地资源浪费的情况。位于北京郊区的皮划艇比赛场馆,从2008年比赛结束到2018年为止,在这10年期间无人使用,一直处于荒废,场馆设施年久未修,被人们所遗弃,朝阳公园内沙滩排球馆的场地只有排球运动爱好者使用,老山自行车馆由于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变成了各省自行车队集训的场地。奥运场馆的荒废和低利用率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思,对日后奥运场馆的运营进行进一步开发。

二、赛后场馆利用率低的原因

(一)缺少体育文化教育的宣传和建设

自2008年,奥运会结束之后,北京虽一直加强体育文化教育的宣传和建设。但是宣传力度并不够,公众只了解到了热门的运动,一些冷门的运动项目未被得到充分的宣传,仍未在公共中所普及。如皮划艇、沙滩排球等运动并没有吸引大部分国人的兴趣,有不少人仍不知道。同时,一些运动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才能够对相关的场地进行使用。

(二)奥运会场馆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交通不便利

北京的奥运场馆分布于市区和郊区,相对较为分散。交通不便利,所耗费的时间长,距离市区远,导致更多的人选择去参观处于市区的主奥运场馆。同时,各个场馆之间的参观线路不存在任何联系。处于北京东北郊区的顺义水上乐园虽顺义区政府对场馆的建设进行积极的投资,因所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导致平日的客流量仅500-600人,造成了对场馆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赛后场馆的维修支出大

对于奥运场馆来说,奥运比赛结束后需要对场地花费大量费用进行维修和保养。国家体育馆在后期的运营维修中每年大概花费基本8000万的费用来对场馆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修护,保证其基本的运行。但对于一些冷门的奥运场馆来说,所花费的维修费影响了其正常的运营模式,最终不得不选择停止维修,将其闲置。

三、关于提高赛后场馆利用率的建议

(一)对外开放,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

将大部分奥运场馆继续对外开放。引入大量的国际赛事,将北京打造成文化、政治、体育为一体的国际大都市。继续发挥奥运场馆的商业功能,提高奥运场馆的利用率。对于建立在高校内的奥运场馆,可成为校内学生上体育课和参与体育训练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空闲时间可对校外人员开放,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多元化经营,一方面,奥运场馆与其他文化体育产业相互渗透,形成了场馆运营、大型赛事、文化演出、大型活动会展、票务营销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多功能多元文化的体育休闲娱乐文化中心,带动了城市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奥运场馆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比如:商业、旅游业、制造业等,加强之间的联系与渗透。

(二)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相关的活动,弘扬体育精神

北京奥运场馆在赛后的利用上有充分的优势。在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上,我国人口众多,公众对旅游的热度逐年增长。将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会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同时,“鸟巢”作为举世闻名的国际体育赛事场馆,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北京有大量的奥运场馆,有着丰富的体育资源。因此需要对奥运场馆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例如:以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开展具有奥运氛围的体育活动,弘扬体育精神。结合北京的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吸引当地的居民前来参与。将奥运场馆、传统文化、体育建设一体化。

(三)实行场馆运营管理的专业化

对赛后奥运场馆实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加大对相关体育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北京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主要由退役运动员以及相关的设备维护人员组成,其中运营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并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学历明显偏低,出现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体育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稀缺,人才比例分布不均衡。对于赛后奥运场馆的管理,应打造一支由体育管理相关专业人才构成的专业化团队,实行专业化的创新管理方式,对奥运场馆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每个场馆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管理,从根本上减少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上的经济亏损。

四、总结

自2008年奥运会结束,奥运场馆展现了北京充满活力的一面,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北京这一座城。场馆为各大赛事、活动的举办,市民的文娱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场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但场馆赛会的利用情况并不乐观,仍有部分场馆处于荒废和闲置,对于赛后场馆如何高效率地使用,这的确引人深思。

猜你喜欢

奥运场馆利用率场馆
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晶胞参数及空间利用率的相关计算突破
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奥运场馆对北京建成世界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研究
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奥运场馆对北京建成世界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研究
场馆风采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