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落后地区中学地理教师如何走出专业成长困境

2019-12-18张永能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交流素养

张永能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第二中学,云南 巧家 654600)

一、地理教师专业成长遭遇困境的深层原因

(一)工作和生活趋于稳定,思想上松懈

教师知识的成长,伴随着中小学、大学的生涯,在升学压力及见闻和辨别能力不断增强的作用下,大学往往会达到第一个峰值期。工作初期由于工作需要,会经历一次有明显的倾向性学习,专业知识水平会得到第二次提升。但随着工作步入正轨,家庭生活开始占据不少的生活空间时,不管有意或是无意,知识会开始固化,引用的教学案例由新颖的变成了陈旧的。这既是教师成熟的体现,其实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始停滞的表现。时间久了,难以走出知识的舒服区而陷入停滞。

(二)单一的教学环境,制约了专业能力的成长

由开放式的大学学习生涯,慢慢步入教育行业专门的教学活动,知识的需求变得单一和简单化,接触到的相关地理信息在不断的减少,特别是对于一些与生活和教学关系较少的前沿学科,会慢慢失去了关注。再加上一般的中小学学习资源有限,图书老旧甚至没有图书馆,时效性更强的杂志更是严重缺乏,使得地理信息来源不断减少。周边人群从同专业的同学群体和大学教授,变成了学生和不同学科的同事,专业知识方面缺少相互交流和沟通,知识的积累更多变成了闭门造车,这也制约了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成长。

(三)繁重的教学压力,消磨了学习的意愿

从大学生活步入工作职场,多了各种各样的教学事务。高密度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检测以及考试,加上繁重的班级事务管理,甚至部分学校还承担了许多非教育教学方面的任务。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占据了教师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身体和精神疲惫的同时,想进行专业知识深造就变成了一种挑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二、如何克服专业停滞状况

叙述过各种地理教师专业成长停滞的常见原因后,我们的目标是想办法来摆脱这种困境。为更好地提升我们的专业地理知识素养,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主观上要加强自我约束

俗语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放在地理终身学习中仍然有效。一天读不了一本书,抽空看几页也是好的。努力保持对地理的兴趣,做好工作和生活中的时间规划,简化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提升自身地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留出时间,坚守原则,持之以恒的延续下来,让知识不断的得到积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专业知识水平滑坡,还能让地理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二)积极开展外出交流和学习

身为地理老师,外出学习不仅能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也能更直观感受我们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外出的交流与学习活动。也许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机会不多,但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尽可能地去争取。同时,机会也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做好准备工作,机会也许就会到来。学习和交流的方式也不是固定的,也许是课赛、或是改卷任务,都可以是一次交流和学习的契机。当机会出现的时候,请重视和珍惜它。

(三)策划好教研组活动,加强同科教师沟通

工作后身边的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在我们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我们还有自己同学科的组员。有比我们年长有经验和阅历的、有比我们年轻有朝气的,他们是我们专业素养成长的好帮手,多虚心向他们学习,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东西,效果更好。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也是与同学科同年级的组员交流的最好机会,这也要求我们得精心组织好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让每一位教师从中都能从中获益。

(四)增加课堂内外的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重视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是认知、是思考;行:是见识、是验证。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将地理理论联系实际,让更多理论的东西变成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郦道元走过万水千山,终于写成《水经注》;徐霞客踏遍东西南北,才有巨著《徐霞客游记》。我们地理人不能偷懒。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走出家门多旅行,积极了解各种自然和人文的地理事物,保持好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高度敏感。课堂教学时多开展一些地理实践活动和地理小实验,比如观察地质地貌、迎背风坡植被差别、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演变等,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能锻炼教师和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

(五)充分接纳新的学习手段

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最明显的就体现在我们的通信工具,电脑网络、QQ、微信等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信息的传递也变得方便快捷。人们看书不用买书、不去图书馆,也能获得海量的地理知识。现在有不少地理杂志社、教育教学能手开通了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如:中国国家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蹊、海宁中学地理组等优秀的地理公众号,接触它们能有效缩短彼此间地理信息交流的时空距离。

三、促进地理专业素养不断成长的好处

教师个人地理专业素养的提高,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好处:

(一)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能给学生带来更清晰透彻的知识讲解,更鲜活的地理案例分析。信手拈来的各种旁征博引,增强了教师的课堂感染能力,既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好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减轻了课堂管理的难度。

(二)增强教学自信心,收获专业成长的快乐

教学中的师生是相互作用的,让学生地理学的轻松,易于接受,有利于地理成绩的提高;而地理成绩的提高,又会让学生和教师充满干劲。教师见证自己专业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有益改变,将会更好的树立信心,坚定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信念,步入良性循环。

(三)更好的适应变革中的地理教育教学要求

教育改革永远不会止步,如今我们的教育教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思维创新、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也注定我们还会经历不少变革,要适应这样的变革,也需要我们地理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变化。

学习是伴随终生的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素养,克服专业知识成长的懈怠情绪,不忘初心,打造更好的地理课堂,充实自己的教学生涯。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交流素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