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19-12-18冯欢欢刘晓亮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细菌性感染性

冯欢欢,刘晓亮

西安高新医院新生儿科(西安 710075)

细菌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调查显示,新生儿病死率占儿童死亡病例的44%,其中有30%的新生儿死亡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1]。病原检查中的细菌培养阳性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操作费时、要求严格,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2]。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为细菌、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早期诊断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治疗感染性疾病意义重大[3]。有研究显示,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特异性较高,联合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有利于改善鉴别诊断能力[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4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临床资料,以探究WBC、CRP联合PCT对婴幼儿感染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间两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病例纳入标准:患儿均经病原检查确诊;入院前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用药史者;日龄≤28 d者;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非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免疫系统缺陷、先天畸形及染色体异常者;出生时体质量<1.5 kg、胎龄<32周者。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细菌感染组:男女分别为22例、14例,胎龄37~41周、平均孕龄(40.97±0.21)周。非细菌感染:男女分别为32例、16例,胎龄37~41周、平均孕龄(41.78±0.27)周。另外选择非感染性疾病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0例、20例,胎龄37~41周、平均孕龄(41.23±0.70)周。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细菌性肺炎21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5例;非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脑炎16例、麻疹11例、轮状病毒肠炎12例、疱疹性咽炎9例。

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采集外周静脉血,ADVIA 1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RP,AntuLumo A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PENTRA、DX、NEX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WBC。所有样本检测均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和试剂盒说明执行。PCT:≥0.5 ng/ml为阳性;CRP:≥8 mg/L为阳性;WBC:≥10×109/L为阳性。联合检查中任一指标为阳性则判定该病例检查阳性。

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比较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ROC曲线。

结 果

1 三组WBC、CRP、PCT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三种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 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χ2=16.291、16.200、51.399,P=0.000、0.000、0.000),见表2。

表1 三组WBC、CRP、PCT水平对比

表2 三种指标对疾病检出率比较[例(%)]

3 三种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 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见表3、4。

4 各指标诊断ROC曲线 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见表5。

表3 三种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例数(例)

表4 三种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效能比较(%)

表5 三种指标诊断ROC曲线

图1 三种指标诊断ROC曲线

讨 论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期疾病谱中占75%以上,因此抗生素的应用在新生儿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生素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最常见处方药[5]。而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不断增加,在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同时带来了细菌耐药及药源性疾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医患纠纷等问题[6]。因此,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不仅有利于改善患儿治疗效果,也有利于减少不合理抗生素应用。炎性指标检查目前也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但炎性指标种类较多,在临床诊断中难以选择,各研究对各炎性指标单独、联合检测的效能研究也不一致。蒋义贵等[7]学者的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PCT、白介素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肠炎的效能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而何华云等[8]学者则指出,多种血清炎性因子联合血小板相关指标检查能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败血症诊断特异度,但敏感度不及单一指标检测。故本研究选取常用炎性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选择诊断方案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疾病类型以病毒性脑炎等病毒感染为主,三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因此上述指标在诊断感染性疾病和鉴别诊断感染病原菌有效。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会造成机体WBC高表达,但细菌感染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者。WBC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病毒和异物产生的抗体进行吞噬消灭,所以在人体被病原体入侵时,WBC会大量上升,从而发挥抗炎作用[9]。有文献指出,细菌感染主要以影响中性粒细胞为主,而病毒感染感染主要以影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包括细胞比例增多、形态及结构改变等[10]。因此当感染性患儿出现WBC显著升高时,应更倾向于考虑鉴别细菌性感染诊断。

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患儿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且数据还显示非细菌感染组患者CPR、PCT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病毒感染患儿会出现CPR、PCT炎性指标下降的表现,与王文俊等[11]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同。出现这种情况,考虑与本研究中非细菌感染组均为病毒感染患儿有关。PCT主要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在外周血中亦由单核细胞生成[12]。当出现炎症反应时,会使PCT水平升高,并刺激单核细胞生成。细菌脂多糖短期内就能诱导大量PCT生成,支原体感染和病原感染因分泌白细胞介素阻断PCT生成,故PCT分泌量有所下降[13]。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由肝脏合成的一种重要的急性期蛋白。王燕等[14]学者的研究也显示病毒感染CRP低于细菌性感染,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对比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可发现,各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但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并未有所提高。ROC曲线显示,PCT诊断AUC最大,PCT是诊断细菌性感染的高效能指标。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可应用PCT联合其他炎性指标进行诊断,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结果灵敏度和特异度。

综上所述,WBC、CRP、PCT均是有效诊断新生儿感染和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灵敏度,PCT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效能最高。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细菌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