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认同刍议

2019-12-18刘佳鑫

山西青年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公有制生产力

刘佳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解放程度与日俱增,强化对自身实际的清晰认知和坚定的未来方向把握,对个人日后成长所产生的意义不可小视。个人如此,社会亦然。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能否实现,能否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部分人产生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弄清楚这一疑惑,这对我们正确认识自身、恪守信仰、矢志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需要正确地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为此,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观是必不可少的。

一、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维度来认知社会主义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该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学术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见解,莫衷一是。首先,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认知。毋庸讳言,资本主义一词概念的产生相比较社会主义而言是远远不及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的转变,从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从一般到特别、抽象到具体、幼小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经历了五百零二年之久。2013年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乌托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早期乌托邦主义者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以小说故事以及斗争运动等形式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大胆假设和追求,但并未寻找到实现未来美好生活的路径。在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海岛中,它展现了一个对美好社会的愿景和对真实社会制度的激烈批判,从监狱里艰苦创作的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闵采尔一篇篇农民起义的战斗檄文都是如此。中期的乌托邦主义者更加鲜明地要求废除私有制度,实现所有人的平等。从“掘地派”的温斯坦莱追寻真正的自由到默默无闻的乡村神甫让·梅叶所著的风靡一时的《遗书》,从马布利拒绝为太子讲学到革命家巴贝夫为革命献身。后期的乌托邦主义者主要是反映了不成熟的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大胆构想与实践,主要代表是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第二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其理论指导工人运动,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势必消亡的合理性,科学预测未来社会的阶段和特征等问题。第三个阶段,十月革命使理论变为现实。立足俄国实际,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四个阶段,苏联模式的建立到解体。斯大林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苏联模式,这种模式短时间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时间发展,弊端显现,直到1991年苏联国旗落地终止。此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改弦易辙。第五个阶段,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探究和实践。建国后,我们首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借鉴苏联的发展经验,探索发展道路,在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后,开始尝试走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后期的探索中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但积攒了宝贵经验。第六个阶段,创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改革和整顿社会的各个方面,坚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立足现实,走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此外,以党的十九大为新的历史节点,不仅使中国走在富强昌盛的道路上,迈入了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而且这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七个阶段。从上述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知晓,社会主义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功绩与成就,而且还经历了曲折和失败,通过实践,我们将继续积累经验,总结理论,然后运用实践检验发展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发展。回首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程,我们更加笃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决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证实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最终选择。

二、从社会主义的特征角度来知晓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具体形态的构建是怎样的,未来社会详细的体制机制又是如何。马克思无法亲眼看到它观念中未来社会的模样,对此马克思也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是在其系列著作中向我们阐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一切规定社会主义应有的具体形态的观点是立不住的。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在任何时期、任何社会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内核,它决定着生产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分配形式,此外,它又是社会经济基础的总和,决定着该社会所采取的政治制度、国家本质。马克思所认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共同占整个社会一起拥有生产资料,即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不言而喻,每个人不仅是劳动者,也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但是,需要强调说明的是,马克思认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前提下的。恩格斯也曾明确的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现存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国家的)的基础上组织生产”。[1]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期,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的形式,这也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据。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强调和肯定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的重要意义。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这与我们当今的经济制度是有本质差别的,当今的经济制度是建立在要求发展生产力而变革生产关系下产生的,而不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当今的公有制经济主要包含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以整个国家占有或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与马克思所讲的公有制经济不是一个生产力水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所构想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概念是基于高水平的发达生产力状况提出的。而我们现行的经济制度是我们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的为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采取的策略。在这一问题上,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历史向我们证实,无产阶级掌权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部分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是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是不合适的生产关系调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发展生产力,才是目前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准确把握。依靠生产力水平,立足现实,正确认知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制形式,是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观的必然要求。

