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音乐鉴赏
——以《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为例
2019-12-18李佳昱
李佳昱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一、乐曲的情感脉络
乐曲的引子部分由长笛演奏,旋律空旷优美,创建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就像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第一句要说“很久很久以前……”,从而引出接下来要叙述的故事情节。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部分,交代了两个主人公:高音区的主题旋律婉转动人、含蓄妩媚,代表了女主角祝英台;低音区的主题旋律深厚粗犷、踏实稳重,代表了男主角梁山伯。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乐队的进入,与小提琴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缠绵悱恻,好似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故事从哪里说起,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建立深厚情谊开始说起。
同窗共读部分是全曲最轻松愉快的部分,由小提琴运用跳弓的技法来演奏。小提琴中的跳弓本就是需要肌肉极度放松的一种演奏技法,需要表演者胳膊放松来演奏。同窗共读中的男女主角没有什么烦恼,充满活力,度过了无忧无虑且开心快乐的三年。但是快乐不是永恒的,转眼到了毕业分别的时刻。古代并没有手机、微信等便利的通讯工具和通讯方式,这一别男女主就要忍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相思之苦,所以此时的乐队音色也暗淡了下来,为之后十八里长亭相送铺垫伤感的氛围。
长亭惜别过后,紧接着的定音鼓紧促的“隆隆”声象征着封建势力的暗涌,将乐曲带入一种紧张的氛围。大提琴低沉的声音重复了两遍下行音阶预示着黑暗即将来临。乐队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和逐渐壮大的音响效果,象征着黑暗势力的强大力量。在这部分,小提琴运用了大量的三和弦和七和弦来演奏,增强了表现力。形单影只的小提琴通过大面积和弦的演奏与乐队抗衡,更突显矛盾冲突。此段和弦,通过弓弦的摩擦与撞击来演奏,增加了乐曲的张力,表现出祝英台反抗封建势力的决心。抗婚部分最终结束于乐队,由定音鼓做最后的收尾,象征着封建势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最后的化蝶部分,旋律虽然再现主题旋律,但韵味却大相径庭。开始的主题是故事的开端,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心情也较为轻松。最后再现的主题,是历经沧桑后的追忆,是化蝶后的美好期许,较之开始的主题更深刻。它不仅表现了化为蝴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还寄托了一种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乐曲最后一句小提琴婉转的曲调,仿佛来自天边的声音,似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人间的美好祝愿。全曲最终结束于一个虚无缥缈的音上,给人无限遐想。音乐结束了,意境还没结束;故事讲完了,但故事的力量会永远传递下去。
二、乐曲的自身特色
按照西方曲式要求,在协奏曲的音乐进行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往往轮流出现,制造一种相互对答、呼应和竟奏的效果。在《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乐队大多还是处于从属地位,整首乐曲还是由小提琴的旋律主导,这也是受到了中国乐本体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在突出中国乐本体的审美特征的同时(小提琴独奏的旋律较之乐队篇幅更大),又恰当地加入了西方音本体的元素(乐队丰富的音响效果,烘托氛围,增强了乐曲的戏剧冲突和表现力)。乐曲在带有浓郁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达到了国际化的审美标准,是中西方特色的完美结合。
音乐欣赏完之后,疑问也随之而来。蝴蝶本是一种短命的动物,故事为什么要设定男女主幻化为蝴蝶呢?为什么不让他们变成神仙,长相厮守,岂不更加圆满。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之所以流传为幻化成蝴蝶,与中国哲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庄子提倡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自由,认为这比在世间享受任何荣华富贵更为重要。庄子在看待死亡的问题上是十分乐观的,生死并不是对立的,死亡不过是“气”的聚散。他将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叫人直面生死。我想《梁祝》最后的化蝶,也是引用了这个典故。看似男女主角殉情了,但死亡并不等于灭亡。他们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人们心间,存在于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之间。
三、总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其之所以经典,是源于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无论从乐曲的叙述手法还是旋律特色上看,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也是这部乐曲在国际上受到广大好评的原因之一。听赏经典,鉴赏经典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他们以美的标准。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发现美,并且享受美好事物,摒弃糟糠,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性格健全的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