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方式的实施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探讨及作用分析

2019-12-18施玉红

系统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硬膜外产程

施玉红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妇产科,江苏启东 226200

我国二胎政策的不断放开,医院的产科也成为了繁忙的科室。 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剖宫产手术对女性自身会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新生儿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1]。 无痛分娩主要可分为: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药物镇痛需具有一定操作经验的麻醉师实施操作,以便合理使用镇痛泵持续镇痛至分娩完成。 麻醉药物的浓度较低,能够有效控制疼痛且安全系数较高,不会对产妇的运动构成不良影响。同时,产妇可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分娩[2]。 为降低剖宫产率和减轻产妇的疼痛表现, 该院2018 年1—12 月将近一年来收治的足月妊娠初产妇抽取了256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行无痛分娩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随机抽取了256 例足月妊娠初产妇。 然后,结合产妇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128 例。 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妇,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不存在胎儿胎位异常者、头盆不称者、多胎妊娠者、经产妇、 并发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者。 观察组年龄为23~29 岁,平均年龄(25.5±2.3)岁;孕周为38~41 周,平均孕周(39.5±3.4)周。 对照组年龄为24~29 岁,平均年龄(26.1±2.5)岁;孕周为38~41 周,平均孕周(38.5±3.2)周。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观察组产妇接受无痛分娩。 对患者实行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到胎儿娩出后停药,在产妇宫口张开到3 cm 进行分娩镇痛操作。镇痛前,开放产妇的上肢静脉,经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7464),实行扩容处理,对L3~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 采用1% 利多卡因 (国药准字:H41023059),注射剂量为3 mL。 然后,排除蛛网膜下腔、 血管内给药后, 持续给予罗哌卡因 (国药准字:H20061066)和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03688),罗哌卡因100 mg,芬太尼50~100 μg,生理盐水100 mL 混合液持续镇痛,速度6 mL/h,直至宫口开大至8~10 cm停止给药。最后,助产人员需叮嘱产妇准确使用腹压,以利于顺利将胎儿娩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VAS 评分。采用视觉模拟VAS 评分, 对两组产妇疼痛症状实行评分,分数和产妇疼痛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对比

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对比[(±s),h]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对比[(±s),h]

观察组(n=128)对照组(n=128)t 值P 值组别11.2±2.212.1±2.71.365>0.051.3±0.41.6±0.61.652>0.05第一产程时间 第二产程时间

2.2 两组VAS 评分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的VAS 评分为(1.55±1.2)分,对照组的VAS 评分为(5.44±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63,P<0.05)。

2.3 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的对比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31%(26/128),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5.16%(45/128),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5,P<0.05)。

3 讨论

无痛分娩,即为分娩镇痛,主要包括: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其中,非药物镇痛可采用精神安慰、调整呼吸、水中分娩等方式,减轻产妇的疼痛症状,然而镇痛的效果并不理想[3]。而药物镇痛可使用笑气吸入、肌注镇痛药物、椎管内分娩镇痛等方法,消除或改善产妇的疼痛症状。 分娩镇痛麻醉的过程中,应考虑到产妇产程时间、胎儿安全的基础上,麻醉时间尽量缩短,各种药物的浓度尽量减低[4]。需要注意的是,无痛分娩并不等同于整个产程为无痛状态,较多医院在产妇宫口开3 cm 时实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从而减轻产妇的不安、紧张、焦虑等心理,使其能忍受子宫收缩镇痛,无痛分娩具有安全、方便、药效持久等优点[5]。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属于发生分娩痛的时期。其中,第一产程产生疼痛的表现,和产妇宫口开大、子宫收缩等有关,在交感神经、感觉神经纤维的效应下,经胸10-胸12 神经节传输——脊髓,即为内脏痛,没有具体的位置,疼痛的高峰期在宫口开8~10 cm。 第二产程疼痛的原因,与会阴部、阴道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等牵拉、伸展,以及扩张等,有着紧密的联系[6],痛觉神经会经骶2-骶4 神经节——脊髓进行传输,为躯体痛,容易发生强烈的排便感。 如果产妇分娩的效果不佳,会对分娩、胎儿的安全等造成直接的影响。产妇分娩的方式,主要包括:剖宫产、经阴道分娩[7]。 后者,为自然分娩方式,利于产妇产后及早恢复身体健康,能保证新生儿更快的适应外界环境。前者,会对产妇构成较大的损伤, 并且需要承受较大的手术风险,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大,如果产时产后发生大出血情况,术后就容易出现发热、子宫和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现象,严重威胁到母婴的预后。一般来讲,产妇不能承受自然分娩的痛苦,并且会对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安全性表示担忧,所以会选择剖宫产手术,以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分娩,以此减轻长时间的疼痛症状[8];同时,还存在部分产妇对阴道压迫表示担忧,会担心会对胎儿的智力构成不良影响,而选择剖宫产手术;产妇、产妇家属因为思想比较传统,会在特定的日子进行剖宫产; 以往一些研究人员表示,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行麻醉组织/镇痛,会使得产程时间增加。 但经过研究实践显示,无痛分娩不会对产程时间构成不良影响,还能控制剖宫产发生率。 该次研究,实行了持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即为连续低流量硬膜外麻醉,需要麻醉师严格监护下进行无痛分娩的方式。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样会增加剖宫产率,以往多通过自控硬膜外镇痛泵,这容易使得产妇的心理状态发生较大的变化, 为此建议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防止产妇产生紧张、不安、抑郁等心理,第二产程初产妇不应超过4 h,经产妇不应超过3 h[9]。 针对于此,临床方面需严格把控剖宫产的指征,尽可能鼓励产妇自然分娩,进而降低剖宫产率。

据武巧娥等人的研究[4],对120 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常规分娩剖宫产率为10.00%, 实施无痛分娩技术剖宫产率为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 评分方面,常规分娩为(5.43±3.2)分,实施无痛分娩技术为 (1.56±1.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实施无痛分娩技术价值显著。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0.31%,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35.1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5,P<0.05), 两组产妇视觉模拟VAS 评分,观察组(1.55±1.2)分优于对照组(5.4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63,P<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11.2±2.2)h,对照组(12.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1.3±0.4)h,对照组(1.6±0.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2,P<0.05)。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方式的实施,能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的疼痛表现,存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硬膜外产程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