(二)无商品、无货币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一方面,人类想要存在,必然会进行生产活动来满足生存需求,生产力的发展不会终止;另一方面,现在劳动产品的生产、劳动、交换、消费过程越来越离不开每个人的社会分工,很少再有个人独立完成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劳动产品打上了社会性质的印记。当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抵梧到达不容共存的程度,必然是变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顺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简言之,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结果不可避免地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核心应该是剩余产品,在原始社会,人们普遍是吃不饱的状态,当时是不存在剩余产品的,随着生产工具改善、人脑进化等条件成熟,产生了剩余产品,随之产生私有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私有制度,然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社会,剩余产品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当整个社会拥有生产资料并进行社会化生产,无论何种性质的劳动都变成了社会劳动,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处理这一切。由此可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没有商品和货币的。而我国现实是有商品,有货币的,这期间的差别根本在于生产力不发达,正如上述所言,在社会主义初期,实行的是国家所有制,这与我国现行的公有制占主体的经济制度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里的商品和货币关系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公有制为前提,商品的性质要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联系起来,看是在什么社会性质下的商品。

(三)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毋庸置疑,众所周知,私有制存在,必定有阶级和剥削。《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布“消灭私有制”。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逻辑,在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前提下,人和人之间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自然不会存在阶级对立,更不用说阶级了,亦不会有剥削现象的存在。共产主义社会“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象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2]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在共产主义阶段尽管每个人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但这种现象是没有阶级差别的,是无阶级的。我国现存的剥削是在社会主义性质下的剥削,理应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可以采用和平的方式处理的。其实无论是存在阶级还是剥削,其根源都在于生产力不发达。根据当今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采取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适合这一生产力状况的。这种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本身就是对生产资料少数人占有的否定,是现阶段消灭剥削的良方。此外,现阶段我们所讲的消灭剥削应该指的是依托于社会的权力和地位,谋取非法收入的超经济剥削,而非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雇佣劳动为标志的纯经济剥削,但最终都会消灭它们,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毋庸置疑的。

(四)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从人的发展需求角度来看,只有在未来社会,人们的生存资料需求得到满足和保障,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需求才会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否则在其他阶段都只能是满足少数人的需求,是不平等的,不是每个人的自由。只有在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差异,人与人平等。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人类社会的理想,从未止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未曾放弃过对这一本质要求的追求和实践,不管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离不开这一理想目标。不能仅仅因为我国的最大实际,而认为未来社会可能实现的前景渺茫,忽视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追求,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特征为根本遵循,是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紧密相连而产生的,要矢志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从未来社会发展视角来理清我国社会主义

马克思将未来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过渡时期、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但具体每个时期需要时间的长短,三个时期具体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无法给其提供科学判断的依据,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并未描述。而列宁在此基础上将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称作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称作共产主义。毛泽东又将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4]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当资本主义发展达到巅峰不能继续前进时,才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之后的,两种社会形态不是存在于同一个时代的。然而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悖论,难道说今天的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我想马克思也不会同意。

如何看待当今中国,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仍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这里有必须要说明一下,首先,当今的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既是一脉相传又是与时偕行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信仰,任何否认它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都是不允许的。第二,理想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然后引领其他落后国家进入未来社会的“共同胜利论”。现实的社会主义是根据列宁针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提出的“一国胜利论”而进入未来社会的。第三,所处时代主题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而今天的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

马克思虽然没有预想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同处同一时代,但其给我们留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正确分析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恩格斯也曾明确表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从辩证法的发展观角度来看,事物都是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会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肯定是先有一部分发生质变,从而达到质的飞跃。社会主义的发展亦然,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对中国目前发展阶段仍有不同的看法,关于这个问题,本文坚持认为我国处在过渡时期之后。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阶段。”针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自然会有与之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道路,具体而言,它应该分几个阶段,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如果把两种划分方式合二为一,发达的社会主义应该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相一致。而我们的社会应在它所设想的过渡时期之后,而不是过渡时期。在此要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要义。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要毫不动摇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是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从这一实际出发,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提高社会化大生产程度,为适应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打下基础。正确认识此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不要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例如,根据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分配方式只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二者密不可分,理想之于我们可使迎风破浪,勇往直前,现实之于我们可使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切不可盲目教条,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磅礴的生命力的,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不是倒背如流并加以简单反复利用的教条。更不可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在未来,做什么事,向什么方向前进,开展各种活动都应依托于当时的历史环境,要与时俱进。关于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前人所未有过的,每一天都是挑战,切不可脱离实际。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也不一定能确信变为现实,这都有待将来实践的检验。从未来社会发展维度可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是经实践检验过的正确道路,也是紧密依托现实的科学选择。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公有制生产力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