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及对策
2019-12-18陈辉
陈辉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龙门中学,广西 钦州 535317)
新课程倡导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倡建构性教育教学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基于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一切个体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新课改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的解读以及实际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层面远远未能实践这些符合教育本体价值追求的新课程理念,许多原本很理想的理念仅仅流于形式。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低效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如师生俱疲,课堂缺乏活力,课堂对话肤浅,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缺失,课堂教学目标架空等。显而易见,语文课程层面的东西并未能顺利转化为语文教学层面的成果。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
(一)片面追求学生个性化,淡化课堂秩序
注重个性发展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亮点。但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课堂的积极活跃,人为地淡化了课堂秩序,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对语文课堂进行观察,经常会发现这样的课堂状态:课堂上,有的学生兴趣所至,不加思考,不顾他人,率性所为;有的学生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似学非学;有的学生则游离于课堂之外,做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有余而约束不足,而课堂秩序的涣散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
(二)为质疑而质疑,忽视教学内容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冷落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质疑而质疑,为讨论而讨论。只要学生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都要组织小组讨论。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生气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却是一种无效的教学行为。
(三)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标狭隘化、泛化和随意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因此,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密不可分。可是,如今面对升学压力和分数成败论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舍人文而重工具,通过对语文课本中的优秀文本的阅读、欣赏甚至逐词逐句的分析来提高应试能力,过多地注重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于是教学目标中更多地强调对字词句或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地掌握与理解,逐渐偏向于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导致审美趣味、人文精神的坠失。
二、避免低效现象,创设高效课堂的的对策
(一)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求老师能够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为指导,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渗透到课堂教学目标制定之中,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情况,实际的课堂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做到重点、难点突出。实际上对于一般的语文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者老师简单的指点,学生都能有效把握,而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往往在于学生能否有效把握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突出重、难点知识,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创设情景等各种手段引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要给予鼓励,让他们以后能自主积极地思考,勇敢地发言。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才能受到更好的引导,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提高师德。师德教育十分重要,只有具备高尚道德素质的老师,才能以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并不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3.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现代教学来说,教师能否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很大影响。有效的教学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其次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不应该带有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
三、结语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语文教师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一定要不负使命,多钻研教法,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尽快改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