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18刘容秀

系统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处方发生率

刘容秀

山东省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曹县 274400

预防接种是我国目前儿童最主要的控制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其不仅能够保证儿童的健康水平,还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大规模传播,具有安全、经济和高效等特征,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预防接种也会导致接种对象出现不良反应, 严重时还会出现护患纠纷等,不仅损害接种儿童的健康权益,更降低了其接种的依从性。 有相关学者研究表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个体化体质有关,但是除此之外,还与受种者照顾人的免疫认知水平有关,为此,需要将新型的干预方式应用在接种对象中,以此来降低儿童干预后的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科在社区预防接种护理中尝试引入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干预,明显提高了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护理水平,为彰显其优越性,特开展该组对照试验, 对2017 年1 月—2018 年11 月期间该社区接收的预防接种的儿童及其家长各120 名实施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并从预防接种儿童的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着手分析,旨在探究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用于社区预防接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纳入某社区接收的预防接种儿童及其家长各120 名。 (1)纳入标准:①长期固定在一个社区中心注射疫苗,疫苗种类包括麻风疫苗、 乙肝疫苗、A 群流脑疫苗等;②家长思维、沟通能力均正常,可以普通话沟通,为儿童提供实际的照顾; ③儿童相关资料和数据完整无缺。(2)排除标准:①档案转走者;②不遵医嘱者;③家长存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者;④儿童对疫苗过敏。

将上述预防接种儿童按护理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0 名。 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男30 名、女30 名;年龄为9 个月~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1±0.26)岁;研究组儿童接受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干预:男31 名、女29 名;年龄为10 个月~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9±0.22)岁;2 组预防接种儿童性别、年龄等人口资料均保持了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即以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口头讲解、设置社区预防接种健康专栏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预防接种意义、过程、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方式等。

研究组:实施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干预,按选定主题、编写健康教育处方、执行健康教育处方的过程进行,发放处方后为家长详细讲解,直至家长掌握,并强调掌握健康教育处方的意义, 提供咨询电话、微信群号等,以便于家长随时咨询,总结护理内容如下。

(1)选定主题:由防保科带头,社区服务中心的主任医师组织,与社区护理人员共同讨论,总结以往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问题,集中于护患纠纷事件多发环节,最终确定4 种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健康教育处方主题,依次是预防接种前的预警事项、预防和处理接种部位红肿硬结、接种相关发热的有关知识、接种后的胃肠道反应预防知识。

(2)编写健康教育处方:根据上述选定的4 个主题,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教科书,探查、确定科学依据,整理、归纳后,进行科普性文字处理,并配备以简单易懂的图片,印制成淡黄、粉红、淡蓝、淡绿色4 种底色的纸质版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处方单备用。

(3)执行健康教育处方:①预防接种前的预警健康教育处方,为粉红色,在初次入户访视时发放,将处方和计划免疫本封在一处,主要内容包括提醒家长注意,在接种前1 周内不可让儿童感冒;照顾者本身不能有感染性疾病; 若儿童感冒则需推迟预防接种时间;若有食物或者药物过敏史应立即同社区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并说明情况,接受相关指导;告知假装记录儿童预防接种前半个月内有无炎症、腹泻、外伤等;注射预防接种者,接种当天不可空腹前来。②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相关知识教育处方,为淡黄色,在社区首次接受免疫计划后发放, 钉在计划免疫本的正文首页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注射疫苗适宜注射部位、体位配合、注射过程、红肿硬结冷敷预防方法等。③接种相关发热的有关知识教育处方,为淡绿色,装订在淡黄色处方后,与淡黄色处方同时发放,内容包括家长饮食注意要点、 接种后适当饮水的具体方法、 接种3 d内体温监测方法等。④接种后胃肠道反应预防知识教育处方,为淡蓝色,装订于淡绿色处方后,主要内容包括容易引发胃肠道反应的疫苗、 接种前后3 d 内合理饮食细则、接种前半个月有腹泻症状则推迟接种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发热、硬结、红肿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参与研究120名预防接种儿童及其家长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无序分类资料的样本容量n>40,理论频数T>5,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儿童预防接种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23<0.05),见表1。

表12 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预防接种作为目前国内最有效、经济、操作简单的传染病控制方式,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3]。 然而,由于疫苗病毒性蛋白质属性、接种对象个体差异性等原因, 部分接种人群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尤其是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出现预防接种相关性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一些,且一旦发生,与儿童家长接种的期望南辕北辙,可引起家长的强烈不满,严重时可引发医患纠纷事件, 甚至影响家长的依从性,提高儿童漏种率,危及儿童的生理健康和发育成长[4-5]。

鉴于上,有必要加强对社区预防接种儿童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但常规护理模式中关于健康教育环节的重视不足,影响护理效果[6-7]。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是护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处方作为一种近期新兴的健康教育方式,要求对护理对象潜在或者已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判断后,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护理对象身心健康作为出发点, 制定护理决策, 从而使护理对象获得更正确、及时、科学的护理服务,可克服常规护理模式中健康教育的缺陷。护理健康处方能够从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促进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其是在根据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错处评估,之后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此种方式能够有利于帮助护理对象作出更为准确的护理服务[8-9]。在该次的社区预防接种护理中即应用了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沿着选定主题、编写健康教育处方、执行健康教育处方的流程实施,优势明显:①在健康教育形式上,一改传统护理中“教育载体陈旧简单”“缺乏系统性、个性化”“不甚重视”等弊端,以发放处方结合详细讲解、提供咨询电话、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实施健康教育,便于家长学习儿童预防接种相关知识。 ②通过编写处方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保证了健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弥补了传统护理中健康教育措施方面缺陷[10]。 可见,该护理模式可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提升儿童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和及时性,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儿童预防接种相关不良反应是医护人员、家长共同关注的最重要问题,因而通过比较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应用价值,而结果提示研究组儿童预防接种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8.33%,与廖全菊[11]的研究结果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9.72%,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高度一致,直观体现了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用于社区预防接种中的优越性,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通过制定预防接种处方,可以向家长有效普及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反应,可直观化、直接化和专业化的实施接种工作[12-13],并使预防接种服务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等特征,并且在降低接种儿童计划免疫不良反应风险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预防接种护理中引入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且营造了护患一体式计划免疫不良反应防护氛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探讨。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处方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处方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